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胆红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胆汁、唾液中 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进行测定 ,旨在探讨内源性β G活性变化与胆红素结石的关系[1 3] 。一、对象与方法1.血清标本 :胆红素结石患者 2 5人 ,胆固醇结石患者 18人 ,平均年龄37.6岁。均取术前及术后 1周空腹静脉血 4ml,分离血清 ,保存在 - 40℃备用。为减少误差 ,取相近日期健康献血员 32人血清为健康对照组血清 ,同时测定 β G活性。2 .胆汁标本 :45例胆汁细菌培养阴性的胆石症患者术中胆囊和 (或 )胆总管胆汁 ,其中胆红素结石患者 31例 ,胆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病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胆固醇结石病形成的因素,为临床研究应用提供新的理论水平,指导以及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及综述,以阐述当前有关胆固醇结石病研究动态。结果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异常、胆囊中细菌、病毒的感染及胆固醇结石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胆固醇结石病的形成是一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交互作用、错综复杂的病变过程;尽管已经有很多关于血脂及蛋白质与胆固醇结石的相关性研究,也有很多的研究采用基因移植、基因敲除等基因研究,但对于胆固醇结石病在基因检测、诊断和治疗上的方法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过去胆囊胆固醇结石成因的研究多在脂质代谢异常及成核与抗成核因子方面。乙型肝炎病毒对结石形成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扩增技术检测胆囊胆固醇结石核心乙肝病毒DNA ,从分子水平研究乙肝病毒是否在胆囊胆固醇结石核心中存在 ,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 1997年 8~ 10月经血液HBV抗原及抗体检测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按剖面法判断为Ⅰ型[1] ,含胆固醇 90 % ) 2 1份 ,本组男 1例 ,女 2 0例 ,年龄…  相似文献   

4.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细胞MRP2基因表达的半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近研究表明,多药耐药蛋白2 (multidrugresistancepro tein 2 ,MRP2 )与胆盐的分泌有关[1 ]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中MRP2基因的表达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 .材料: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0 0 1年1 0月至2 0 0 2年1 0月间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肝组织1 4例,收集的标本均为术中肝穿刺所得,并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4 5岁。另收集同期正常人肝组织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 0岁,标本来自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破碎肝组织或行部分肝切除术而得(经术中探察或病理证实无胆囊胆固醇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小鼠SCP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进一步研究SCP2基因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方法 (1)两步PCR法合成针对小鼠SCP2基因shRNA,并连接到质粒PDC312上;(2)采用AdMax TM Adenoviru5 Vector系统包装病毒,CsCl法纯化病毒、TCID50法测定滴度;(3)Western印迹检测SCP2蛋白验证重组腺病毒沉默效果,RT-PCR检测重组腺病毒在小鼠hepa-1~6细胞中SCP2、HMGCR、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1)腺病毒载体Adsh1RNA和Adsh2RNA对SCP2均有抑制作用,在SCP2mRNA水平,与AdsshRNA组比较,Adsh1RNA tD1=9.056,P<0.05,Adsh2RNA tD2=7.77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水平与mRNA一致;(2)SCP2基因低表达时,CYP7A1 mRNA表达升高,t=10.68,P<0.05,HMGCR mRNA表达下降,t=1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SCP2基因的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SCP2低表达时可能影响HMGCoA还原酶和CYP7-α1羟化酶的活性,导致胆固醇代谢的变化,从而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胆石症系胆道系统结石形成及其所引发的感染、狭窄、梗阻等疾病,可引发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近年随着我国代谢综合征病人和肥胖人群不断增多,胆石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胆道微生物群的研究结果为胆石症防治提供了调整菌群的新思路.雌激素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胆石症的发生.分子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zetimibe(Eze)对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chow)组、成石饲料喂养(LD)组和成石饲料加Eze组[Eze 5 mg/(kg·d)灌胃]。饲养8周后收集血清、肝脏、小肠和胆囊。观察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形成情况。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胆汁成分、肝组织胆固醇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肝脏和小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chow组小鼠胆囊内未发现结石形成。LD组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率为100%。Eze组完全无结石形成。Eze组小鼠小肠胆固醇吸收率(9.29%±4.32%),较LD组(58.62%±3.10%)和chow组(56.42%±2.67%)均显著降低(P<0.01)。LD组血清胆固醇[(4.99±0.50) mmol/L]和肝组织胆固醇含量[(22.92±2.39) mg/g]均较chow组[(2.87±0.06) mmol/L和(2.45±0.08) mg/g]显著增加(P<0.05)。Eze组血清胆固醇[(1.11±0.10) mmol/L]和肝组织胆固醇含量[(2.70±0.07) mg/g]均较LD组显著降低(P<0.05)。LD组小鼠胆汁胆固醇含量[LD组(10.87±1.46) mmol/L比chow组(3.67±0.58) mmol/L]和胆固醇饱和指数[LD组(1.42±0.19)比chow组(0.59±0.02)]显著增加。Eze组胆汁胆固醇含量[(2.72±0.29) mmol/L]和胆固醇饱和指数(0.57±0.07)均较LD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Eze抑制小肠胆固醇肠道摄取,具有预防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族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散发性胆固醇结石结石患者和非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基因的表达情况和血脂变化.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28例具有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30例散发性结石患者和32例非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采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其血脂改变.结果: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结石患者SCP2蛋白表达水平较非结石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SCP2蛋白水平较散发性结石患者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各组间血脂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蛋白水平升高,SCP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SCP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则可能在遗传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胆管癌的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不断升高,十万人中的发病率由0.32升至0.85[1],对胆管癌发病原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探讨中,肝内胆管结石、胆汁性肝硬化、胆管囊肿、Caroli’s病、肝吸虫病等均为致癌因素,其中以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2]。,流行病学统计国外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中的比率为1.3%,结石相关性胆管癌占胆管癌中的比率为2%~  相似文献   

10.
胆道感染时细菌繁殖产生大量外源性 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 ,将水溶性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水溶性游离胆红素 ,后者与钙质结合形成胆红素结石的细菌酶解学说已被公认[1,2 ]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组织细胞自身产生的内源性 β G与胆红素结石的形成也有关[3~ 5] 。本研究采用ELISA法对胆红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唾液中内源性 β G进行测定 ,旨在探讨内源性 β G活性变化与胆红素结石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  抽取 45例胆汁细菌培养阴性的胆石症患者术中胆囊和 /或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胆总管胆汁 5ml,其中胆红素结石患者3 1例 …  相似文献   

11.
黄燕  陈盼盼  冯贤松  陈庆 《腹部外科》2010,23(4):234-235
目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胆石类型患病率的变化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70年1月至1979年12月年间200例胆石症手术病人和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间200例胆石症手术病人胆石类型、患病率的变化。结果 20世纪70年代胆石类型以胆色素结石为主(49.6%),胆道寄生虫病、胆囊与胆道感染、肝硬化、低蛋白低脂饮食是其危险因素(OR1);21世纪胆石类型以胆固醇结石为主(67.0%),血清胆固醇浓度偏高、高糖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26kg/m2、患糖尿病是其危险因素(OR1)。结论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胆石类型从胆色素结石为主变为胆固醇结石为主,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肝内分支胆管内的结石,伴或不伴有肝外胆管结石。按照结石的成分可以分为胆红素钙结石、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1]。本病好发于东亚和拉丁美洲,欧美国家少见,其发病率呈现出巨大的地理差异,对于该病成因的研究多来源于国内文献,目前认为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菌感染、胆道微环境改变、寄生虫感染、胆道解剖性因素、胆汁代谢缺陷、人种因素等[2]。本文探讨本病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以期理解其发  相似文献   

13.
胆石症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围绕胆石症的病因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更新,指出胆固醇结石性疾病和胆红素结石性疾病属于代谢相关性疾病,并与肠道菌群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肠道菌群生态状况及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胆汁中胆固醇的过多分泌伴随肝细胞浆内胆固醇的浓度显著增高是形成胆固醇结石的关键因素,其中固醇携带蛋白2(SCP2)是影响肝细胞中游离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本实验旨在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小鼠SCP2基因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胆囊结石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长期以来 ,许多学者致力于胆固醇性结石发病机理的研究。胆固醇性结石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其发病机理的主要方面是胆汁胆固醇分泌增加导致的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升高。近年来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 ,基因研究有可能成为揭示胆石发病机理的一个突破点。本文就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1 致石基因遗传流行病学和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 ,基因因素对胆囊结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胆石病的遗传模式可能是多基因参与。1.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GS)小鼠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核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及其调控基因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表达。方法:雌性C57BL/6小鼠40只,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予以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喂养10周后处死。病理切片检查小鼠胆囊壁细胞组织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及CYP7A1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脏上述基因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胆结石小鼠胆囊壁细胞呈现炎性改变。胆石组小鼠LRH-1 m 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CYP7A1 m 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啮齿动物肝脏LRH-1和CYP7A1的表达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可能共同在小鼠胆结石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SCP2基因腺病毒载体,研究其与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1)利用RT-PCR技术克隆小鼠SCP2基因,在其上游接入白蛋白(ALB)启动子,下游连接绿色荧光报告基因(EGFP),构建穿梭质粒pDC312-ALB-SCP2-IRES2-EGFP;(2)采用Ad Max TM Adenoviru5 Vector系统包装病毒,CsCl法纯化病毒、TCID50法测定滴度;(3)重组腺病毒感染小鼠hepa-1-6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C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SCP2基因腺病毒载体;当SCP2基因过表达时,CYP7a1基因表达下调,(t=3.97,P<0.05)HMGCR基因基因表达上调,(t=3.23,P<0.05)。结论:当SCP2基因过表达时引起HMGCR、CYP7a1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提示SCP2基因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和胆汁酸的代谢而参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CYP7A1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散发性胆固醇结石患者和非结石患者肝组织CYP7A1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及其与胆汁成石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28例具有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30例散发性结石患者和32例非结石患者肝组织CYP7A1 mRNA的表达变化;并采用生物化学技术行胆汁脂质分析,计算成石指数.结果: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胆固醇结石组CYP7A1 mRNA表达水平较非胆固醇结石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在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胆固醇结石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各组肝组织CYP7A1 mRNA表达与胆汁成石指数(LI)呈负相关.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CYP7A1 mRNA水平降低,因而CYP7A1 mRNA表达下调可能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CYP7A1是决定胆汁成石性和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的一个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具有家族性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非家族性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非结石病人肝组织SCP2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28例具有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30例非家族性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32例非胆固醇结石病人肝组织SCP2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三组病人肝组织中SCP2蛋白含量变化;并采用生化技术行胆汁脂质分析,计算成石指数.结果 家族遗传性和非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组SCP2 mRNA表达水平较非胆固醇结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SCp2 mRNA表达水平较非家族性胆固醇结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SCP2蛋白水平的变化与SCP2mRNA变化一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组织SCP2 mRNA表达水平升高,SCP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SCP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则可能在遗传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结石系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多因素参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遗传基因因素在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Ca2+代谢、尿抗结石成分异常及肾小管上皮保护机制三个方面介绍了尿钙性结石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