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行院外急救,到院内后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84.4%,死亡率15.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科学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急诊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0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并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龚敏娜 《现代养生》2014,(4):236-236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分析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选取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40例(88.89%),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抢救失败5例(11.1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院前急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在笔者所在医院抢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护理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44例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2例,死亡率4.3%。结论: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论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溶栓护理。结果: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抢救,做好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的医护抢救和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诊科收治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共有66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治愈率94.3%。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加强心理和身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2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结果:在25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经过积极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有16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6%。结论: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临床上通过早确诊,早治疗,积极抢救,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摆脱痛苦,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8.
关家凤 《现代保健》2013,(6):145-146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提高出诊和急诊救护的能力,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1月本科收治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2例死于心跳骤停,2例因心衰死亡.108例患者安全送至病房进一步治疗,未发生意外,有1例患者在送到住院部后过床时突发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患者良好的配合,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急诊的急救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很重要很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的护理及用药观察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急诊护理后,139例患者中92例转入内科继续治疗,28例转入CCU治疗,15例转入ICU治疗,4例因病情较重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12%。结论重视心肌梗死急救流程,可快速有效实施抢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挽救病人生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胡孔萍 《时尚育儿》2016,(2):183-183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有效提高急诊急救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对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在采取了急诊急救措施后,有106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2例病情无法控制抢救死亡,成功率为98.1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不采用其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2%、0.00%,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78%、1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且24小时后测血浆BNP浓度,1周后检查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个月,观察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浆BNP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且血浆BNP高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2)。结论血浆脑钠素浓度反映了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左室功能越差,脑钠素的水平越高,且脑钠素可作为心血管病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怀化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该地区院前急救特点,以指导本地区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建设。 方法从怀化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13年9月21日至2016年9月20日有完整记录的12 744例院前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性7033例,女性5711例,年龄为1个月~ 94岁,平均年龄(51.8±22.6)岁。具体分析不同治疗结局[院前急救非死亡、院前急救死亡(进一步细分为院前急救心脏性死亡和院前急救非心脏性死亡)]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季度性分布、疾病类型、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疾病类型的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结果(1)院前死亡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大于院前非死亡组(P<0.01或P<0.05);院前心脏性猝死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调度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达时间、返回时间、出差总时间和急救半径大于院前急救非心脏性猝死组,且现场时间明显小于院前急救非心脏性猝死组(P<0.01或P<0.05)。(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及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1季度为最多。(3)在12744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居首位,占32.99%(4 204/12 744),且以21~50岁最多(其中交通事故又是创伤类最常见的原因);同为高发疾病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类则以≥51岁的中老年患者最多,中毒类以21~50岁的青壮年患者最多(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是中毒类最常见的原因,占中毒类的76.52%)。(4)在657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中,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居第一、五位,均以21~50岁最多;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疾病分别居第二、三、四、六位,均以≥51岁中老年患者为最多;进一步分析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院前急救患者又以循环系统类疾病为最多的。(5)男性院前急救总例数、总死亡例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例数均明显高于女性。(6)院前急救死亡患者数占院前急救总例数的5.16%(657/12 744);其中院前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急救总例数的1.11%(141/12 744),占院前死亡患者数的21.46%(141/657)。 结论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是近年怀化市院前急救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且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则是中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和致死的主要疾病类型。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合理配制急救调度点设置,对存在心脏性猝死证据或危险因素的患者提高警惕,针对特定时节、病种和人群制定预防和应对预案,促进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群众化普及,注重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群众对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能力等针对性举措,都将有利于降低该地区院前急救的发生率、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性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反复出现的心功能衰竭,增加了患者住院的频率和死亡风险,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传统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护理措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只有更加多元化医疗服务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及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降支植入支架术后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平稳转回病房。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急,护理难度大,细致有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及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其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动服务在离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树立感动服务的理念,制定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在活动开展前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感动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感动率明显上升。结论在护理中实施感动服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效地减少了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实现了医患双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六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心脏动脉斑块的形成,导致心肌血流量减少,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常见的症状是胸痛或不适,可能蔓延到肩部、手臂、背部和颈部.近年来我国患有冠心病的人数较多,常发于年龄>40岁的男性群体,并且受到社会压力、不健康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因素影响,导致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上的特点与预防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该院从2007年5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分析其临床上的特点,进而采取积极地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临床实践上的指导,并对照同期没有进行干预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这100例老年心血管病人在进行多项性综合干预的措施后,其临床上的表现,如血压值、心情状况、睡眠状况等方面都要好于干预前的指标(P<0.05)。结论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一些临床上的症状以及忧郁狂躁的情绪,这样能偶从增强免疫力、预防猝死、心律失常以及心脏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168例行急诊PTCA的AMI患者术中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心电监护、预防并发症等护理。结果急诊PTCA术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术后血管出血等并发症比择期手术高,病人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有焦虑、恐惧心理。结论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心电监护、预防出血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决定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