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岗前集中培训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后面临着由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调整和掌握护理操作技巧、灵活运用护理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学习。为使她们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岗前集中培训,从行为规范到医德医风、从基础护理理论到基本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了她们独立完成工作的勇气和信心,提高了基本技术操作能力,使她们尽快完成了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过程。1培训模式1·1培训对象参加岗前培训的对象为2004年度从军队院校护理专科及本科的应届毕业生10人,来自国内6个省、市地方院校护理专…  相似文献   

2.
根据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不同阶段和层次学员的特点,针对性进行临床培养。基础培训阶段应加强学员基础理论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专科培训阶段应着重于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社区实践阶段应加强学员医德医风和科研素质教育;针对硕士、博士学员,应端正其心态,并鼓励其理论联系实践。  相似文献   

3.
李亚琴  许虹 《西部医学》2010,22(9):1762-1763
目的通过在岗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知识较全面、护理技能较精干的护理新生力量,使我院护理质量能够持续改进。方法采取集中培训、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导师指导等方式对低年资护士300人次进行医德医风、礼仪礼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连续系统培训。结果 2004年至2009年资护士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护理差错不断减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说明培训效果显著。结论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在岗培训,是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使护理质量能够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也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口腔专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口腔专科操作技能,也需要有较强的基础护理技能和整体护理意识。本文结合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实际,初步构建口腔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从专科护士个人职业规划、多学科轮转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口腔护理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口腔各学科操作技能强化、个性化培训策略制定和临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规范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院麻醉科转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模式,深入探讨转科护士的培训方法,旨在帮助护士掌握麻醉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尽快胜任麻醉护理工作,并为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是实现培养大批政治上合格、业务上精湛、作风上严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运用讲授式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能取得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等教学效果。对于培养既有医学知识又有高尚医德、严谨医风,能担负起救死扶伤、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重大责任的合格护理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4~2006年妇产科不同学历层次新护士采用综合培训方法和管理举措,包括制定妇产科新护士总体综合培训目标及方法如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护理礼仪,护理法律,护理质量标准,文件书写,妇产科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各专科培训目标,专科具体培训计划,应用妇产科片内及科内业务学习、单独培训,岗前培训,参与双语护理查房、专科病例讨论、护理会诊、参加学术会议和学习班等形式,对大专及本科生新护士进行分阶段持续培训,同时应用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及评价对各阶段的培训进行管理,使她们尽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减轻了压力源,实现了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胜任了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并为今后人才梯队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当前分层次护理发展的需要,我院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法,时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不同层次的护士分别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综合知识与技能等相配套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临床一线门诊输液室医德医风存在的轻视医德医风教育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忽略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需求、新护士岗前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采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挥榜样的正面力量、进行反面案例的分析、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等措施,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人文教育,开展温馨服务,促进护患和谐,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明兰  吴美福 《吉林医学》2010,31(13):1917-1919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专科护士,促进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设立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机构,规范培训时间、科室、内容、方式,考核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资格认证等,总结我院近3年培训的实践经验。结果:通过系统专科培训,护士业务技能和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中理论知识考核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0),操作技能、发表护理论文数在培训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75,2χ=25.680,P=0.000),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数、医生及患者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我院专科护士培训取得显著效果,护士业务素质、医生和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提高。我院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是培训专科护士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55项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专科护理技能等进行基本护理技能的培训.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通过院科和病区三级对临床护士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并做到常抓不懈,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慎芝 《吉林医学》2011,(32):6901-6902
目的:了解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专科基础护理能力,落实医院护理规范化培训计划,为完善医院护士专科技能培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医院护理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要求,结合医院护理规范化培训计划,选取15项护理技术操作对12名护龄1至5年的护士分批次规范化培训。从用物及人员准备、操作流程、整体印象、时间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结果:3年、1年、5年资总平均分为90.93<91.41<94.69,项目平均分由低到高,操作人员准备、用物准备符合要求,操作流程正确,时间、整体印象都在规范要求内。结论: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专科基础护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仍需加强,规范化培训应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培训项目和程序有待调整。对低年资护士应坚持长期、持续、反复的护理技术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是提高专科手术室护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邓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17-2718
目的:探讨精神科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方法:我院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进行了改革,在传统培训方法的基础增加了情境模拟、发放培训手册等手段;内容上着重精神科安全护理、基础护理,均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并以调查的形式了解培训效果。结果:运用改进后的岗前培训方法,新护士对精神病的基础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较传统的培训方法有明显的提高,面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自信心增强。结论:有效的开展精神科护士岗前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如何进行护士专科化培训与管理,实现护士的专科化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设定目标,规范培训,专科培训,专家授课等方法,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结果:增强了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和培养了神经内科护士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结论:神经内科护士的专科培训与管理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桂华  冯朝晖  李蕊  桑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14):2048-2049
目的:迅速提升心内科护士的专科素质,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来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方法:成立护理质量培训小组,制定护理规范服务培训计划,内容包括服务文明用语、专科理论、技术操作、护理记录书写、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结合专科特点对护士进行强化培训。结果:通过专科素质培训后的护士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结论:护士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科专业护士培养.方法 结合精神专科特点,对精神科护士从医德医风,精神科专业理论知识,精神病护理及技能,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在职培训,从30名护士培养前后测试结果对比.结果 通过规范化培养后,护士在精神科专业护理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精神科护士实行系统教育,是适应精神科专业发展需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护士专科护理的培训方法,让其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障护理安全及质量。方法对新护士进行专科理论及技能集中培训后,着重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督导,包括晨间查房的重点病人关注点的理论提问、现场检查新护士的专科操作及应急技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并予纠正。结果通过规范集中培训及现场管理督导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及操作考试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病人满意率均得到提高,与既往方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18.
两阶段法素质培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手术室护士的素质要求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敏捷的反应水平、熟练的专科技能、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要达到上述预定的要求 ,必须从手术室人员结构的基础群体———新护士抓起 ,努力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我科从1996年起严格执行这种素质理念 ,对 19名手术室新护士 (以下简称新护士 )运用两阶段培训法 ,即 :岗前准备阶段 (有选择性地科室轮转 )和专科培训阶段(分基础、提高两阶段学习 )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采用两阶段法培训的构思为适应推行整体护理对护士能力的高要求 ,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综合素质 ,以…  相似文献   

19.
杨起花 《吉林医学》2014,(8):1742-1743
目的:探讨产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建立流程化沟通方式,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演练,对护士培训后在临床应用。结果: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沟通技能得到提升,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专科护士培训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科以脑血管疾病为主,中老年人多,基础疾病多,急危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专科护理要求高.低年资护士由于其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者相结合能力较差、业务技术水平较差,因而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防范护理缺陷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笔者所在科首先抓紧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使她们尽快掌握专科基本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独立上岗,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笔者所在科2003~2009年采取了结合神经内科专科特点的培训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