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期和哺乳期胃幽门部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D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幽门粘膜生长抑素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数密度(NV)、体密度(VV)和面数密度(NA)以及胃液内生长抑素含量.结果妊娠第19天,D细胞染色强度、数密度、体密度和面数密度明显升高(P<0.05);哺乳第20天,D细胞染色明显减弱、数密度、体密度和面数密度显著下降(P<0.05),胃液内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生长抑素参与妊娠、哺乳期胃肠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胃幽门部、胰腺生长抑素变化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研究生:王世鄂专业:实验内分泌组织学导师:陈奕权,邱治民,邹宁生教授将SD雌性大白鼠45只(3~6月龄.体重180~220g)分为6个实验组:(1)动情间期组;(2)妊娠第5天(P5)组;...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胃窦部生长抑素、胃泌素及D、C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9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病人80例,均经胃镜距幽门5cm处胃窦部取黏膜组织8块.3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UT试验),Worenin-starry银染色及HE组织病理学检查,2块活检胃组织用待测生长抑素及胃泌素,余3块组织用缓冲液及D.Boriv液固定待进行胃窦黏膜D、C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减少(P<0.01),胃泌素/生长抑素比值明显增加(P<0.05):D、C细胞密度明显降低( P<0.01),C/D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HP感染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胃窦部生长抑素、胃泌素及D、G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2000年2月~2004年9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病人80例,均经胃镜距幽门5cm处胃窦部取黏膜组织8块。3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UT试验),Worenin-starry银染色及HE组织病理学检查,2块活检胃组织用待测生长抑素及胃泌素,余3块组织用缓冲液及Boriv液固定待进行胃窦黏膜D、G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减少(P〈0.01),胃泌素/生长抑素比值明显增加(P〈0.05);D、G细胞密度明显降低(P〈0.01),G/D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HP感染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均兴奋大鼠胃窦环行肌条的活动,使其收缩波平均振幅增大,而对胃底、胃体和幽门等部位肌条的活动均无明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对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条的兴奋作用局限在胃窦环行肌区域带。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中生长抑素变化的放射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浆中生长抑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妊娠和哺乳期间大鼠血中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升高永琳与动情间期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妊娠第5天除外)结论妊娠和哺乳期间释放人血的生长抑素增多。  相似文献   

7.
黄裕新  惠德生 《医学争鸣》1997,18(4):304-306
为探讨红霉素对犬幽门括约肌的作用及其机理,及其与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胃压力测量仪及放射免疫法,同步监测观察了10条犬静脉滴EM前后和使用拮抗剂后的幽门压力、血浆MTL,SS的变化,结论:EM具有增高犬胃幽门压力的作用,其作用机理除与血浆MTL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血浆SS也可能共同参与了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胃体、幽门部、贲门部、胃底粘膜下层微动脉构筑和网眼密度的观测,探讨胃各部位粘膜下层的动脉构筑变化规律,分析胃粘膜下层动脉在胃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排除腹腔和胃部疾病,尸检切除的全胃标本25例,灌注墨汁,制作透明揭层标本,观测胃体、幽门部、贲门部、胃底粘膜下层动脉构筑和其网眼密度关系。结果粘膜下动脉丛的微动脉走行与胃长轴垂直,吻合支多,胃各部位粘膜下动脉密度比较P〈0.05。结论胃手术时要从胃的粘膜下层处理动脉,达到减少出血,保证残胃血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和阴性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胃窦部生长抑素、胃泌素及 D、G细胞密度的关系。方法 :快速尿素酶试验 ,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放免测定 ,胃窦粘膜 D、G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HP阳性组较 HP阴性组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减少 (P<0 .0 1) ,胃泌素 /生长抑素比值明显增加 (P<0 .0 5) ;D、G细胞密度明显降低 (P<0 .0 1) ,G/ D比值明显升高 (P<0 .0 5)。结论 :HP感染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模拟内分泌和外分泌心房钠尿肽(ANP)对胃肠嗜铬(EC)细胞合成与分泌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通过胃腔直接注射ANP模拟外分泌,通过舌下静脉注射ANP模拟内分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测量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ANP刺激后胃内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密度、内分泌颗粒(SG)数密度及血清5-HT的含量.结果:模拟ANP外分泌,实验组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SG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5-H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模拟ANP内分泌,实验组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SG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5-H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大鼠内、外分泌ANP可抑制5-HT的分泌,促进5-HT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小鼠生殖周期子宫和血生长抑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小鼠生殖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和血生长抢素的水平。结果妊娠期子宫生长抑素明显下降,和间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晚期和哺乳期血中生长抑素均明显升高,与间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颌下腺对附睾头部附睾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ICR系小鼠分成四组:假手术组、去颌下腺组、去颌下腺给药组、假手术给药组。应用体视学对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前后的小鼠附睾头部附睾管形态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颌下腺切除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数密度减少,细胞核直径、体积变小。比表面增大。细胞高度变小。附睾管的管壁截面积减小、管腔周长和管腔比表面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切除颌下腺的小鼠给予HCG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数密度增加,细胞核直径、体积变大,比表面减小,细胞高度变大。附睾管的管壁截面积增大、管腔周长和管腔比表面增大。结论 切除颌下腺能抑制附睾上皮的合成分泌功能HCG能增强附睾上皮的合成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环氧化酶-2、Fas、FasL表达与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 2 (Cox- 2 )、Fas与 Fas 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各 6 0例标本 Cox- 2、Fas与 Fas L的表达 ,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 )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凋亡率。 结果 胃癌组织的 Cox- 2及 Fas L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0 .0 5 ) ,而 Fas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 (P<0 .0 5 )。胃癌组织的凋亡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P<0 .0 5 )。 结论  Cox- 2、Fas及 Fas L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白消安诱发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 ,探讨淋巴细胞在骨髓再生障碍中发生变化的基础和意义。 方法 采用白消安悬液 (2 m g/ml)每天两次胃饲小鼠 ,每次 0 .2~ 0 .3ml,胃饲 7~ 10天 ,观察其外周血和骨髓液中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 ,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结果 用该方法诱导小鼠后 ,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减少 (P<0 .0 1) ,骨髓象检查显示骨髓正常造血组织被脂肪细胞等替代。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 (P<0 .0 1)。 结论 白消安诱导小鼠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结果稳定 ,发生率高 ,方法简单 ,各项指标与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似 ;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的异常与骨髓造血障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Cx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x32在70例原发性胃癌,62例胃癌前病变和16例正常胃粘膜中表达规律。结果: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呈一致性强阳性表达,Cx32在胃癌前病变,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0.3%,18.6%,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x32是人正常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道的主要成分,Cx32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 - D(Cath- D)、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检测胃癌、单纯性胃炎、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癌组织、癌旁组织、胃窦粘膜中 Cath- D、GST的活性和手术前后血清 GST活性。 结果  (1)胃癌组的 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性胃炎组及胃炎伴癌前病变组 (P<0 .0 1) ,胃炎伴癌前病变组 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性胃炎组 (P<0 .0 5 ) ,Cath- D活性与单纯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胃癌组织 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 .0 5 )、癌旁组织中Cath- D、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织 (P<0 .0 5 )。 (3)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 Cath- D活性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 (P<0 .0 5 ) ,GST的活性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4) Cath- D的活性与按预后好坏的组织学分型 (P<0 .0 1)、按 TNM的分期 (P<0 .0 1)等病理指标有密切相关 ,而 GST的活性与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 (P>0 .0 5 )。 (5 )胃癌手术后 10天血清中 GST的活性明显低于手术前 (P<0 .0 1)。 结论 Cath- D、GST活性联合检测可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筛选、监测癌前病变进展及预测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变异型CD44(CD44v)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5例胃腺癌CD44v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③结果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6%,CD44v6在胃腺癌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关系(χ2=4.41~8.97,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χ2=9.23,P<0.01)。④结论CD44v6表达是判断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的凋亡与增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8例胃癌、27例癌前病变和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结果 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胃正常粘膜和胃癌前病变组织(2.8%,6.3%,12%,P<0.05);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上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在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凋亡/增殖比率呈递减趋势而细胞增殖指数则呈递增趋势(P<0.05);细胞凋亡指数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转移状况无关(P>0.05),细胞增殖指数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转移状况无关(P<0.05)。结论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失衡可能是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探讨松果体摘除对下丘脑-神经垂体系血管升压素(VP)、催产素(OXT)合成和分泌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自然光照,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松果体摘除组。用改良的手术方法摘除松果体,术后1,2,4,8周取下丘脑,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染抗VP、抗OXT和抗垂体后叶激素运载蛋白(NP),再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中各阳性细胞数及染色程度。结果松果体摘除后1周室旁核中VP阳性神经元数量及视上核、室旁核两核之和的VP、NP阳性细胞增多(P<0.05),术后4周时视上核及室旁核之和的各阳性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延续至术后第8周,而同期染色强度则从术后2周起下降。结论松果体摘除解除了对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的抑制作用,因而促进血管升压素、催产素合成、转运和分泌,该作用从术后1周起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