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于常规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常规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讨论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间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例,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比较确诊患有心脏病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48%,而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则为66%,明显要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测结果。结论:常规心电图在临床检查中检查出心电异常的机率比动态心电图要低,诊断的阳性率也较低,因此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还是应该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符合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心电图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结论 动态心电图轻巧方便可对患者进行24~48h的心电变化检测,特别是对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仍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而普通心电图仅能记录一过性的心电生理变化,时间短暂、易遗漏阳性结果。80年代以来,模拟导联HOLTER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检查资料表明,HOLTER在  相似文献   

5.
胎儿心电图(FECG)是妊娠期胎儿监护的方法之一,它与B超、血液检查是相辅相承的,相互取长补短的,绝对不能相互取代。近年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胎儿心电图是非侵入性操作对母儿无害,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准许,在整个孕期可多次检测,并能及时反映胎儿心脏的发育和生长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的规律及其临床变化特点.方法 对本院心电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73例老年患者心率变异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55~90岁患者中,以70~80岁年龄的患者心电图异常者为多.结论 老年患者心电图具有增龄性的改变特点,进人老年期后异常心电图明显增多.在老年患者查体中心电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有必要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诊断是临床常规检查之一.医生常常需要分析心电波形形态上的各种特征,做出临床诊断,因此它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通过对心房肥大、心室肥厚、窦性心律紊乱三类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心电波形分类算法研究,验证了给出的神经网络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称运动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评价心肌缺血及辅助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年龄是一项不可调整的冠心病易患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年龄分层比较运动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青年晕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152例青年晕厥患者中,进行了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窦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的检出率与普通心电图差异不大,而对窦性静止,快-慢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为诊断心源性晕厥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检查快捷方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将我院门诊部1998年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l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本组共2132例,为我院南坛门诊1998年心电图检查病人,均为就诊时医生认为病情需要检查者.其中男性925例,女性1207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93岁,平均年龄sl.01岁.分4个年龄组,≤39岁571例.40~49岁301例、50~59岁408例,≥60岁852例.12 方法:按操作规程在静息状态下常规描记12个导联心电图,并按临床心电图学诊断标准或现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诊断尿毒症血透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分别进行ECG与DCG检查,另外对28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进行DCG检查,分析比较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同时比较尿毒症血透患者、健康体检者DCG中HRV观察指标。结果:尿毒症患者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常规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尿毒症患者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检查,特别是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了解尿毒症患者心脏状态,对临床尿毒症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心脏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3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 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118例,男76例,女42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67±10.48)岁.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直径减少≥50%者,判断为阳性.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74例,阴性44例.与冠脉造影为对照,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79.5%.心电图及冠脉造影两种检查方法 在冠心病检出阳性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均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但冠心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心电图或冠脉造影确诊或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通过冠脉造影进行确诊冠心病患者56例,分别采取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措施诊断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为46.2%,敏感度为86%,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为62.5%,敏感度为75%。两组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为提高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度,应当联合上述两种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陈珊 《医学信息》2018,(24):126-127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心电图检查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①ST-T改变在心电图中诊断率为65.45%,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0.9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67例。其中ST-T改变诊断率为58.21%,高于非ST-T改变的41.79%,ST-T改变在确诊冠心病方面优于非ST-T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仍是临床确诊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心电图ST-T改变能够为早期冠心病诊断方面提供依据,临床确诊还需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诊断自发性气胸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我科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病例的心电图表现,将80例气胸分成两组,一组为左侧自发性气胸,另一组为右侧自发性气胸,对比两组在心电图方面的异常变化,探讨左、右侧自发性气胸各自的心电图主要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左侧自发性气胸组心电图异常率较右侧自发性气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左侧自发性气胸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RV4>RV5),右侧自发性气胸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振幅随呼吸周期呈一致性变化.结论左、右自发性气胸时,各自有其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检查可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医院几乎都具备心电图机以检查诊断心脏疾病。从人们首次测出心电图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医学领域内,新的诊断仪器与方法不断涌现,而心电图则是比较古老的诊断技术,今后是否有前途,将向何处发展?作者综合文献报道,就这方面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30例为观察对象,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0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24例,异常率为53.91%,其中ST-T改变占23.39%(29/230),窦性心动过速占20.16%(25/230),室性早搏占15.32%(19/230)。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临床应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分析,对预防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心血管科室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以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常规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12导动态心电记录仪对病人进行24h心电变化连续监测。将所有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记录在册,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阳性率为66.67%,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3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心电图中,房性心律失常(二、三联律及成对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12导联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早发及二、三联律)、房性心律失常(早发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的诊断中检出率更高,临床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气胸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诊断自发性气胸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近几年我科收治的 80例自发性气胸病例的心电图表现 ,将 80例气胸分成两组 ,一组为左侧自发性气胸 ,另一组为右侧自发性气胸 ,对比两组在心电图方面的异常变化 ,探讨左、右侧自发性气胸各自的心电图主要参数的变化特点 .结果 左侧自发性气胸组心电图异常率较右侧自发性气胸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而且左侧自发性气胸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 (RV4 >RV5 ) ,右侧自发性气胸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QRS波振幅随呼吸周期呈一致性变化 .结论 左、右自发性气胸时 ,各自有其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检查可作为一项辅助诊断依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