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51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制订护理措施,给予密切观察病情、控制血压、血糖,翻身、叩背、物理降温、鼻饲等护理措施.结果 516例中基本痊愈318例,好转168例,死亡30例.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观察病情、控制血压、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消化道的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术后15例痊愈,死亡2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其生活质量,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后血压持续升高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方法 总结7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对76例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升高的诱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预防血压持续增高的有效措施.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血压持续增高最主要与继发颅内压增高、中枢性高热、烦躁不安、呼吸道欠通畅、情绪异常、外因刺激、便秘等诱因有关.结论 通过控制颅内高压、有效降温、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稳住情绪、减少外因刺激及预防便秘等护理措施是降压的关键,也是预防再出血、提高病人生存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床旁血压记录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设计并采用床旁血压记录表格进行护理过程控制。对比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波动幅度,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波动幅度>20%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医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床旁血压记录单进行护理过程控制,有利于为医生、护士、患者提供动态血压信息,有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血压波动,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心理、饮食、血压及并发症等方面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痊愈40例,部分恢复,生活可自理者15例,需借助扶拐行走者8例,死亡2例,总体生存率为96.9%。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胡珍 《河北医学》2010,16(11):1389-139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本组患者痊愈10例,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出院10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6例。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昏迷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5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控制好血压,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组560例脑出血术后死亡率为20%,术前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280例,术后清醒者140例(50%),发病6小时脑疝者60例,治愈出院15例(25%).结论 相应手术护理可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89例脑出血患者术后严密观察其神志、瞳孔变化、控制血压,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处理.结果 正确合理的护理工作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7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的要点,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在术后死亡,8例患者在未痊愈的情况下自动出院,其余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好转出院。结论做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患者的消化道、呼吸道护理工作以及进行健康指导等,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霞 《中外医疗》2010,29(30):164-16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做好脑室引流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结果 38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8例;生活自理者11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0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保证手术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溶栓等治疗45例,并与开颅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微创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开颅组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侧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生活能力恢复正常8例,自理11例,需帮助5例,死亡6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侧脑室引流术后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旭东 《当代医学》2010,16(26):43-44
目的比较分析去骨瓣开颅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骨瓣开颅术组(A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B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C组)各6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及再出血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比较,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优于A、B组(P〈0.01)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方面均优于A组、B组(P〈0.05或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均优于去骨瓣开颅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文旭东 《吉林医学》2010,31(6):727-729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6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8例,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比较病死率、两组血肿清除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6.67%。对照组死亡率为2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梁洁梅 《吉林医学》2012,33(13):2838-283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65例颅脑外伤患者定时观察其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肢体活动的变化,早期发现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并早期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54例恢复良好,占83.08%;5例表现为轻度残疾,占7.69%;3例重残,占4.62%;3例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合并多脏器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4.62%。结论:护理人员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的护理,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YL—Ⅰ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作血肿清除、脑室穿刺引流术。术中抽取液体血肿占血肿量的1/3.1/2,冲洗频率2-3次/d,液化剂选用尿激酶,剂量2-3万U/次,引流时间3-5d。结果临床治愈36例,死亡4例。结论运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可靠,副损伤小,疗效明显,是基层医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老年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监控,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血糖、血钠、血钾的监测,进而控制机体补液量、利尿药用量、血糖水平,动态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浆渗透压[(301.3±10.5)mmol/L]、血钠[(138.2±5.4)mmol/L]、血糖[(7.9±1.8)mmol/L]、血尿素氮[(7.4±2.3)mmol/L]均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9.8±17.6)mmol/L、血钠(147.9±8.0)mmol/L、血糖(8.7±2.5)mmol/L、血尿素氮(9.6±3.1)mmol/L。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钾(4.9±0.7)mmol/L明显高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血钾(4.1±0.6)mmol/L。护理监测干预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22.7%)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进而改善患者重症脑血管病病情,降低住院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患者制定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给予两组患者的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电图、血糖、血压及满意度情况.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较护理前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心电图、血糖、血压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血糖、血压等情况,临床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对40例癌症合并糖尿病接受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和控制、预防感染、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心理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1例出现低血糖反应,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护理,维持血糖稳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