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归纳总结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临床中药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诊治的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依据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分型。结果最常见的5种证型为阴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湿热下注证、肝郁气滞湿热证及脾肾两虚证。结论围绝经期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阴虚湿热证、肾虚湿热证、湿热下注证、肝郁气滞湿热证及脾肾两虚证。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位证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证素特征和脏腑病理特点。选择2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为对象,20例同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采用病理积分、分级方法。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型分布频数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郁气滞证、阴阳两虚证(P<0.01);各证型组肾病证素积分及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阴阳两虚组积分最高(P<0.01);各证型组肝病证素积分及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肝郁气滞组积分最高(P<0.01)。结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理基础;肝郁是其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采用证素积分及分级的方法能较好反映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的中医病理特点和围绝经期综合症的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3.
沧州地区子宫肌瘤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与中医症候的相关性。方法对于住院的45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妇女进行中医症候的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二元相关性分析找出本地区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结果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血瘀证为主,多兼夹气滞和肾虚。结论认识子宫肌瘤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中医防治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施地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在2015年09月07日至2017年09月07日在我院住院的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病历,参照中医证型相关标准,以患者临床表现为依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收集了过去24个月在我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共672例,其中以肾虚血瘀证和肾阳虚弱证为主,分别占47.3%和30.2%。结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肾阳虚弱证和肾虚血瘀证发生率最高。治疗以补肾温阳为主,兼以活血袪瘀。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及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和证候规律.方法:选择6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9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各证型中,以肾阴虚证和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最大,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肝郁积分及肝郁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各证型肝郁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肝郁气滞组积分最高,显著高于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P<0.01).结论:肝郁气滞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郁病理变化,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助孕后自然流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自然流产后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对自然流产后女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中医证型中,肾虚证有170例,占85.0%;其常见证型的分布规律为:肾虚肝郁(59例/29.5%)>肾虚肝郁血瘀(44例/22.0%)>肾虚证(38例/19.0%)>肾虚肝郁夹湿热(29例/14.5%);自然流产次是常见证型的形成的相关因素,患者年龄、人工流产次数、异位妊娠次数等与证型构成无相关性.结论:肾虚是造成患者辅助生殖后自然流产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流产又会加剧患者肾虚,因此对于辅助生殖技术失败后的患者应从肾虚入手进行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调查表,按照纳入标准调查1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结果:13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脏腑辨证以肾虚证最为常见。结论:肾主骨生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以肾虚证最为常见,肾中精气不足失于养骨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最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中医辨证从肾论治的最多,也有从其他四脏诊治和五脏合病论治,显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选用古方、经方和经验自拟方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  相似文献   

9.
从师临证,总结经验,介绍祝肇刚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祝氏认为围绝经期往往责之于肾虚肝旺,芩连四物汤是祝氏用于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用方,本着是之证用之方的原则进行加减,临床往往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该人群中带下病的中医证候及其脉象的描述性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为带下病的分型、辨证标准及疾病证候的演变规律的阐明提供依据。方法:从流行病学角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农村的806例已婚育龄期妇女进行调查,收集该人群中带下病的中医证候及其脉象的描述性资料,并对带下病的常见证候频次统计分析。结果:①根据频次筛选原则,归纳出该人群带下病的常见证候、次常见证候和非常见证候。②在宁南县西瑶乡检出的带下病以湿热下注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湿毒蕴结型及脾虚湿盛型,(肾)阴虚挟湿型及肾阳虚型较少见(P〈0.05)。结论:四川省宁南县西瑶乡的带下病以湿热、湿毒证型多见,而肾虚证(阴虚挟湿或阳虚)较少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个阶段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纳入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就诊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院且符合疾病诊断和纳入标准的1582例更年期综合征门诊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专家经验辨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炳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105个,常见证候是肾阴虚、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和肾阴阳两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肾、肝、脾、心,病,胜类证候要素是阴虚、气滞、气虚、阳虚、虚。围绝经期肝气郁结、脾肾两虚及气滞的分布较绝经后期明显增多,而绝经后期则多见肾阴虚证,且病位多在肾,其余证候与证候要素的分布趋势基本相似。结论: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阶段的证候、证候要素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一致性,但在一些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为  相似文献   

12.
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体质学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勃起功能障碍(ED)与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横断面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根据1 564例横断面研究样本和962例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ED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提示,平和质体质对ED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实性体质和虚性体质是导致ED发生的体质基础;≤30岁的忧郁质者、31~50岁的湿热质者、>50岁的痰湿质者、31岁以上的瘀血质者患ED的比例较高;肝郁肾虚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胆怯证、肝郁化火证常见于忧郁质者,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阴不足证常见于阴虚质者,湿热下注证、肝经湿热证、脾胃湿热证、湿热夹瘀证、阴虚湿热证常见于湿热质者,脾肾两虚证、肝肾阳虚证常见于阳虚质者,痰湿内盛证、肝郁痰凝证常见于痰湿质者,气滞血瘀证常见于瘀血质者.结论ED与体质有关,ED体质类型与年龄有关,ED证候与体质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证候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候要素有:病位方面为肝、胆、脾、肾、胃、中焦、络;病性方面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热、气郁、血瘀、毒、寒、水、痰.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虚肝郁、心肾不交及脾肾两虚、中医药的类激素样作用使之成为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福州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福州市各协作医院门诊随机抽取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93例,采用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收集资料,数据用单变量频数分布分析、X^2检验。结果肾虚髓亏证、瘀血阻滞证出现频率在23%~33%之间,寒湿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牌肾亏虚证的出现频率在11%~16%之间,湿热痹阻证出现的频率不足4%,各证候出现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证候后,3组证候之间出现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分布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福州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证候是肾虚髓亏证、瘀血阻滞证,多见证候是寒湿阻滞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亏虚证,少见证候是湿热痹阻证。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特征以及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老年期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00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四诊资料的收集,并进行评定。结果老年期抑郁症证候要素以血虚、气郁和气虚为主。证候要素组合以3证组合最常见,3证组合中以血虚、气郁和气虚组合情况最多。结论老年期抑郁症病机复杂,属本虚标实,虚证以气血两虚为主,兼有髓亏,实证以气郁、血瘀为主,辨证病位在肝、脾、肾最为常见;证型以肝郁脾虚和肝郁肾虚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气滞>湿热>肾虚>痰湿>脾虚>血瘀>心虚>气虚>阴虚>阳虚.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虚实证候关联及动态变化。方法设立54个常见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分析常见症状,归纳为9个证候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证候变量因子中实证:肝气郁、痰浊证、瘀血证排在前三位,虚证:肝阴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脾阳虚、心气虚证候因子分别排在4—8位。证候虚实关联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交结证两个因子排在前两位,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3个证候因子分别排3—5位。结论各证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症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