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心脏的近期损害。方法选择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根治性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放疗前1周和放疗后1周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放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c Tn I)变化不明显(P0.05);放疗后心电图异常率大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LA、LVD、LVEF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中下段食管癌放疗引起或诱发的早期心肌损伤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电图的改变,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指标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心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326例患者放疗前后的长期随访,分为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放疗后随访一年后复查心电图,两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明显少于常规组,心电图异常率低于常规放疗组。结论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明显少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院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疗时对心脏放射性损伤的监测、观察其影响。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放射治疗的102例患者,分为普通放疗组和适形放疗组,在放疗前后及放射治疗后3个月内分别检查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和胸部CT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放疗组患者49例出现急性放射性损伤39例,占79.6%,适形放疗组患者53例出现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32例,占60.4%,x2=3.9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适形放疗对累及心脏照射剂量及体积予以适当限制,可以减轻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观察组CK-MB测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患者CK-MB测定水平显著高于心电图无异常改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进行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有助于早期实施胰心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洗胃、补液、利尿、灌肠及阿托品注射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各胱甘肽100mg(1次/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谷胱甘肽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前后对穿野放疗(POP)计划及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在累及纵膈区恶性淋巴瘤行累及处放疗(ISRT)的中的靶区剂量分布及正常组织剂量对比。方法对均累及纵膈的20个淋巴瘤患者均分别按照ISRT的放疗照射野的概念勾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再用这两个不同照射概念的靶区分别按照常规前后对穿野及五野调强分别制作放疗计划。对比两种不同计划POP及IMRT中PTV的覆盖及肺、心脏、脊髓及乳腺的剂量的区别。结果在IMRT计划中,PTV的适形指数优于POP计划(P<0.05),但均匀性指数无明显差异。在IMRT计划中明显降低心脏、脊髓及肺的高剂量照射体积(P<0.05)。但乳腺低剂量V4、肺的低剂量V5在POP计划中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累及纵膈区恶性淋巴瘤ISRT设野放疗中,相对于POP计划,IMRT计划对靶区覆盖的适形性及心脏、脊髓保护有优势,但增加了肺及乳腺的低剂量体积,可能导致第二原位癌风险增加。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放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外源性磷酸肌酸(CP)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害患者,ECG表现为ST段下移,T波低平,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明显增高,符合心肌损伤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用CP(2 g/d ivgtt)治疗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学指标均下降,ECG表现均有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治疗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有效,对于中毒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进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61+172-161,17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适形放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区别,研究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肿瘤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及适形放疗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放疗患者的有效率及对两组患者放疗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适形放疗组40例患者及对照放疗组40例患者治疗有有效率分别为35(87.5%)和29(7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适形放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患者,放疗并发症毒副反应Ⅱ、Ⅲ、Ⅳ的发生率,适形放疗组患者较常规放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常规放疗能够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曹杰红  谭华清 《肿瘤药学》2013,(4):290-292,29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放疗所致肺癌患者心脏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心脏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心脏主要不良症状以及放疗完成率。结果观察组心脏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和心电图异常的总发生率、心脏主要不良症状如胸闷、胸痛及心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放疗完成率为100.0%和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地预防放疗所致肺癌患者的心脏损伤,有利于放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黄祥  马骏  李娟  康芳  柴小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21-182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0MAC七氟醚,至体外循环开姑时结束;C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阻断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0.5 h(T2)和1 h(T3),术后8 h(T4)和24 h(T5)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1(cTnl)的浓度、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cTnl水平、CK和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S组血清中cTnl水平、CK和CK-MB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C组.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种脏器,心脏损害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心包、心肌、心内膜和冠状动脉.仅以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和临床症状不能早期发现且特异性不高,尽管有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仍受到假阳性率的困扰,使心脏受累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限制.心脏肌钙蛋白(Tn)-I、Tn-T是心肌结构蛋白,是存在于心肌肌原纤维细丝中的肌钙蛋白复合物的I及T亚单位,在心肌损伤早期即持续释放入血.因此心脏Tn-I、Tn-T的测定能恰恰弥补上述不足,作为心脏受累时的监控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强,且操作简单快捷.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n-I、Tn-T增高对诊断SLE心脏损伤的意义,及其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鼻咽癌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0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外照射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放疗患者50 例,接受70~75 Gy的根治放疗;三维适形放疗50例,外照射40 Gy后加三维适形放疗,剂量35~40 Gy.统计分析放疗后肿瘤消退情况、并发症(如急性皮肤损伤、口干、张口困难、放射性脑损伤等)出现时间及程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常规放疗组3年生存率、3年局部控制率为82.0%、78.0%;三维适形放疗组为84.0%及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放疗组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方式放疗治疗鼻咽癌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三维适形放疗相对常规外照射正常组织剂量降低,减轻了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损伤,从而减少了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明丽  杨文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67-3768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检测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69例及健康儿童30例,对患儿进行综合诊治,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与健康儿童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uman heart-type cytoplasmic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血清h-FABP的阳性率(85.51%)显著高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CK-MB)的阳性率(59.42%),也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apexcardiogram,ACG) (50.72%)和普通心电图(electrocardiongram,ECG)(40.58%)的异常率.治疗前(急性期)患儿血清h-FABP、CK-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诊治后6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大多存在心肌损害,经早期诊治均得到恢复,血清h-FABP定量测定是早期诊断患儿心肌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需大量供能的组织如骨骼肌、心肌及脑组织,另有少量分布于平滑肌、红细胞、肝脏、肾脏、膀胱等组织[1]。它包括3种异构同工酶:CK-BB(CK1即脑型)、CK-MB(CK2即心肌型)、CK-MM(CK3即骨骼肌型)。健康人的血清中CK-MM约占94%~96%,CK-MB含量低于总CK含量的5%,而CK-BB含量极少,一般检测方法几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给予常规放疗和适形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有效的为临床患者选取合适的放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放疗,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放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观察组的患者放疗后并发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放疗后并发症情况,而且两组毒副反应Ⅱ和Ⅲ以及Ⅳ的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直肠癌术后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常规放疗能够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方法测定24例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试验组)及27例非持续性惊厥性癫痫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AST、CK-MB、CK、LDH1、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ECG),然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CK、CK-MB、LDH、LDH1及cTnT、ECG均存在显著性差异,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Tei指数研究放疗对心脏的损伤.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接受胸部放疗放射野累及心脏的患者共42例.放疗前、半程、全程放疗后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Tei指数测量.结果 放疗后LVEF与放疗前无显著性差异;随放疗累积剂量的增高,Tei则逐渐升高,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全程放疗后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能敏感地检测出放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林德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53-1054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改变。方法将420例RV检查阳性和RV检查阴性腹泻婴幼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其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RV肠炎患儿的心肌损伤症状较轻,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心肌损伤的依据,以便及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与二维放疗计划的比较。方法40例接受放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与二维放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三维适形放疗其计划靶区肿瘤控制率(TCP)与处方剂量受照体积与二维放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使用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现象、平均靶区照射剂量,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将3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适形放疗组(1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进行治疗。处方剂量6000~6600cGy,分割剂量180~200cGy,1次/天,5次/周,照射剂量参考线为90%为等剂量曲线。结果三维适形放疗组CR40.0%(6/15),PR46.7%(7/15),近期有效率86.7%;常规放疗组CR35.0%(7/20),PR60.0%(12/20),近期有效率95.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适形放疗组1年生存率80.0%(12/15),常规放疗组85.0%(17/2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三维适形放疗组发生率53.3%(8/15),小于常规放疗组65.0%(13/2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治疗是可行的,急性放射损伤较轻,但近期疗效与常规放疗比较未见明显提高,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