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方圆  张宏  葛林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451-345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是一种有效治疗恶性肿瘤及非恶性疾病的方法,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是移植相关死亡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诊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级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背景: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来源广泛在临床应用较多,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仍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目的:观察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与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特点,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意义。方法: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52例,其中HLA全相合组31例,单倍体组21例。HLA单倍体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组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持久干细胞植入。其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48%(25/52),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为23%(12/52);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12/31)和62%(13/21)(P〉0.05);全相合组及单倍体组III-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0%(3/31)和43%(9/21)(P〈0.05h发生于移植后+30d、+31d-+60d、+61d-+100d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发生在移植后+30d内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高于移植后+31d-+60d和+61d-+100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相合组与单倍体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年无病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5)。说明采用上述移植方案,单倍体组安全性与疗效接近全相合组;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配型不合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发生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几率〉50%[1]。巴利昔单抗(抗CD25单克隆抗体;CD25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是一种人与鼠嵌合型单抗,在T细胞克隆增殖前,抑制白细胞介素2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与增殖[2],在预防和治疗单倍型HSCT后aGVHD取得很好疗效口[2.3]。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r host disease,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长期存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严重影响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1]。其中,发病始于移植术后大于3个月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排斥,其病情较为凶险,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与死亡原因[2]。我科于2016年10月收治1例淋巴瘤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排  相似文献   

5.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该病严重影响移植的成功。本综述cGVHD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方法,但其主要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降低GVHD的发生率;具有造血支持和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  相似文献   

7.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占移植后非复发相关死亡的近50%。随越来越多的非清髓或减轻剂量的预处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实践表明cGVHD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原则强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进而起到GVT(移植物抗肿瘤)的效应。不幸的是,供者来源的介导GVT效应的免疫细胞同时也是导致cGVHD的细胞群,此外,正是这些供者来源的免疫细胞促进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和免疫重建。 这个篇幅将阐述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cGVHD的临床和病理表现。而减轻cGVHD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行非血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UD-PBSCT)。术后发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等表现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现报告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9.
背景: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合适的供者及快速查找到合适的供者有助于提高移植的成功率。目的:比较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父母为供者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分为父供子移植、父供女移植、母供子移植、母供女移植4组,对比4组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等。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均完全植入并获得造血重建,4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4组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年无病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父供子移植组、母供女移植组的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父供女移植组和母供子移植组;同时父供子移植组和母供女移植组的2年无病生存率、2年总生存率高于父供女移植组和母供子移植组。可见父母供子女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可行的,供受者性别相同比供受者性别不同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建立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方法,为实验性研究药物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C57BL/6(H-2b)→BALB/C(H-2d)作为完全异基因移植供、受体。通过注射移植供鼠脾脏淋巴细胞及骨髓细胞数以建立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等判断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是否建立。结果与结论:给予5×106个以上的供鼠脾细胞的小鼠都发生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但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出现的时间、存活期不同。提示,输入5×106个供鼠脾细胞可有效建立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动物模型是可靠的,可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造血干细胞来源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支持治疗的不断改进,移植成功率也在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儿童从 HSCT 中获得长期生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的生存质量在近年来也逐渐被重视。针对 HSCT 患儿生存质量的研究在国内仍为空白,而国外学者通过各种量表研究发现:(1)HSCT患儿远期总体的生存质量(QOL)良好;(2)移植前后患儿QOL变化规律:移植前患儿的QOL已经下降,且预处理后会立即进一步下降,但移植4~24个月后会提高;(3)与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儿相比,HSCT白血病患儿有更多的晚期不良事件,QOL低于非HSCT患儿及正常儿童;(4) HSCT患儿QOL较公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儿的家庭功能、患儿本身的能力(如社会功能)以及是否存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而多数研究显示移植时的年龄、性别、原发病、身高等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结论均是由国外研究得出,而我国HSCT治疗后患儿的QOL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Bu-CTX2)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阿糖胞苷(Ara-c)、Bu或白消安针剂(白舒非)、CTX、甲基环己亚硝脲(Me-CCNU)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作为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15例。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植入干细胞,白细胞>1.0×109/L的中位时间16.3天(+12~+20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28.3天(+20~+51天);15例患者中出现全身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Ⅳ度1例,aGVHDⅡ度2例,无Ⅲ度aGVHD发生,aGVHDⅡ~Ⅳ度的发生率20.0%,Ⅲ~Ⅳ度的发生率6.7%,随访中位时间为30.7(4~65)个月;无预处理相关死亡,无复发。结论采用改良Bu-CTX2预处理方案行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钟启  曾慧兰  朱康儿  张涛  陈洁  覃永亮  韩新爱 《临床荟萃》2010,25(18):1583-1586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与长期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65例行alloPBSC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性别、移植时疾病状态、供者类型、HLA相合情况、供受者血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出血性膀胱炎(HC)、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0个临床参数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将在单因素分析中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结果 除1例患者外,余64例均达稳定植活,0~Ⅰ度aGVHD为29例(45.3%),Ⅱ~Ⅳ度aGVHD 35例(54.7%).发生cGVHD共29例(45.3%),其中局限型cGVHD 9例(31.0%),广泛型cGVHD 20例(69.0%).1年总生存率(OS)为64.6%,5年OS为20.5%.随访至2009年12月,33例(50.8%)存活,生存期12~104个月,中位生存期51个月,死亡32例(49.2%),生存期1~96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Cox回归分析移植时疾病状态和重度aGVHD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3.440和2.213.结论 移植时疾病状态和重度aGVHD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合适的疾病状态进行移植、积极防治aGVHD对移植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观察髓系抗原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20例行allo-HSCT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伴有髓系抗原表达(My+ ALL),15例不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观察My+ ALL与My-ALL患者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疾病预后的差异.结果表明,My+ALL患者allo-HSCT后血小板植入不良较My-ALL患者多见.My+ ALL患者中3例出现皮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其中2例局限型,1例皮肤广泛型);My-ALL患者中3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2例为Ⅰ度,1例为Ⅱ度;5例出现cGVHD,其中3例局限型,2例广泛型.两组患者1年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和85.7%,53%和69.8%,1年及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3%和54.7%,26%和2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系抗原表达可能对AL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植入有不良影响.My+ ALL与My-ALL患者移植后1年及2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5%患者会出现非感染性的肺部并发症,这与使用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缺陷、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因素有关,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最为常见。结合相关文献,对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分析。3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2例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5,6,6个月发生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经治疗后病情仍有反复;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9,7,11个月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给予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阿奇霉素及局部使用B2受体激动剂及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例在治疗4周后病情有所改善,另1例病情无改善。提示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I-II度aGVHD,2例为III-IV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IV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血液病的有效治疗方法.allo-HSCT后,免疫功能的迅速恢复可以降低血液病患者感染、疾病复发及继发性肿瘤的发生风险.B淋巴细胞自我平衡在allo-HSCT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B淋巴细胞自我平衡的影响因素包括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水平、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骨髓造血龛、T淋巴细胞活性.笔者就目前allo-HSCT后B淋巴细胞自我平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由供体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受者多系统损伤的继发免疫性疾病,其为allo-H SCT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与死亡原因.环磷酰胺无造血干细胞毒性,以及其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和免疫重建等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预防GVHD相关研究的热点.不论应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或全相合allo-HSCT,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的应用可减低患者GVHD发生率,特别是重度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率降低.笔者拟就PTCy应用于allo-HSCT后,GVHD预防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0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对aGVHD、cGVH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例患者发生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4.4%;14例发生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17.7%。HLA相合程度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曾发生的Ⅱ-Ⅳ度aGVHD是发生cGVHD的危险因素(HR=2.303,P=0.088),女性因素为保护性因素(HR=0.401,P=0.055)。发生cGVHD者复发率较低。发生Ⅱ-Ⅳ度aGVHD为影响总生存率(OS)的危险因素(P〈0.05),重度(Ⅲ-Ⅳ)aGVHD患者的死亡率极高(81.0%),与0-Ⅰ度患者的死亡率(35.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尚不能分离,但GVL的益处可能被GVHD相关死亡因素抵消,因此需积极防治重度aGVHD。局限型cGVHD可能是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