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面瘫”、“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笔者2005-01至2009—02运用中药正啁汤治疗4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容散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正容散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痊愈22例,有效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3%;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从1981年以来自拟复正汤加针灸治疗了165例病人,实践证明效果甚为满意,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65例病人中男:71人,女94人,年龄最小4岁、最大58岁,13—45岁患此病较多,疗程最短两次即愈,最长两个多月。治疗方法复正汤药物组成:白附子,僵蚕,白芷、川芎、甘草各10g,党参、赤芍各15g,全  相似文献   

4.
1979年来,笔者应用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共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55岁,平均33.6岁;病程在30天以内33例,2~6个月9例。2 诊断标准疗效判定全部患者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  相似文献   

5.
6.
笔者从1987年以来以针刺加艾灸治疗面神经麻痹39例,疗效尚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 39例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者2岁,其中19岁及以下7例,20~30岁者9例,31~40岁者12例,4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4例。病程最长者为2年,最短者为1天。患左侧16例,右侧23例。周围性麻痹者为31例,面肌痉挛者为8例。治疗方法主穴:第一组: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四白透迎香。第二组:风池、听宫透听会,丝竹透太阳。配穴:人中、挟承浆,下关、合谷,足三里、内庭。实热证用  相似文献   

7.
8.
我院自1974年5月至1989年5月,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麻痹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73例,女27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5年。  相似文献   

9.
10.
面神经麻痹是针灸科的常见病 ,掌握好治疗的时机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兹就笔者分期治疗本病 380例的观察结果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80例中 ,初次治疗者 2 2 2例 ,经其他方法如药物、理疗、穴位贴敷等疗效不佳而求治者 1 58例。其中男 2 0 5例 ,女 1 75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6岁 ,平均37.6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半年余 ,平均 1 8.2 7天。中枢性面瘫不在此讨论范围内。随机设置 2 0例单纯电针治疗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 1 5例 ,女 5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 55天。其他情况基本同治疗组。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治疗分为四期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89例,针刺、TDP、闪罐,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并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B治疗,每次1~3片,每天3次。综合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67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歪嘴风”、“口眼歪斜”。临床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类,两者在发病原因和症状方面有很大区别。本文仅讨论颞骨内面神经管内段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笔者几年来采用针刺疗法对102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临床证明,确能很快奏效,缩短治疗过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病程不超过1个月,不包括病程延久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35例;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64岁;10岁以下2例;10~20岁5例;20~30岁29例;30~40…  相似文献   

13.
自1976年以来,应用针灸综合治疗仪,G6806针灸治疗仪治疗面神经麻痹97例,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97例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6岁。病程7天以内到64例,8天以上33例。左面神经麻痹者49例,右面神经麻痹者48例。二、治疗方法:主穴:地仑、颊车、牵正。配穴:迎香、合谷。眼闭合不全加太阳、睛明;额纹消失加上星、头维、阳白。电针方法:针刺地仓透颊车接正极,牵正接负极。波型:疏密波,调节电感至病人能耐受为宜,电针15分钟,其他穴位留针15分钟后,一并出针即可。每日电针一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三疗程。三、治疗结果:治愈:面神经麻痹症状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麻痹病因尚不明确,中医称为"吊线风"或"口角斜",严重影响患者形象,并带来心理问题。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与局部组织的神经、血管供养不良,受风寒而发生痉挛有关,可导致该区域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或受压而致病。针刀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电生理系统的线路发生了故障,局部电流量增强或改变所  相似文献   

15.
陈森 《新中医》1991,(10):31-31
本文自1985年以来,对确诊为面神经麻痹患者51例,用面瘫汤治疗,日一剂,分二次服。经治结果:51例中,痊愈50例,好转1例。服药时间最短7天,最长30天,平均21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65例、西医组64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同时给予牵正汤辅助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H-B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西医规范化治疗,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牵正汤14周辅助治疗。实验过程中对比两组客观、主观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H-B评分差异用药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结合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主观治疗感受方面,结合组主观症状减轻较对照组早1~3d(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主观不适明显减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1例,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牵正汤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主观不适。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1978年起运用点刺出血法,对6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治疗,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67例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75岁,7~20岁的10例,21~40岁的26例,41~50岁的16例,51~60岁的10例,61~75岁的5例,患过二次的有3例。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麻痹,祖国医学称为吊斜或口眼■斜,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病大多风数为风邪所乘。邪滞经络所致。但也有因血虚或五志过极与内风相应而发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眼胞不能交睫,口角偏向一侧,患侧知觉较差或消失等。此病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我们应用自拟牵续汤治疗面神经麻痹近200例,疗效显著。现就记录比较完整的7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0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麻痹即面瘫,属于中医“口眼喎斜”,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所致,本病起病突然,临床以面部板滞、麻木、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部分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