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脑脊液髓样分化因子88L265P(MyD88L265P)突变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经手术或定位穿刺病理确诊的39例初发PCNSL患者(男18例,女21例,年龄40~73岁)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胡玉懿  陈朴 《检验医学》2020,35(4):380-386
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是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关键衔接蛋白,可介导多种Toll样受体(TLR)、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及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信号传递,在固有免疫中发挥显著作用。MYD88依赖通路在多种病原体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MYD88依赖通路被认为是这些疾病治疗的关键靶点。MYD88基因L265P突变导致MYD88蛋白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域(TIR)的265位氨基酸发生改变。该突变可通过加强核因子-κB(NF-κB)等转录因子促进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STAT3)信号通路传导,介导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β-干扰素(IFN-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文章从MYD88的结构、基本功能、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以及MYD88基因L265P突变与疾病的关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表现、病理和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并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21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及MYD88、CD79B基因突变等情况,并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本组共30例患者,以局部神经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颅脑MRI提示多灶性病变为主17例(56.7%),深部脑组织受累患者15例(50%),其中伴眼内受累1例(3.3%)。病理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中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型者27例(90%)。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显示C-MYC蛋白表达≥40%6例(20%),其中伴BCL-2共表达4例(13.3%);单纯BCL-2断裂9例(30%),单纯BCL-6断裂7例(23.3%),高频TP53基因缺失2例(6.67%)。MYD88L265P突变率为60.0%(18/30),CD79B突变率为53.3%(16/30),同时存在MYD88L265P、CD79B突变为26.7%(8/30)。患者中位随访36个月,无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咽部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表现、特征,初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NHL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口咽部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占72.2%(13/18),滤泡性淋巴瘤3例,占16.7%(3/18),套细胞淋巴瘤1例,占5.6%(1/18),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1例,占5.6%(1/18)。病变分布为:扁桃体NHL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舌根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3例);软腭1例,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18例病变均表现为肿块型。同时有淋巴结受累者12例(66.7%),其中双侧受累者3例。结论:口咽B细胞来源NHL多发生于扁桃体及舌根。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主要表现为肿块。CT对于B细胞来源NHL的鉴别诊断和病变范围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IL-18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人白介素18(hIL-18)突变体hIL-18D134R。将突变体eDNA与原核表达载体pJW2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热诱导表达蛋白质,SDS-PAGE证实,表达的目的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菌体经超声破碎后,包涵体以2mol/L尿素洗涤,8mol/L尿素溶解,并经Sephadex G-75柱纯化及稀释、透析复性。然后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干扰素-γ(IFN-γ)及对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能力为指标,检测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构建的突变体hIL-18D134R可在大肠杆菌DH5n中高效表达,经包涵体洗涤和Sephad G-75柱纯化后,纯度达92%以上。突变体D134R对IFN-γ的诱生能力及对NF-κB的激活能力分别为野生型hIL-18的19%和23%。结论 在人IL-18的氨基酸序列中,Asp134对其生物学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TCRBCL)的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LSAB法标记一组TCRBCL。结果 TCRBCL背景为大量的T小淋巴细胞,占全部细胞的60%-90%,少量肿瘤细胞呈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样,有的颇似R-S细胞,但缺乏诊断性R-S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所有肿瘤性大细胞L24+,大部分bcl-2 ,CD3-,BerH2-,Leu-M1-。结论 TCRBCL是难诊断的大B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的一种特殊改变,虽然本瘤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大部分TCRBCL应有以下特点:(1)少量肿瘤性B细胞体积大,异型性明显,占所有细胞的10%-40%。(2)其他细胞为大量T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3)免疫组化证实本瘤为B细胞来源,bcl-2提示本瘤为滤泡中心细胞起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取适用于石蜡切片的单抗(LCA、L26、UCHL-1、Mac387)及多抗(AAT、LYS、轻链kλ),以ABC法染色,分析33例患者。结果临床ⅠE期18例,ⅡE期13例,Ⅲ期2例。均为弥漫型。大细胞性占60.6%,肿瘤坏死者81.8%,血管浸润66.6%,上皮浸润39.3%,粘膜上皮假瘤样增生27.2%。84.8%为T细胞淋巴瘤,15.2%系B细胞淋巴瘤,未发现组织细胞起源肿瘤。结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或“中线恶网”实际为T或B细胞淋巴瘤。死亡因素似与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及免疫表型有关,与发病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大小关系似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属于结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特殊类型,占颅脑肿瘤的1%~6%,在NHL中不足1%。其中96%以上为高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而T细胞淋巴瘤和低度恶性淋巴瘤仅占1%~4%。由于发病时病变仅存在于脑实质(少数可发生于脑脊膜或眼后),病变取材困难,影像学特征性缺乏特异性,因此诊断有一定难度,而治疗也不靠手术,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髓系分化起始反应基因88(MYD88)位于染色体3p22,编码蛋白为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接头分子,结构上主要包括2个功能域:N端的死亡域(DD)和C端的Toll域(TIR),在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2].最近的研究发现39%活化B细胞(ABC)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存在MYD88基因的获得性突变[3],其中位于TIR域的L265P突变发生率最高(29%).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analysis,HRMA)是一种新型的突变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高通量检测的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4].我们拟建立HRMA法对MYD88 L265P突变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对伴髓样分化因子(MyD)88突变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4例难治性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按2∶1分为训练集(n=94)和测试集(n=40)。其中, 训练集患者年龄为60~78岁,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41、53例, 根据MyD88基因型将训练集患者分为MyD88突变型组(n=33)和MyD88野生型组(n=61)。测试集患者年龄为62~80岁,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8、2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如性别、年龄、病变部位、DLBCL结外累及部位、Hans分型、Ann-Arbor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β2-微球蛋白(MG)水平、CD5表达情况、Ki-67指数、治疗方案、既往治疗方案种类、MyD88突变等。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伊布替尼疗效等定性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患者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不同患者生存曲线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8例中枢神经系统B细胞淋巴瘤(经LCA、L26、UCHL1、GFAP标记和电镜检查证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3例滤泡中心性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阳性,总阳性率77.8%。我们认为bcl-2基因产物高表达介导的细胞凋亡障碍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并且bcl-2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小圆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不失为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染色体异常与WHO病理组织分型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外NHL染色体异常类型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常规染色体G带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155例NHL患者的淋巴结组织进行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 155例NHL患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9例,38.1%)、滤泡性淋巴瘤(27例,17.4%)、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6例,10.3%)、非特指周同T细胞淋巴瘤(13例,8.4%)、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1例,7.1%)。155例NH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为119例,占76.8%。滤泡性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DLBC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分圳为96.3%、87.5%、86.4%、83.3%、83.3%。DLBCL中复杂核型占86.3%,染色体结构异常累及最多的是3,6,14,1号染色体,41.2%为3q27异常,43.1%的病例有1号染色体异常。6q21、6q23和6q25异常占23.5%。DLBCL中典型t(14;18)的病例只有2例,明湿低于国外报道。用FISH方法检测DLBCL中IgH重排阳性率为40.1%。16例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均未发现13q14缺失,只发现2例有13q10异常。1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只有3例核型异常。结论 我国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分布与欧美国家有明显不同。尽管DLBCL染色体异常类型基本与国外相似,但t(14;18)较少见。与国外报道相比,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染色体异常率较低,染色体异常类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blu基因在鼻咽部淋巴瘤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部淋巴瘤blu基因启动子的高度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在分子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20例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包括NK细胞淋巴瘤,NK样T细胞淋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结果 blu基因在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中高度甲基化,出现率为30%(20例中6例)。其中在15NK细胞淋巴瘤中4例存在blu的高度甲基化;2例NK样T细胞淋巴瘤中1例有高度甲基化;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中1例有blu高度甲基化状态。结论 blu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在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中高度甲基化现象,表明此抑癌基因被失活,提示blu基因的高度甲基化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生有关。证实MSP方法在石蜡组织标本中可以检测基因甲基化。blu基因的高度甲基化也可能为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提供新的肿瘤分子病理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3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现华  林凤茹  姚尔固 《临床荟萃》2006,21(19):1443-1444,F0003
白细胞介素3受体(IL-3R)是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蛋白CD123是未分化白血病干细胞的特异标志。它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及血液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以CD123为靶点,它有可能成为选择性清除白血病细胞的有前途的新靶点。现就造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中的白介素3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MYD88、A20基因突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213例,治疗前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MYD88、A20基因突变情况,治疗后3个月患者采用PET-CT进行疗效评估,统计不同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效果患者MYD88、A20基因突变的情况。结果 213例患者中MYD88基因突变35.21%,其中72.00%突变点位为L265P;A20基因突变22.54%,均为3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MYD88、A20基因双突变者5.63%。MYD88基因突变者Ki-67高表达、Bcl-2阳性、c-MYC/Bcl-2阳性、疾病类型为ABC-DLBCL型占比明显高于MYD88基因未突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0基因突变者疾病类型为ABC-DLBCL型、PgP阳性中占比高于A20基因未突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YD88/A20基因双突变者疾病类型为ABC-DLBCL者高于MYD88/A20基因均未突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1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on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B-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突变图谱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06年5月至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初治PB-DLBCL患者37例。采用淋巴瘤相关55个基因靶向测序描绘PB-DLBCL患者的突变图谱,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临床因素和基因突变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 37例初治PB-DLBCL患者中,男性21例(56.8%),年龄>60岁21例(56.8%),Ann Arbor分期为Ⅳ期22例(59.5%),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亚型22例(59.5%),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为3~5的患者18例(48.6%)。靶向测序结果显示,MYD88、PIM1、CCND3、CD79B、CIITA、HIST1H1E、KMT2C、PRDM1、TNFAIP3、ZFP36L1为常见突变,突变频率高于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TG2基因突变(P=0.015)、MYD88基因突变(P=0.049)...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 4,IRAK4)是细胞内丝氨酸-苏氨酸激酶IRAK家族的成员之一。IRAK4作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与白介素-1受体(IL-IR)信号传导通路下游的关键因子,不仅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磷酸化,还是IRAK-1募集于TLR/IL-1R复合物上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调控IRAK-1生物活性以及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的最关键分子,并在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RAK4在TLR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淋巴瘤自然杀伤细胞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活性研究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谭柏林,段少君,刘英男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43例淋巴瘤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观察了化疗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观察(R)-EPOCH方案治疗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2004年2月至2009年4月39例采用(R)-EPOCH方案治疗的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52岁(16-85岁),Ann-Arbor分期为Ⅰ期/Ⅱ期24例,为Ⅲ期/Ⅳ期15例,其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接受4-6个疗程(R)-EPOCH方案,Ⅲ/Ⅳ期患者接受6-8个疗程(R)-EPOCH方案治疗,对于伴巨大肿块的患者化疗后再行局部放射治疗。结果表明,39例患者共接受209个疗程化疗,中位疗程数为6个(2-8个)。全部均可以评价疗效,39例患者中28例(71.8%)完全缓解,6例(15.4%)部分缓解,总有效率达87.2%。中位随访时间57.7个月,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8%、70.9%、58.8%。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副反应,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9.2%,Ⅲ-Ⅳ度贫血的发生率为14.4%,其他不良反应轻微或少见,无化疗相关死亡。截止最终随访时间,无继发性肿瘤的发生。结论:(R)-EPOCH方案对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分型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标记28例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UM1、bcl-6、CD10、bcl-2、Ki-67的表达。结果28例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12例为生发中心细胞样型(GCB),16例为非生发中心细胞样型(非GCB)。非GCB型的增殖活性与GCB型相似;GCB型和非GCB型中bcl-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3.3%(4/12)和56.2%(9/16)。结论胃肠道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非GCB型多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