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和成就T细胞亚群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移植后3个月内外周血T细胞CD3^-CD5^+和CD3^+CD5^+亚群的百分比进行了测定。CD3^-CD5^+细胞作为早期胸腺细胞的标志,在移植后3个月内均低于正常对照,CD3^+CD^+细胞作为成熟T细胞的标志,在移植后2-3个月开始恢复,说明移植后早期(3个月内)T细胞数量的恢复主要依靠成就T细胞的扩增。CD3^+CD5^+细胞在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人中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指受者接受各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达到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 ,是根治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瘤、基因缺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肿瘤患者进行HSCT时 ,致死量的预处理化疗不仅能相对彻底杀灭受者体内肿瘤细胞 ,也有利于移植后重建的免疫功能发挥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GVT )及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 (MRD) ,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常被看作移植成功的标志。但免疫功能重建时间较长 ,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而容易被忽视。因此对HSCT后的免疫功能重建进行定期监测 ,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细胞免疫重建过程中T细胞克隆的T细胞受体B链可变区互补决定区3(TCRBVCDR3)分子特征。方法应用RT—PCR扩增24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allo—HSCT后及5名正常供者外周血的TCRBV24个家族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扫描(Genescan)的方法判断TCRBV家族的克隆表达、CDR3克隆性质及计算B链可变区(BV)家族的利用率。对于寡克隆表达的T细胞克隆进一步电泳,得到单克隆条带并测序,获得一组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巨细胞病毒(CMV)直接相关的TCRBVCDR3的分子。结果在移植后2个月至19个月,单倍型骨髓移植的9例患者在6~14个BV家族中有表达,多克隆表达率为33%,其余为单克隆或寡克隆表达。无血缘关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5例患者在10~15个BV家族中有表达,多克隆表达率为45%。同胞全相合骨髓移植的10例患者在9~16个BV家族中有表达,多克隆表达率为48%。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分布在24个不同的BV家族,未见共用的BV家族。单倍型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恢复迟于其他两组。其中2例患者在移植后2个月、移植后3个月检测TCRBV,发现移植后随时间增加BV家族的利用增加,CDR3的多克隆群体增多。得到的23条与GVHD及CMV直接相关的TCRBV CDR3分子,经过生物信息学比较发现,在相同的BV家族内,不同患者中可以出现结构相似的CDR3氨基酸分子,也可以完全不同;不同BV家族的CDR3分子相差较大,未发现共同使用的氨基酸基序。结论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allo-HSCT后19个月内,TCRBV家族的利用仍处于不均一状态。单倍型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恢复迟于其他两组。得到的一组与GVHD及CMV相关的单克隆或双克隆T细胞CDR3分子,在相同的BV家族内,不同患者出现结构相似的CDR3氨基酸分子;不同BV家族的CDR3分子之间未发现共同使用的氨基酸基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CBT)和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免疫重建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UCBT(96例)和PBSCT(28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移植后第1、3、6、9...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再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已广泛开展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及脐带血血干细胞移植(CBT)。它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它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移植后在造血系统恢复的同时,免疫系统也在经历一个重建过程,T细胞再生通过胸腺依赖途径和胸腺非依赖途径。成人由于胸腺功能退化,T细胞再生更多是靠成熟T细胞的外周扩增和胸腺外分化,造成T细胞库多样性受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经HLA不全相舍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后免疫重建及其与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6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有HLA不全相合亲缘供者,接受以氟达拉滨,ATG,阿糖胞苷,环磷酰胺,TBI2Gy为主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移植前后给予环孢霉素A或他克莫司联合霉酚酸酯防治GVHD。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于移植前化疗缓解期,移植后监测患者体内的总T细胞、辅助/诱导T细胞、抑制/杀伤T细胞、γ/δ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NKT细胞、调节T细胞、活化T细胞、原始T细胞、记忆T细胞移植后变化规律,分析各免疫功能细胞与移植后感染及急、慢性GVHD的关系;比较ALL与AML免疫系统恢复差别。结果表明,移植后患者各淋巴细胞量恢复有各自规律,发生GVHD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高,而移植后1个月γ/δT细胞、调节T细胞、NK细胞量较低。移植后2—3月时CD4/C12)8、B细胞、NK细胞、原始T细胞较低。6—8个月时B细胞,原始T细胞,NK细胞较低。移植后早期发生感染患者总T细胞及各淋巴亚群恢复较慢,NK,NKT细胞数恢复较快,移植后3个月出现感染的患者,其B细胞及原始T细胞量恢复较快。ALL上与AML患者淋巴细胞恢复无差异。结论:不全相合NST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间接反映患者胸腺功能恢复状态,NK、B细胞、原始T细胞的变化对匿分和监测GVHD及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 1年内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分析移植患者年龄、HLA相合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并发症等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2013年3月~20...  相似文献   

8.
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移植后3个月内外周血T细胞CD3 CD5+和CD3+CD5+亚群的百分比进行了测定.CD3 CD5+细胞作为早期胸腺细胞的标志,在移植后3个月内均低于正常对照,CD3+CD5+细胞作为成熟T细胞的标志,在移植后2-3个月开始恢复,说明移植后早期(3个月内)T细胞数量的恢复主要依靠成熟T细胞的扩增.CD3+CD5+细胞在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人中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为根治各种恶性血液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唯一手段,脐血移植(UCBT)作为HSCT的一种,已凭借其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是由于脐血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有限,UCBT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相对延迟,导致感染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为了更好地了解UCBT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笔者拟就UCBT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速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脐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前后患者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T8细胞(CD3+CD8+)含量的变化。结果 5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治疗前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0.6±22.5、45.2±13.6、26.2±7.6和1.21±0.35,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周后外周血总T细胞和T4细胞含量及T4/T8比值分别为68.5±17.6、51.2±14.6和1.71±0.65,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组(P<0.05);T8细胞含量21.3±8.5,明显低于治疗前组(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所提供32例儿童无血缘脐血移植(URCBT)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的疗效及并发症。常规进行脐血的收集、分离、保存、检测、冻融和输注。用PCR-SSO、PCR-SSP、SBT技术检测HLA-A、B、DR。结果表明32例患血液系统疾病儿童,中位年龄8(2-15)岁;中位体重31.5(14-55)kg,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均为高危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9例,包括M11例,M24例,M43例,M5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3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例。供受者HLA全相合为10例,1个位点不相合为16例,2个位点不相合为6例。供受者ABO血型相合12例,不相合20例。输入有核细胞(TNC)5.57(2.16-12.3)×107/kg,CD34+细胞1.78(0.85-5.92)×105/kg。采用以环磷酰胺(Cy)和全身照射(TBI)为主的Cy/TBI预处理方案4例,以白消安(Bu)和环磷酰胺(Cy)为主的Bu/Cy预处理方案21例,其他方案预处理7例。GVHD预防采用以环孢菌素A为主的方案。结果表明32例患者20例(62.5%)白细胞达到植入标准,ANC≥0.5×109/L的中位时间17(9-38)天;Plt≥20×109/L中位时间42(18-102)天。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计发生率分别为35%和15%。1年总生存率59.4%,2年总生存率40.6%。结论HLA相合及1-2个位点不合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行的,尤其在治疗儿童血液病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观察非亲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植入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TRM)、复发和生存情况。25例接受UCBT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儿童8例、成人17例)中。3例接受单份脐带血(CB),22例接受双份脐带血。供/受体低分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结果为9例6/6位点相合、16例4—5/6位点相合。在预处理方案中21例采用TBI/Cy±Flu±ATG或BuCy±Flu±ATG,4例采用FC+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以环孢素(CsA)为主的方案。结果表明,存活超过42d的20例患者中16例(80.0%)获得植入;粒系植入至移植后42d的累积发生率为64.0%,中位时间17.0d;巨核系植入至移植后100d的累积发生率为60.0%,中位时间35.0d;Ⅱ—IV度、Ⅲ—IV度急性GVHD(aGVHD)至移植后100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4.0%和30.7%;截止至随访结束日期,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的累积发生率为54.3%;25例患者的总生存率为42.7%;17例可评估恶性血液病患者中7例(41.2%)存活,且仅有1例复发,无事件生存率(EFS)为35.3%;5例可评估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4例存活,2例处于持续脐血植入状态,2例自身造血恢复;处于疾病进展期的3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存活。结论:低分辨HLA-4-6/6位点相合的UCBT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是可行的,双份脐血移植(dUCaT)可以克服单份脐血细胞数量不足的缺点,可用于治疗大体重儿童及成人患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非亲缘脐血移植中CD34+ CD38+ 细胞回输量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复苏后的CD34+ CD38+ 细胞数 ,并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体重、中性粒细胞 (ANC)和血小板 (Plt)恢复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2 0例接受的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为 (9.85 - 32 5 .71)× 10 4/kg ,其ANC恢复 >5× 10 8/L的中位时间为 18 5 (11- 32 )天。在 19例患者中Plt恢复 >2× 10 10 /L的中位时间为 4 5 (12 - 118)天。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与ANC和Plt恢复时间存在相关 ,r值分别为 - 0 .5 77(P <0 .0 1)和 - 0 .5 0 3(P <0 0 5 )。结论 :CD34+ CD38+细胞含量与造血恢复时间相关 ,足量输入CD34+ CD38+ 细胞可能使植入提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广州市脐血库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提供的54例非亲缘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脐血移植的相关影响因素.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选择脐血的依据是HLA相合程度及有核细胞数量.结果表明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间,库存脐血3475份,与21家移植中心合作提供脐血99份,治疗患者85例.其中同胞脐血移植11例.对54例非亲缘关系脐血移植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在54例受者中,恶性病患者43例,占79.6%,非恶性病患者11例,占20.4%,受者中位年龄9.5(1.2-33)岁,中位体重27(10-60)公斤,TNC中位输入量6.82×107/kg,移植后60天植入43例(ANC>500/μl的中位时间为17天),植入率为79.6%.脐血移植有核细胞重建时间与输入的有核细胞数以及疾病类型相关,同HLA相合程度不相关.急性Ⅲ-Ⅳ度GVHD发生率为21.6%,慢性GVHD发生率为5.4%.6例患者出现自体恢复(11.1%).存活率42.6%.结论非亲缘性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在治疗小儿白血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T)后早期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重建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临床的重要性。对11例接受UCB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UCBT后受者早期(植活后90天内)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的重建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表明:UCBT后NK细胞重建较早,植活时外周血中NK细胞数即高于正常水平;植活后30天达峰值,60天时绝对值达峰值水平。NK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重建早,植活时即高表达,并逐步上升,约60天达峰值(82.55±9.10)%;NK细胞的另一种活化性受体NKp46也获得早期重建,至植活后90天仍维持在高水平。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在UCBT后表达较活化性受体低并持续至移植后90天。UCBT后T细胞的重建较晚,表达水平低。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UCBT后早期NK细胞的重建较早;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特别是NKG2D的重建早于抑制性受体,提示NK细胞的活化可能在UCBT后早期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非血缘脐血移植术(UCBT)后患者成分输血及剂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9例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血液病患者移植后60天内输血信息,将患者分为低剂量输注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总计<18 U;高剂量输注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总计≥18 U。分析患者的移植前临床资料、移植后植入情况、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以及一年内生存率与临床输血情况的关系。结果29例患者移植后60天内平均红细胞输注量为(10.97±11.80)U,平均血小板输注量为(7.12±5.06)U,血小板与红细胞的输入量呈显著正相关;高低剂量输注组移植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与血小板输注量呈正相关(P<0.05);移植后发生Ⅱ~Ⅳ级aGVHD的患者输注红细胞与血小板显著高于0~I级aGVHD的患者;低剂量输注组一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剂量输注组(P<0.05)。结论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移植后60天内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量与供体植入,移植后aGVHD发生以及移植后生存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多份脐血移植13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成人多份脐血移植的可行性 ,对广州市脐血库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7月提供的 13例非亲缘关系多份脐血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脐血均采自广州市妇婴医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孕妇 ,脐血分离、冻存、复温方法参照纽约脐血库标准及相关文献 ;多份移植脐血HLA匹配为 1 6 - 2 6位点不相合。结果表明 :1998年 6月至2 0 0 3年 7月 ,广州市脐血库向国内 7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关系脐血 2 8份 ,治疗患者 13例。受者中位年龄 2 2 (8- 4 1)岁 ,中位体重 5 0 (2 1- 75 )公斤 ,2 8份脐血中TNC总输入量中位数为 2 .91× 10 7 kg。13例中 6例植入 (中性粒细胞 >5× 10 8 L) ,植入率为 4 6 .1% ,植入平均时间为 19天。 1例患者发生GVHD反应 ,1例患者发生自体恢复。生存率 4 6 .2 % (6 13)。结论 :多份脐血移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小鼠脐血与骨髓造血祖细胞联合移植以加快移植后早期造血重建作用,并达到脐血来源细胞长期嵌合的程度。采用MACS间接免疫分选法纯化BDF1小鼠骨髓中lin-sca-1-c-kit+(c-kit+)及lin-sca-1+(sca-1+)细胞群,用半固体集落培养结合细胞形态学方法比较二者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将60Coγ射线照射的BDF1小鼠(CD45.2)作为受体鼠;接受来自同基因小鼠(CD45.1)骨髓c-kit+细胞群与DBA/2新生小鼠外周血(NPB)的联合移植作为实验组,以NPB干细胞单独移植以及其与sca-1+细胞的联合移植作为对照组,比较移植后22天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60周内受鼠外周血粒细胞、T细胞、B细胞中供、受鼠来源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①与sca-1+细胞比较,c-kit+细胞胞体大,胞浆多,核仁明显,其体外集落体积明显小于sca-1+组,未见高增殖潜能集落(HPP)形成;②与NPB干细胞单独移植比较,当NPB干细胞与1×104、2.5×104或5×104细胞量的c-kit+或sca-1+细胞联合移植时,可使白细胞>1×109/L及血小板>100×109/L所需恢复时间从17天提前至12天;③联合c-kit+细胞的移植实验组至移植后60周时脐血来源粒细胞、B细胞和T细胞分别为(96.68±2.68)%、(92.55±3.04)%和(67.96±7.91)%,比第2周时有明显增加(p<0.01),与此相反,联合sca-1+细胞的移植对照组来自同基因供髓和残髓的细胞逐渐增多,而脐血来源细胞逐渐减少,至移植后60周时,脐血来源的粒细胞,B细胞和T细胞仅占(28.46±18.98)%、(17.75±13.17)%、(6.19±7.62)%,比第2周时明显减少(p<0.01)。结论:脐血与受鼠同基因骨髓c-kit+细胞联合移植可加快移植后早期造血恢复,并达到粒细胞、B细胞、T细胞中脐血来源细胞的长期完全或主要嵌合。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移植特性。建立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采用体外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FNPB与骨髓(BM)造血干/祖细胞含量与特性,给致死量环磷酰胺预处理的BALB/c(H-2^d)小鼠经尾静脉输注C57BL/6(H-2^b)小鼠FNPB,移植后动态观察受鼠存活状况,植入水平,造血与免疫功能恢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结果显示:FNPB中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和CD34^ 细胞含量与BM相近,粒单系祖细胞(CFU-GM)(14天),多向祖细胞(CFU-GEMM)及Sca-1^ CD34^ 细胞亚群明显高于BM,FNPB源造血干细胞占27.94%。结论:FNPB富含造血干/祖细胞,国内首次成功建立同种异基因脐血移植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