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1982年6月~1990年2月,意大利米兰肿瘤医院共有147例患何杰金氏病但无巨大淋巴结肿大、肺门受累和结外病变的Ⅰ_A-Ⅱ_A期病人,采用大野照射的单纯放疗。通过对这组病人的研究,评价情况较好的何杰金氏病患者单纯放疗的远期效果。病人中72例为Ⅰ期(49%),75例为Ⅱ期(51%)。2/3以上的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下,中位年龄30岁。组织分型以结节硬化型为主,占总数的66%。膈上淋巴结受累者142  相似文献   

2.
何杰金氏病的予后取决于它的组织学类型,因此,区分病理类型有重要的治疗意义。骨髓或骨皮质受累时,不拘细胞类型表示疾病已至第四期。作者于1977~1978年复习了175例经活检证实的何杰金氏病的X线片,其中36例(21%)有骨破坏:28例经活检或尸检证实,8例由X线和临床证据联合提出诊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从6岁至66岁。何杰金氏病的分类和予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型予后好;混合细胞型予后尚可,淋巴细胞减削型予后不好。何杰金氏病骨骼受累的分布:中枢骨病变46(77%),四肢骨病变14(23%)。何杰金氏病骨受累和组织学分类的关系:予后好的(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型)142例中仅15例(11%)有骨破坏的X线证据,相反,予后尚可或不好的(淋巴细胞减削型和混合细胞型)33例中21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CT上脾多发低密度结节的发病率、CT表现和临床表现及诊断的相关性,作者复习了曾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8764例患者资料,其中45例(0.5%)CT上有多发低密度结节(≥5个),男23例,女22例,年龄18~84岁。 结果,45例中11例为淋巴瘤(n=10)或白血病(n=1)侵犯脾脏,其中6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何杰金氏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例有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n=6),乏力/不适(n=6),  相似文献   

4.
将随访观察存活5年以上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2例(占同期住院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12.86%)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分析 (一)性别和年龄 男14例,女8例。年龄9~61岁,其中20~59岁18例。 (二)首发症状 表浅淋巴结肿大14例,(其中颈淋巴结5例),咽痛3例,鼻衄、鼻阻  相似文献   

5.
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胸内淋巴结、肺、胸膜、心包、胸部骨骼均有其一定的X线表现。本文搜集我院1975—1986年经病理确诊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07例(何杰金氏病3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76例),其中具有胸部X线改变者5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了5年来确诊为淋巴瘤的44例病人。女12例,男32例,年龄6个月~19岁。9例何杰金氏病,35例非何杰金氏病,均无肾脏疾病的临床症状。检查发现39例病人的US与CT表现相似(36例正常,3例肾脏不典型肿块)。5例非何杰金氏病CT增强扫描显示肾脏有低密度结节,而在US检查时2例正常,2例肾脏增大,1例显示弧立的低回声结节(该例在CT上为两侧多发性结节)。所有CT检查均用团注法推注60%泛影葡胺或碘苯六醇,剂量为2ml/kg。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2年内用相同的方法分析了25例未经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胸腹部肿大淋巴结的CT增强前后形态特点及CT值。男16例,女9例,年龄20~81岁,平均55岁。经组织学诊断为非何杰金氏病18例,何杰金氏病7例。所有患者在口服750ml稀释碘对比剂45min后先行胸、腹及盆腔CT平扫,再经静脉推注(40~60s以上)100ml碘海醇(350mgI/ml)后分别于第1、2、5及10min行增强扫描,由此分析增强前后单个最大淋巴结或淋巴结团的CT值及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8.
报告43例何杰金氏淋巴瘤(HD)及56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治疗后,~(67)Ga闪烁显像及CT扫描的阴性预测值(Pv-)及阳性预测值(Pv+)的对照结果.病例:99例淋巴瘤患者(男52例、女47例,平均年龄43岁),HD43例,NHL56例.全部患者均经病  相似文献   

9.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10个肿瘤放疗中心淋巴瘤协作组(AROLG)1969年1月~1988年12月单独放疗820例膈上淋巴结型早期何杰金氏病(EHD)的疗效,随诊2~22年。5年内失随69例,10年内失随131例,1例死于开腹术。中位年龄29岁(2~84岁),男437例,女383例,按Ann Arbor系统临床分期(CS)310例,I_A170例(55%),Ⅰ_B5例(2%),Ⅱ_A135例(43%)。剖腹探查病理分期(PS)510例,Ⅰ_A214例(42%),Ⅰ_B13例(3%),Ⅱ_A283例(55%)。疗前测ESR47%,胸片99%,骨髓徐片90%,胸/腹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8例(男29,女19,年龄2~80岁)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人经过54次胸部 CT 检查, 进行网顾性研究,来评价胸部 CT 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处理的作用。本组病例中,18例胸片未提示 NHL,而 CT 扫描显示5例有异常,考虑为NHL(28%);11例胸片可疑者,5例经 CT 证实为 NHL(45%),6例除外 NHL(55%);胸片符合 NHL 的25例中,23例证实其所见(92%),并且这25例中均有新的  相似文献   

11.
41名患者,其中何杰金氏病1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3例;此外有淋巴结肿大的可疑病例5人。疑治疗后复发的淋巴瘤2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何杰金氏病长期生存成为可能。由于本病发生的频率较少,故应用影像评价和观察的报道不多。作者对12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何杰金氏病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CT和MRI检查,就其胸部所见及其实用性进行了研究。男9例,女3例,年龄17~78岁,平均36岁。其组织型中,结节硬  相似文献   

13.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FDG-PET)显像在肿瘤学中已用于测量局部葡萄糖代谢,恶性肿瘤FDG呈高代谢状态.研究FDG-PET显像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并与~(67)Ga显像结果比较.一、方法:头颈部恶性淋巴瘤21例,37~86岁,女5例,其中何杰金氏病(HD)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D)19例.化疗或放疗后随访6个月.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合并胸部病变较多,国内报告约1/3累及胸腔,何杰金氏病约67%侵犯胸部。进一步认识恶性淋巴瘤胸部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国内有报告将颈部淋巴结肿大合并胸水的患者误诊为肺癌。为此我们对住院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淋巴瘤合并胸部病变者作一临床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66例恶性淋巴瘤男性6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8.8岁(14~72岁)。15例伴胸部病变者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30岁(14~43岁),原发于纵隔者4例,其余11例首先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在发病后40天~15月(平均10.5月)出现胸部症状。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70例晚期(Ⅲ_B29例,Ⅲ_(EB)6例,Ⅳ35例)何杰金氏病(HD)病人采用改进的综合化疗与放疗。中位年龄35岁(15~69),<40岁48例,≥40岁22例。96%有“B”症状。87%纵隔受侵,MT比≥0.33占7%,单侧或双侧肺门受侵40%。50%为播散性淋巴结受侵,膈上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侵43%。一个部位结外受侵31例,≥2个者10例。ESR<4011例,≥4059例。6例Ⅲ_(EB)邻近结外受侵(肺2例、骨2例、皮肤1例,胸壁1  相似文献   

16.
骨髓移植已成为可能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过程中需要在供体采集大容量骨髓,我院1982~1991年共进行了30例大容量采髓术,现将配合方法、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包括自体供髓者21例,异体供髓者9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9岁(15~50).30例中何杰金氏病12例、非何杰金氏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肺癌1例.  相似文献   

17.
何杰金氏病在病程过程中可出现肺部浸润,文献报告肺部漫润的发生率为15—14%。但肺部浸润的X线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我们收集三例报导如下。例一:男,31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一年余,腹部肿块6个月。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何杰金氏病(肉芽肿型)曾用环磷酰胺4800毫克,更生霉素3600毫克,全身浅表淋巴结明显缩小,因白血球总数降至2000/立方毫米,转来我院。入院时体检:浅表淋巴结:左下颈部可扪及4个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发现正常人淋巴细胞中糖原较少,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与淋巴肉瘤患者的淋巴细胞中糖原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我们自1963年对何杰金氏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糖原含量作了一些观察,并与正常人、血液病人和其它系统疾病患者的淋巴细胞糖原含量作了比较,以探索它在诊断及治疗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首次对周围淋巴结内出现小动脉征象进行了观察。对57例患者可触及的淋巴结包括颈部、腹股沟区及腋区的淋巴结进行了仔细的超声探查,并做了相应的组织形态学研究。其中包括恶性淋巴瘤36例、转移瘤性9例和良性淋巴结炎12例(非特异性炎症8例、结核性2例、弓浆虫病1例和克霉白氏杆菌感染1例)。受检淋巴结大小6-66mm。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2-49mm;何杰金氏病10-66mm;癌转移性11-41mm;淋巴结炎6-58mm。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属恶性肿瘤,主要用化放疗,但一般治疗研究未包括70岁以上者,因老年患者毒副反应严重。作者报道了1981~1987年治疗的67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中98例(15%)≥70岁者的经验,特别注重严重并发症的分析。凡曾化疗或放疗或曾有过蕈样霉菌病或浆细胞瘤者均除外。所有活检材料根据Working Formulation和Kiel分类法分类,分期按Ann Arbor法。61例单纯作骨髓活检,3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