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燥综合症属于中医“燥症”范畴,症候表现以内燥为主,也有外燥表现,多因内热津伤或久病精血内亏,或失血过多,或汗、吐、下后伤津液所致。因此我们把滋阴清热、养血润燥作为主要治疗法则,即所谓“顾正似是而非需养胃存津,化邪但需润肺化燥”。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燥邪外袭,风寒热邪化燥伤阴,或素体阴虚,禀赋不足,或汗、吐、下后津液伤亡等,使阴津、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对小便的论述,粗略统计约有60余条,内容丰富,临床意义广泛,综合简析如下。一明津液存亡小便系五液之一,膀胱为津液之府,“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若人体津液充盛,可外泽皮毛,内濡脏腑,小便亦会通利正常。若热盛伤津,或误用汗下伤阴,均可致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常表现小便难、小便不利。因此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观察小便量的多少、利与不利,可知体内津液之存亡。  相似文献   

3.
穆杰  吴凯  邵兵华  肖鹏  李乔 《环球中医药》2023,(8):1614-1616
《伤寒论》中的“津液”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张仲景从广而论之以人体一切水液,即常人之水液、病者之水液及攻伐所出之人体水液。以次为据,参诸家之言而查《伤寒论》之说,张仲景之所谓“津液”又暗有“津液载邪”之论,观《伤寒论》常用的“汗”、“吐”、“下”、“利小便”攻伐之法的取效之论是以“津液”可“载邪”为据,所谓“津液”所载之邪不仅涉及无形之邪,亦涵盖有形之邪,构建了以“药”、“邪”、“津液”之间形成的“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的独特联系。张仲景于《伤寒论》所暗言“津液载邪”之说不仅提示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并且阐释了“微汗”以除风、寒、湿在表的潜在意义,故以此小议,以期有资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小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排泄无不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及气血津液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息息相关。仲景在《伤寒论》中,既通过观察小便一证的变化,作为临床辨证的依据,又灵活运用利小便之法治疗多种病证,本文仅就此略作探析。1探求病因病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外感热病在发病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会出现不同的病理机转,观察小便的变化,可以测知津液的盈亏,脏腑的气化功能等,有助于病情的诊断。1.1误治损伤津液:太阳风温用汗法治疗后,若再用攻下之法治之,则可出现“小便不利,直视失溲”(6条)的危重变证。这是由于误治耗伤津液,化源告竭所致。1.2过汗阴阳两伤:太阳病用汗法治疗,本为正治之法。但若发汗太过,汗漏不止,则可见“……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0条),此为过汗伤阳,卫表不固,汗漏不止,耗伤阴津,化源不足则小便难,阳虚失于温煦,阴伤失于濡养,故四肢微急,难于屈伸。1.3表证兼阴阳两虚:患伤寒病后,脉浮,自汗出者,若见其“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29条)者,是素体阴阳两虚,阳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虚阳上扰则心烦,阴津亏虚不能濡养筋脉则脚挛急。此非桂枝汤之适应症,故曰“此误也”。1...  相似文献   

5.
24.太阳病误治伤阳、伤阴,有哪些病理变化? 答:汗法原属太阳病之正治法,但若汗不如法,或运用下法、吐法不当,常损伤阳气或津液。若平素阳虚,误治伤阳,则病从寒化;若素体阳热偏胜,误治伤津,则病从热化;亦有胃虚  相似文献   

6.
浅析温病治疗中"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内涵。认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温热与阴伤常互相影响,治疗时应以顾护津液为重,多汗者宜根据邪正消长以救阴,而救阴在于补益津液以化汗。  相似文献   

7.
溫病療法,第一要点为保护津液,忌發汗忌瀉下忌利尿,因發汗、瀉下、利尿,均系排洩体內水份,伤伐津液,盖溫热病症,必伤津液,津液愈竭,則毒邪愈盛,病势日深,炎症更甚。然病毒的排除,又非借發汗、瀉下、利尿,則無路可出,惟須用辛凉解表,如銀翹散、  相似文献   

8.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津,药选连翘、牛蒡子、栀子皮、桑叶、薄荷、淡豆豉,配合麦冬、花露、芦根汁等。卫分不解,传入气分,温热毒邪深入,热伏于里,津伤更甚,当急泻热、补津液,心胃火燔者,选黄连、石膏泻热养阴;心火上炎,舌绛干,津液亏损者,予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胃津亡者,予玉女煎清胃热滋阴。气分不解,热邪深入营血,煎灼津液,脉道不利,津少化血乏源,当“先清营热,勿得滋腻为稳”,药选犀角、玄参、羚羊角等。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药选生地黄、牡丹皮、阿胶、赤芍等。邪入血分,还可能伤及阴精,当“甘寒之中加入咸寒”,选用甘咸寒濡润之品。温病治疗需全程顾护津液,气分强调汗,通过辛凉清解之法,透邪外达;卫分侧重津液,泻热养阴,可战汗透邪;营血之分关注津液,侧重血,清热化瘀凉血并用,脉道通利,津液自行;血分重伤津液累及阴精,则滋厚填精,急以救阴。  相似文献   

9.
利小便法适用于水湿之邪停滞机体部位趋于下、偏于里的疾病,以小便利、湿邪除为治疗目标。在运用利小便法治疗痹证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体质、病因和病势的不同辨证施治,正确掌握利小便的应用要点,使邪尽去而津液不伤。基于张仲景相关理论,结合既往临床现实经验,总结出《金匮要略》利小便法治疗痹证的应用,并附医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痰瘀互结致病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饮、瘀血致病各有特点 ,临床多见痰瘀互结致病者。夫痰饮之成也 ,源于津液 ;瘀血之生也 ,源于血液。血和津液既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 ,二者具有“津血同源”、“津血互化”的关系。《灵枢·邪客》指出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又说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说明血和津液旺则俱旺 ,伤则均伤。在生理条件下 ,津液与血在“气化”作用下可相互资生转化。故在病理条件下 ,气化失常 ,痰饮和瘀血亦能相互影响 ,终致痰瘀互结。如气不化津 ,则津液停聚 ,凝结而形成痰…  相似文献   

11.
浅论温病治疗中的顾护津液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君  张葆花 《河北中医》2003,25(5):361-361
温病过程中 ,无论病邪在卫、在气、入营、入血 ,或在上、中、下三焦的不同脏腑 ,最易伤津损阴 ,酿生他变。因此 ,温病伤津是温病最突出的病理特征。吴鞠通云 :“温热阳邪也 ,阳盛伤人之阴也。”[1 ]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与气血有着密切联系 ,气旺生津 ,气可摄津 ,亦可随液而脱 ,津合脉内则为血 ,血渗脉外则为津。《灵枢·邪客》曰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灵枢·痈疽》曰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曰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故有津血同源之说。由…  相似文献   

12.
温病辨汗     
温病法在救阴,叶天士主张:“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盖因津汗同源,汗需津液以化生;温邪为害,易伤津液,津液易复,阴血难于骤补。”后世医家谓:“温病救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由此可见,辨汗在温病救阴中十分重要。温病辨汗,既可审察温邪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2.小便不利伤津证《伤》21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由于过汗,伤及津液,津液亏乏,故见小便难。难者,不利之互词也,亦即小便不利之谓。本证虽见小便难之津亏表现,但仍以表阳虚为主,故治疗用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表。  相似文献   

14.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针对温病中的湿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方面来理解:其一,因湿邪易遏阳气即成"阳遏"之证,故治求通阳;其二,因湿热病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此时的"阳微"多为假象,故不可妄用温热之药;其三,"而在利小便"是因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为治湿大法;其四,"在利小便"并非指仅利小便,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中心思想为"给邪以出路";其五,"不在温"是说不应轻易用温热之药,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若确系阳气不足则应于方中加入姜附等温阳之品以助阳除湿,"随证治之"方可应临床之万变。  相似文献   

15.
浅谈保津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浪琪 《西部中医药》2003,16(11):26-27
保津养阴即保存津液,滋补阴津之意。温病由温邪引起,温邪为阳邪,其性上炎,易伤津耗气。故温病的各个阶段,除有明显的热象外,往往伴有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之症。吴鞠通曰:“温热阳邪也,阳盛则伤人之阴也。”津伤液耗是温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保津养阴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保津养阴的重要性津液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润泽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调节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内经》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阴精是人体防御温邪入侵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温病过程中,常因出汗、呕吐、泄泻,或误汗、误吐、…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提出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原因有三:1.温热之邪首先伤津,其次才是血;2.生津药物既有生津之功,又有清热之能,而补血药多甘温滋腻,有助热敛邪之弊;3.津液易生,血液难成。认为这里的“汗”字,应理解为“不妄发汗”。  相似文献   

17.
姚海强  陈明  龚轩  宋延强 《河南中医》2012,32(12):1575-1577
《伤寒论》中治疗津液不足证除滋阴生津之法外尚有温中益津一途.温中益津法适用于太阴为病,误用汗、下、吐法及先天禀赋不足者,主要包括温中摄津、温中化饮、温中生津三法,在《伤寒论》原文中本法主要体现在甘草干姜汤和理中汤二方中.  相似文献   

18.
少阳病邪不在表,若只见其头痛发热之症,而不凭脉细辨,妄用发汗则伤津液,易成里热实证。少阳病邪亦不在里,若只凭胸中满烦一症,乱施吐下,必内夺气血,耗伤津液,此时外之邪气未除,内之浮火妄动,心悸或惊等证立见。更有甚者,下之过度则下利不止,吐之太甚则水浆不入,引起胃气大损的证候。故仲景明确提出少阳病禁汗禁吐禁下的训诫,谓:“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  相似文献   

19.
李娓利 《陕西中医》2006,27(11):1454-1454,F0003
汗、吐、下三法属消法的范畴,以攻逐邪气为主,用药若切中病机,则收效昭著,但药性峻烈或有毒,极易伤正,在发汗、呕吐、泻下之后,易出现耗津伤液,损及阴阳之情况,甚至变生它病,《伤寒论》中述及误用汗叶下法导致变证的条文甚多,诚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则为利,一则为害,故正确掌握汗吐下方法及适时调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存津液思想贯穿着整部《伤寒论》,陈修园总结"存津液是全书宗旨"。《伤寒论》多处立法处方都体现了"存津液"的思想,还创制了多首存津液的方剂。存津液的最终目的在于调和阴阳。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探讨《伤寒论》如何存津液,一方面是预防津液的耗伤,主要包括谨遵药物服法和慎用汗吐下法等。另一方面重在留存津液有法,包括去热存阴、滋阴养津、回阳固脱等,并列举了相关代表性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