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尽快适应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理清职能调整后的监管思路。方法对章丘市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抽查和典型分析。结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法律意识淡薄,实际持证率低,隐患多,监管资源不足,难度大。结论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镇(村)协管队伍,建立部门间协作联动机制,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强小餐饮整治。  相似文献   

2.
《口岸卫生控制》2010,(2):27-27
<正>2010年3月16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我国15日正式发布了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健康大视野》2012,(23):24-24
为了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和整体素质,河南省淅川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4.
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执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餐饮食品与卫生监督分开执法,餐饮食品与卫生监督合并执法。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执法形式的利弊,结合“瘦肉精”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建议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在短期内实行卫生监督一支队伍执法,建立多层协调机制。随着大部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应适时修改《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全过程实行一个部门监管,一支队伍综合执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风险来源:以餐饮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出发,以2001—2012年媒体披露的300起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地域、发生季节、食品种类、责任主体、发生原因5个方面,对餐饮业食品安全风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时间性特征,肉制品的质量、个体经营者和人员环境不卫生是主要的风险来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我国餐饮服务监管能力建设,加大餐饮行业风险关键点监管力度,完善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创新餐饮服务监管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贲智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4):392-394
目的对昆山市出口加工区推行食品安全相关资料备案承诺管理模式前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密切值法综合评价出口加工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质量,标化处理健康检查,监督覆盖率、餐饮具监测等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出口加工区推行食品安全相关资料备案承诺管理模式前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质量的变化。结果密切值C2010相似文献   

7.
小餐饮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开展小餐饮备案工作,承认了小餐饮的身份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小餐饮业主规范意识,提升自律意识。小餐饮业主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公众的社会监督意识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孙英彪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18-4819
为了加强对乡村流动餐饮服务大棚车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品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及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餐饮业"五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双辽市乡镇流动餐饮服务"大棚车"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乡镇流动餐饮服务"大棚车"已成为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小餐饮整规中的"小餐饮"是指符合餐饮服务"即时制作、即时消费"的基本特征、尚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包括小饮食店、小农家乐、小饮食摊群等各类小餐饮。本文结合小餐饮经营模式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展开探讨,提出小餐饮整规工作应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量化分级管理为依托,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扶优与治劣相结合,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创建餐饮示范,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宣传培训,创新监管机制等措施,建立小餐饮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促使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双辽市餐饮服务环节卫生监管工作职能划转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承担职能的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员也一并划转。法律实施和机构改革赋予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新的职责,带给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的机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餐饮服务监管从场所管理转变为健康产品管理,如何做好餐饮服务监管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为更好履行职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承接职能以来,我们通过部门走访、企业调查、日常监管等形式,对城区和农村餐饮服务行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餐饮业现状和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状况,并依此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浦镇以列入国家“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为契机,探索“一二三四五”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即通过每年至少有一项科研课题取得突破、督促餐饮单位向二大主体履行承诺、分三个层次培训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监管四查四看和推行五常法管理等工作,强化镇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针对“一二三四五”监管方法推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延伸量化分级管理范围和开展示范工程创建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是北京市卫生部门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北京市餐饮服务卫生现状推出的一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北京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各项任务,北京市卫生部门为以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为着眼点,深入开展专项整顿,大力强化日常监管,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餐检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食品检验机构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专家型高端人才和基层复合型人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仪器设备的匮乏,各级财政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投入较少,餐检认识的片面性,餐检在较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快速,准确可靠的目的。建议:制定工作程序和标准,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以期在短时间内消除各种隐患,达到食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餐饮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广大百姓的身体健康,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开展小餐饮行业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是需要各级基层监管部门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本区小餐饮行业监管机制、成效及问题的总结分析,提出小餐饮行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家的餐饮业都非常繁荣,被誉为"美食乐园"。与中国大陆相比,两地都较早地建立了一系列成熟高效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并且延用了数十年,对促进餐饮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两地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状况,以及分类检查、分级管理、餐饮违例记分、食品摊贩管理等几项监管制度,并针对完善中国大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提出建议。1餐饮监管状况1.1香港的餐饮监管状况香港的食品安全监管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  相似文献   

16.
了解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现状的评价及消费者对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情况的评价,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找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449名餐饮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消费者看来,朝阳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状总体处于一个中间状态(稍微偏好),既不很好也不差,存在问题,但可以解决,状况一般;消费者认为现阶段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食品质量问题、违法使用添加剂问题、餐具消毒问题等.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餐饮服务单位自身重视不够,监督部门监管处罚力度不够等.消费者认为改善食品安全现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应该从3方面入手:餐饮单位本身自律、主要部门加强监管、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自觉抵制不合格餐饮单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450户餐饮服务单位,对其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朝阳区内不同地域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状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规模、不同量化分级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状况之间均存在差异,量化等级愈高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状况愈趋于良好。结论我们需加强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重点对C级餐饮服务单位及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监管,提升C级单位软硬件设施,在巩固A、B级餐饮服务单位符合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A、B级数量,从而提高朝阳区整体餐饮业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某地餐饮服务监管质量,为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提高监管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综合评价某市2007—2012年餐饮服务监管效果资料。结果反映该市2007—2012年餐饮服务监管效果的综合指数RSR分别为0.5625、0.7396、0.5833、0.3750、0.5312和0.6250,其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的95%CI分别为36.45~60.73、47.18~71.46、37.66~61.94、25.62~49.90、34.65~58.93和40.10~64.38,除2008年与2010年和2011年、2012年与2010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33)外,其余两两年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333)。结论秩和比法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该市餐饮服务监管效果,为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提高监管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增加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过程的透明度,督促餐饮服务企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接受社会监督。方法在餐饮服务单位的主要食品加工场所和环节安装高清网络摄像机,通过传输系统,将视频图像展示到餐厅显示屏或采用透视玻璃墙等手段和方法 ,将从业人员的主要食品加工过程,展现给广大消费者。结果从业人员的规范操作行为和卫生指标合格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餐饮服务行业实施明厨亮灶工程,能有效增强企业的自律性,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资源的监管效能,改善餐饮服务行业的卫生面貌。  相似文献   

20.
陈志利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25-1727
目的探讨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新型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思路,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方法对比《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征求意见稿)和《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和优缺点。结果《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和《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各有优缺点,应当集二者所长制定新型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和经常性监督检查表。结论尽快出台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配套法规、规章制度,完善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检查用表、程序和方法,建立适应新时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的新型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