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作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调查时发现有日本棘隙吸虫囊蚴。为了解其湖北淡水鱼感染情况,我们采集了武汉市集市农贸市场来自周边区、县的常见淡水鱼进行了日本棘隙吸虫囊蚴的检测。同时以鱼鳃压片法与鱼肉消化法进行了日本棘隙吸虫囊蚴检出率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平市辖区6县(市)人体感染少见寄生虫的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各种肠道蠕虫卵,对典型感染者进行驱虫导泻治疗,并收集虫体进行固定染色制成标本。[结果]邵武市、浦城县、顺昌县、建阳市和延平区分别发现华支睾吸虫。福建棘隙吸虫等5种人体少见寄生虫感染20人。[结论]南平市辖区的福建棘隙吸虫及华支睾吸虫等人体少见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首先由日本学者田部浩(1915)于狗猫动物发现定为抱茎棘隙吸虫日本亚种,1926年改为独立种。森山(1937)、山口(1939)、吴光(1939)、浅田(1942)和汪溥钦(1956)等先后报告日本、朝鲜和中国的鹰、鹭、犬、猫和鼠类均有感染。武藤(1921)、长谷川(1934)、山口(1951)和高桥(1953)等报告其第一中间宿主为纹沼螺。成虫形态见于田部浩(1926)、氏家直记(1936)在光镜下作了较为详细观察描述。长期以来一直未见病例报告。1982年林金祥等在福建云宵县首先发现人体自然感染,继而在闽南龙海等9县市调查,人、狗、猫的感染率分别为4.9%(178/  相似文献   

4.
王克霞  孙恩涛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65-1067
目的 了解淮南地区宫川棘口吸虫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 调查淮南洛河、窑河、高溏湖和焦岗湖4水域的家鸭和淡水螺类,收集家鸭粪便并用改良厚涂片法查找宫川棘口吸虫卵;取静水椎实螺经压片、镜检,分离雷蚴、尾蚴和囊蚴,并将分离获得的囊蚴感染雏鸭;解剖购自渔民的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取肠管分离成虫.结果 家鸭粪便中宫川棘口吸虫卵检出率为19.50%(39/200);静水椎实螺中雷蚴、尾蚴检出率为1.63%(13/800),囊蚴检出率为6.63% (53/800);家鸭肠管内成虫的检出率为21.67%(13/60),经囊蚴感染的雏鸭肠管内可分离出成虫.结论 淮南地区存在宫川棘口吸虫自然疫源地,其生活史可在静水椎实螺和雏鸭体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广西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及二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及二级结构,探讨他们的进化关系.方法 提取广西扇棘单睾吸虫DNA,PCR扩增并测定5.8S rDNA序列;登录GenBank获取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5.8S rDNA序列.应用相关软件将5.8S rDNA基因转换成5.8S rRNA.采用Zuker算法,构建5.8S rRNA分子二级结构;计算3种吸虫间的遗传距离和同源性,分析5.8S rRNA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特征.结果 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分子序列比较显示第81、83、84、129和143位共5个碱基发生变异,这些突变碱基均位于5.8S rRNA分子二级结构未配对碱基区,未引起5.8S rRNA二级结构的明显变化;与钩棘单睾吸虫比较,显示第13、27、49、66、99、152、157位共7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3个碱基发生在配对区,4个替代发生在未配对区,碱基变异引起两种吸虫5.8S rRNA二级结构的明显不同;广西扇棘单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31和0.044,同源性分别为96.9%和95.6%.结论 广西人体扇棘单睾吸虫5.8S rRNA序列与扇棘单睾吸虫高度同源,二级结构无明显不同,与钩棘单睾吸虫同源性较低,二级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淮南地区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淡水螺和淡水鱼虾)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直接压片法检查淡水螺体内的华支睾吸虫尾蚴;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查淡水鱼虾体内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 淡水螺的感染率为0.25%,淡水鱼的感染率为16.94%,淡水虾的感染率为5.83%。结论 在淮南地区淡水鱼虾中检测到华支睾吸虫囊尾蚴,提示淮南地区人群有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我省确定的人体寄生虫达49种;原虫17种,吸虫11种,线虫16种,绦虫5种,还有医学昆虫9种,复盖于全省各地的寄生虫有17种,少/罕见的寄生虫13种,其中肾膨结线虫,铁线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系国内首次报导,小杆属线虫,横川后殖吸虫、异形异形吸虫和猫后睾吸虫均为省内新记录,各地区虫种差异明显,以鄂东南为最多,达37种;鄂东北最少,仅26种,常见寄生虫遍布全省各地,少见寄生虫散在感染,呈点片状分布,全省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1997年8月我站与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随机抽取潮安县官塘镇居民954名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调查。查出寄生虫17种,总感染率63-4%。现报告如下:1 方法每份检材同时用4种方法进行检查:卢戈氏碘液涂片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试管滤纸培养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稀便)。2 结果2-1 虫种及阳性率共查到寄生虫17种。其中线虫7种(蛔虫、鞭虫、蛲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毛圆线虫、缩小三齿线虫)、吸虫3种(华枝睾吸虫、姜片虫、棘口科吸虫)、原虫4种(溶组织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淮河水系淮南地区尾蚴性皮炎感染状况。方法 对淮河水系沿岸部分村镇居民采用横断面调查以确定尾蚴性皮炎的感染情况;现场采集耳萝卜螺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其感染雏鸭,以被感染雏鸭分离虫卵、成虫。结果 淮河水系存在尾蚴性皮炎,人群感染率为61.33%,与性别,下水次数无关。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中间宿主为耳萝卜螺,螺的尾蚴平均感染率为0.21%。结论 淮河水系有尾蚴性皮炎流行,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