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 Masquelet等于 1992年首次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概念后 [1 ]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在国内外有了很多报道。足跟软组织缺损临床上较为多见 ,我院于 1997年 3月~ 2 0 0 2年 3月间开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 5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 5例 ,均为成年男性。年龄 18~ 5 1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 2小时~ 3周。其中右足 3例 ,左足 2例 ,均伴有跟腱、骨及关节等深部组织外露 ,其中合并感染、跟腱粘连 1例。致伤原因 :烧伤 2例 ,撕脱伤 1例 ,电击伤 …  相似文献   

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以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 ,于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区。观察术后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 1 0 .5cm× 1 6.5cm。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除外观略受影响外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 ,移植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国内外都有报道[1,2],我院于1997年开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取得较好疗效。1应用解剖 腓肠神经约83%[3]由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神经交通支结合而成,17%由其中的一支形成。两神经的汇合部位多位于小腿中(43%)、下(40%)部,偶也可在胭窝或踝部。吻合型腓肠神经从合成处开始到外踝最高点的长度平均为13cm。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伴行,上段小隐静脉与腓肠内侧皮神经伴行。体表投影是外踝、跟腱连线中点与胭窝中点的连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直径为0.6~…  相似文献   

5.
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裸露及继发感染,临床修复较为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可重建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M asque let等[1]于1992年首次提出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概念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国内外进行了深入研究[2~3]。2002年10月至2005年8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中足及踝关节损伤皮肤缺损1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7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深度烧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足踝深度烧伤常造成肌腱、神经及骨骼外露或部分坏死,受区多不具备植皮条件,需采用皮瓣进行修复。因组织缺损较大且局部无供瓣条件,可选用远端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的方法。若组织缺损局限则宜采用局部岛状皮瓣或局部皮瓣进行修复。2003年6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深度烧伤创面8例,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1年Bertelli等通过对前臂内、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的研究,提出了皮神经皮瓣的概念;1992年Masqudet等提出了以小腿感觉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的概念;此后,不同供区来源的神经皮瓣不断出现,并愈来愈受到重视。自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笔者对18例足踝部及小腿下1/3处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2,自引:19,他引:42  
目的 总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经验。方法  1997年 1月~ 1999年 4月以腓肠神经及其滋养血管为蒂的小腿后侧岛状皮瓣 ,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6例 ,足跟部慢性溃疡 2例 ,慢性骨髓炎 2例 ,骨缺损瘢痕挛缩伴瘘管形成 1例。皮瓣切取范围 5 cm× 8cm~ 8cm× 12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伤口 期愈合。随访 3~ 12个月 ,溃疡、骨髓炎及瘘管无复发 ,皮瓣感觉轻度恢复。结论 此皮瓣不损害重要血管神经 ,供区比较隐蔽。手术方法操作简便。皮瓣血运丰富 ,可有效地修复足跟和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组织伸缩性差,创面易感染,且难以愈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管恒定、蒂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旋转灵活,2001年1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20例创面,获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相对比较薄弱,血运较差。因创伤造成皮肤缺损或慢性溃疡较为常见。常规采用带主干血管皮瓣转移或皮瓣游离移植来修复。但在主干血管损伤时处理比较困难。近年来,皮神经营养皮瓣的应用受到重视。自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缺损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踝部、足跟及小腿远端损伤致骨和肌腱外露,创面的修复较困难,以往修复这类损伤以带血管的游离皮瓣为主,手术难度大,易发生血管危象。2000~2003年,我们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损伤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99年~2002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5~54岁,平均37.8岁,均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致伤原因:汽车辗轧伤7例,石膏压迫致皮肤坏死跟腱外露1例,脊柱骨折截瘫足跟部褥疮1例。创面最大13cm×7cm,最小1.5cm×3cm。1.2手术方法新鲜创面常规彻底清创,陈旧性损伤则将创面的瘢痕、窦道、坏死组织一并清除干净,并冲洗浸泡,使之成为较新鲜的创面。先用龙胆紫划线设计皮瓣,以外踝与跟腱中点至腘窝中点的连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该皮瓣可修复足背近1/2及足底近3/5的软组织缺损。结论 该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尤其是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证实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改进方法修复足跟部严重冻伤的可行性。方法 在主皮瓣近端再设计一个纵轴长6.5~7cm的三角形辅助皮瓣,用以覆盖皮瓣转位后蒂部创面。结果 13例21足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18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满意,无溃疡发生。结论 本术式有助于防止蒂部受压,保证皮瓣血运,是修复足跟部深度冻伤创面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下肢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 × 10 cm,最小6 cm × 5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12例,未吻合静脉14例.结果吻合静脉的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静脉的皮瓣出现水疱7例,部分坏死3例,大部分坏死2例.结论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以及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的软组织缺损仍是临床修复的难题之一。Cavadas[1]设计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临床应用5例取得成功。据此,我院临床应用4例,供区采用网状小切口减张后缝合,使手术进一步简化,效果良好。应用解剖隐神经是一恒定的感觉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掌背及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08年6月,收治20例24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14指,女8例10指;年龄14~55岁.挤压伤10例,绞伤6例,电锯伤4例.示指6指,中指8指,环指8指,小指2指.创面范围为2.5cm×1.5 cm~6.0cm×2.2 cm.患者伤后1 h~15 d入院.术中采用3.5 cm× 2.0 cm~6.5 cm×2.5cm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手指近节及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1.3 cm×1.0 cm~2.5 cm×2.0 cm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0例12指指腹及指端侧方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手指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耐磨,静止两点辨别觉为4.5~7.8 mm.结论 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