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昌红  孙龙  陆寒  王勤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70-1573
目的了解开封市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实现2010年消除麻疹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开封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麻疹流行趋势呈周期性,每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经历了2005年发病高峰,2006年达到了发病低位,于2007年开始回升,2008年达到了发病率的新高。2009年后发病率降低,于2010年创历年新低。麻疹病例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主要集中在尉氏县、杞县及开封县。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6月;属小年龄发病模式,﹤1岁儿童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其病例构成在29.39%~54.29%之间;病例中有75%的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史,19%仅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结论在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注重对往年疫情数据收集、分析,寻找流行规律,于发病高峰来临前实施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扩大适龄儿童年龄段,及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采取针对不同人群实施补充接种(如育龄妇女、孕前妇女等)等综合防制措施,为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日照市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071/10万,初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2005—2010年均以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年龄别发病率以1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麻疹病例主要为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3起,其中2起暴发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日照市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高质量的强化免疫(SIA)和查漏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应继续保持和巩固高水平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做好暴发疫情的预警与控制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87,自引:6,他引:87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防控)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5年麻疹疫情回升,报告发病率为9.50/10万,2006年(1~6月,下同)总体发病水平低于2005年同期。2004年以前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较高,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麻疹发病率上升明显,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相对下降。<15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分别占2004、2005、2006年总病例数的83.90%、70.33%、66.81%,呈逐年减少趋势,但≤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54%上升到2006年21.15%。2005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7%,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和大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贵州省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加强MV常规免疫,防控麻疹爆发;高发省份在适当时候开展MV强化免疫;针对近年麻疹一些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变化,开展防控和消除麻疹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孙龙  黄昌红  陆寒  王勤  李梦秋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24-1926
目的了解开封市2006—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措施。方法对2006—2009年开封市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年间麻疹流行趋势经历了2005年发病高峰至2006年达到了发病新低,于2007年开始回升,2008年达到了发病率的新高。麻疹病例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以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主要集中在尉氏县、杞县、开封县和兰考县。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4—6月;属小年龄发病模式,1岁儿童为麻疹高发年龄段,其病例构成在29.39%~38.28%之间;病例中有75%的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史,19%仅接种1剂麻疹疫苗。结论该市在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应扩大适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采取针对不同人群实施补充接种(如育龄妇女、孕前妇女等)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九江市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预防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3年基本形成一次发病高峰,全市2005年疫情回升,报告发病率为8.989/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6月,麻疹发病呈高度分散和高度聚集状态,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结论进一步加强麻疹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盱眙县2005—201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6年盱眙县麻疹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盱眙县2005—2016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5/10万。1-6月为高发季节,4月为发病高峰。男性88例,女性65例,男女比为1.35∶1。发病年龄最小2月龄,最大53岁。≥20岁组占41.18%,1~9岁组占24.84%,10~19岁组占16.99%,<1岁组占16.99%,其中≤8月龄儿童占<1岁组的73.08%。有免疫史占8.50%,无免疫史占20.92%,免疫史不详占70.59%。结论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及复种,及20岁以上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同时积极探索≤8月龄儿童的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洪鸣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68-4270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进区2001~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武进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 723例,2005年发病率39.44/10万,达20年来最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4~5月,其他季节时有麻疹暴发;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双向移位”现象,<2岁儿童和≥20岁成人麻疹病例合计占总病例数68.13%;未免疫的占85.72% (1 477/1 723);麻疹抗体总阳性率93.11%,但0岁组只有62.00%.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是防控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忻州市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年忻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忻州市2005年麻疹发病率9.37/10万,在当年全市强化免疫后,2006、2007年麻疹发病率维持在5/10万以下,2008年报告发病率为8.57/10万。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32%,所占比例较2007年(77.70%)升高,其中〈8月和7~14岁组有所上升,8~11月和1~6岁组有所下降。结论在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MV)强化免疫后应切实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同时应提高MV 1剂及时接种率。提高易感人群MV免疫覆盖率,降低人群易感性是控制麻疹的首要措施,加强麻疹监测,适时开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拉萨市麻疹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拉萨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4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7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2—7月,发病数占总数的78.77%;病例中86.43%为<15岁的散居儿童及学生,6.13%为≤8月龄婴儿;全市8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城关区居首位,占54.70%;本地户籍占发病总数的95.73%。结论拉萨市麻疹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努力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及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甘井子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5-2009年甘井子区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甘井子区共报告麻疹病例62例,年均发病率为1.21/10万.发病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4~6月;流动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的地区发病率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工人为...  相似文献   

11.
刘卫民  何梅英  马茂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83-1485
目的 分析罗湖区1990-2011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罗湖区1990-2011年的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11年全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408例,其中非户籍人口发病占90.62%;从2005年开始呈高发态势,于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位,通过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等综合措施,2011年降到历史低位,为0.11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低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中,呈“双相移位”现象;病例中无免疫史占26.99%,免疫史不详占59.02%,以散发为主,爆发疫情罹患人数占总病例数的5.97%;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辖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为国内已有的流行株,全部为H1基因型.结论 通过综合的防控策略,采取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的措施,争取政府多部门的参与,在区域内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是可以预见的.为实现消除目标,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管理,通过调整免疫策略、加强院感控制、开展成人免疫和育龄期女性疫苗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有效处置疫点等措施,有效控制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12.
张文彬  朱永泉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84-1186
[目的]掌握齐河县当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流行因素,评价麻疹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的"三间分布"理论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2008年1~6月份麻疹病例进行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的特点分析,对麻疹疫苗免疫史与发病的关系进行探讨,对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医院感染控制、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我县2008年1~6月,麻疹罹患率32.76/10万。1~3月份病例占82.50%,其中3月份占45.00%。200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含县直)的118个行政村和城区的44个单位,乡镇波及率100.00%;行政村(单位)波及率14.77%(162/1 097)。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县直城区、晏城镇、潘店镇、祝阿镇4个乡镇级行政区,病例数占67.00%,其中县直城区和晏城镇病例数占49.50%(99/200)。发病人群以9月龄至6岁学龄前儿童(占30.50%)和19岁以上成人(占38.00%)为主。[结论]麻疹疫苗接种不及时和全程接种率低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乡村卫生室、城区门诊部等就诊病人的交叉感染和城区流动人口的难以管理,是导致麻疹疫情广泛散发的主要因素。麻疹疫苗应急免疫接种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麻疹控制措施。方法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脏测信息专报系统,对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麻疹发病率开始下降,报告麻疹病例1 456例,发病率为6.03/10万,15岁人群发病数占48.21%,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25.34%。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开展全区强化免疫活动,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郭廷敏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1,(12):1173-1174,1177
[目的]分析聊城市2005~201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聊城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192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29/10万、3.40/10万、2.29/10万、13.79/10万、2.53/10万、9.31/10万,年均发病率为5.62/10万。年均发病率,东昌府区为12.65/10万,临清市为7.96/10万,冠县为4.05/10万,莘县为3.93/10万,茌平县为3.84/10万,高唐县为3.39/10万,东阿县为2.38/10万,阳谷县为2.02/10万;男性为6.86/10万,女性为4.39/10万(P〈0.01);〈1岁为138.88/10万,1~4岁为23.84/10万,5~14岁为5.39/10万,≥15岁为1.76/10万(P〈0.01)。1928例病人中,4~6月发病的占47.82%;〈1岁的占40.45%,15~39岁的占25.16%;散居儿童占59.02%,农民占15.61%,学生占9.08%,托幼儿童占8.40%,工人占2.70%,其他占5.19%。统计1519例病人,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27.39%。[结论]2005~2010年聊城市麻疹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聊城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聊城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1 92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29/10万、3.40/10万、2.29/10万、13.79/10万、2.53/10万、9.31/10万,年均发病率为5.62/10万。年均发病率,东昌府区为12.65/10万,临清市为7.96/10万,冠县为4.05/10万,莘县为3.93/10万,茌平县为3.84/10万,高唐县为3.39/10万,东阿县为2.38/10万,阳谷县为2.02/10万;男性为6.86/10万,女性为4.39/10万(P<0.01);<1岁为138.88/10万,1~4岁为23.84/10万,5~14岁为5.39/10万,≥15岁为1.76/10万(P<0.01)。1 928例病人中,4~6月发病的占47.82%;<1岁的占40.45%,15~39岁的占25.16%;散居儿童占59.02%,农民占15.61%,学生占9.08%,托幼儿童占8.40%,工人占2.70%,其他占5.19%。统计1 519例病人,有明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麻疹流行规律,掌握疫情动态,为天水市贯彻落实《甘肃省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7—2012年)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天水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每年均有麻疹病例发生,0~10岁儿童病例数最多,为17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8.7%。3~7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共有397例疑似病例,占总疑似病例数的81.2%。结论 0~10岁儿童发病率高,发病高峰在3~5月份,成为近几年麻疹流行的趋势,应加强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及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发病496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11.41/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7.4倍,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6;发病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散居儿童,工人、农民、民工和学生;2~5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7.62%;发病年龄呈双峰性,<2岁和20~34岁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1.17%和38.91%。结论北京市昌平区控制麻疹重点应以流动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东莞市长安镇2004-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评价消除麻疹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长安镇2004-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71例,2004年发病率最高,为39.59/10万,2010年最低,为0.4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份,占总病例数的80.54%;以8月~6岁组发病数最多,占48.12%,其次为15~30岁组病例,占31.13%;散居儿童发病最常见,占56.55%,其次为工人、民工,占29.44%;流动人口发病所占比重高达97.92%;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43.24%和37.84%。结论流动人口是长安镇麻疹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消除麻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