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检测香港海鸥形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根据香港海鸥形菌以16SrDNA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建立检测香港海鸥形菌荧光PCR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的评价。结果:检测体系灵敏度高,菌液的最低检出限可达40 CFU/反应体系;特异性好,对329株细菌的检测符合率达100%。结论:建立的实时PCR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中香港海鸥形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香港海鸥形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是Kwok-yung Yuen等2001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的食源性致腹泻病原菌,可引起社区性肠胃炎和旅行者腹泻等症状,症状表现与空肠弯曲菌感染相似,大部分病人出现水样腹泻,感染途径与食用鱼类食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香港海鸥形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LH)的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及淡水鱼类标本采样、运输、培养、分离及鉴定方法。方法:于2005年~2006年,采集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及淡水鱼类新鲜粪样,分别接种SS、XLD、CCDA、TCBS、MacConkey琼脂(MA)以及改良头孢哌酮MacConkey琼脂(CMA)等6种培养基,对典型的菌落,进行常规生化试验,凡氧化酶、触酶试验阳性以及三糖铁试验阴性的菌株,采用特异性PCR检测确诊。结果: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的LH检出率为0.53%(4/759);淡水鱼类草鱼、鲢鱼与鲈鱼的阳性率分别为9.30%、8.33%和5.88%。结论:本文建立的LH表型与基因型诊断技术适合于LH的诊断;当前LH缺乏血清学诊断,发展LH的PCR诊断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香港海鸥形菌,利用同源加尾系统 (Homo-Tag Assisted Non-Dimer,简称HAND)建立一种基于改良分子信标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和评价。方法根据香港海鸥形菌的基因保守序列16SrDNA基因设计探针和特异性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加上同源尾巴序列,减少或避免引物二聚体的形成,通过优化通用尾巴引物和特异性加尾引物的浓度与反应温度等PCR参数构建荧光PCR的反应体系。结果建立的基于HAND系统的改良分子信标PCR的检测体系引物二聚体明显减少,检出限达到20CFU/ml。结论建立的基于HAND系统的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能够应用于香港海鸥形菌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内地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是否存在香港海鸥形菌感染.方法于2005年8月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就医患者采集粪样,分别接种SS、XLD、CCDA、TCBS、MacConkey琼脂(MA)以及改良头孢哌酮MacConkey琼脂(CMA)等6种平皿,对分离到的可疑细菌进行常规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透射电镜(TEM)下形态观察及药敏试验.结果编号为242的标本,在CMA平皿上生长出无色、透明的微小菌落.该菌为革兰阴性,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素酶和精氨酸双脱氢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阴性,不发酵葡萄糖.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菌株242的基因序列长度为1413 bp,采用Blast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与文献报道的香港海鸥形菌同源值达100%.TEM下可见菌体两端有多根鞭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的21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表现为耐药.结论证实中国内地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存在香港海鸥形菌.有关该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疾病的致病地位与流行病学等特征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香港海鸥菌的短期和长期保存效果,以期建立该菌的简单、实用和经济的短期和长期保存方法。方法采用半固体石蜡封存法,磁珠菌种保存管、10%甘油、15%甘油肉汤和30%甘油肉汤等5种方法保存香港海鸥菌,其中,半固体石蜡封存法的保存温度为室温和4 ℃,其他方法均在-20 ℃和-80 ℃进行菌种保存。定期进行菌种复苏,采用活菌菌落计数比较不同方法的保存效果,观察期为12个月。结果半固体石蜡封存法在室温环境下保存的活菌数在6个月内呈缓慢下降趋势(活菌数的对数值下降幅度<1),但6个月以后活菌数急速下降且菌落变小,至第9个月时为0 CFU/mL;而4 ℃保存的第1个月活菌数下降幅度小,但到第3个月时活菌数为0 CFU/mL;在12个月内,磁株及3种不同甘油浓度保存的活菌数在-80 ℃下保持相对稳定,但-20 ℃下保存时间短、效果差。结论室温条件下的半固体石蜡封存法适合短期保存香港海鸥菌,而-80 ℃低温条件下的磁株或甘油适合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检验方法。方法:在水产品中添加香港海鸥型菌标准菌株菌液,按传统方法通过选择性增菌、选择性分离,对分离出典型菌落经纯化培养后进行生化鉴定。结果:采用本方法对20份模拟污染香港海鸥型菌水产品均检出香港海鸥形菌。结论:建立的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型菌检验方法简单,稳定重现性好,检测限为100 cfu/g,达到水产品中香港海鸥形菌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省淡水鱼中香港海鸥型菌的分布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含头孢哌酮32μg/ml的血平板进行分离,API20NE和VITEK GNI+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 429份鱼类样本中,检出8株香港海鸥型菌,总检出率为1.86%(8/429),其中草鱼的检出率为5.43%(5/92),鲤鱼为0.53%(1/189),鲫鱼为2.08%(2/96),其他淡水鱼未检出(0/52)。药敏结果显示8株香港海鸥型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克林霉素、甲硝唑耐药,对多粘菌素B、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环丙沙星、磺胺、氯霉素敏感。结论河北省淡水鱼存在香港海鸥型菌的污染并显示一定程度的耐药,应加强监测和预警,防止香港海鸥型菌病在河北省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淡水产品及水库香港海鸥菌污染的状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于2013年12月-2014年5月共采集广州市4家农贸市场3个不同品种淡水产品324份及6个水库水样6份,共计330份样本进行检测,检样接种改良头孢哌酮MacConkey 琼脂(CMA) 平板培养分离可疑菌株,经革兰染色、生化实验、特异性片段PCR 扩增进行香港海鸥菌的鉴定,并选取11株菌株进行测序.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324份淡水产品经细菌培养共检出香港海鸥菌53株,总阳性率为16.36%(53/324),其中香港海鸥菌在草鱼中阳性率为17.97%(46/256),虎纹蛙中阳性率为46.67%(7/15).采样6个水库中,仅于和龙水库检出1株香港海鸥菌.菌株测序结果与海鸥菌标准株 HKU1相应序列的一致性达98%~99%.分离株对一、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94.44%~98.15%,对利福平耐药率为70.37%.结论 广州市淡水产品及水库水源中可能存在香港海鸥菌污染且多数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利福平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宿主来源香港海鸥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分离自广东省淡水产品鱼和蛙肠道117株香港海鸥菌,5株病人粪便分离株为本实验室保存。采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PCR法扩增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类等9种耐药基因,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差异性比较。  结果  122株香港海鸥菌主要对利福平、头孢噻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6.9 %、78.6 %、48.7 %、30.8 %、18.9 %、18.0 %、14.5 %,多重耐药率达57.4%;对四环素耐药的22株菌中,tetAtetR检出率分别为72.7 %、68.2 %;对磺胺类耐药的36株菌中,sul1sul2检出率分别为86.1 %、50.0 %;鱼源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均高于蛙源株(P均 < 0.05),而蛙源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鱼源株(P均 < 0.05);蛙源株的sul1sul2,tetAtetRaac(6′)-ibereA等6种耐药基因携带率均高于鱼源株(P均 < 0.05);5株人源株耐药率较低,仅有1株表现为多重耐药。  结论  广东省淡水产品中香港海鸥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不同宿主来源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耐药模式。tetAtetRsul1sul2可能是该菌对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庆市1984-2002年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对59株O1群霍乱临床分离株(小川型20株,稻叶型39株)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NotI酶切基因组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重庆地区O1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痢特灵和链霉素的耐药严重,耐药率分别为28.81%(17/59)、61.02%(36/59)和30.51%(18/59),人群分离株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新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21株小川型和40株稻叶型O1群霍乱弧菌被分为13种PFGE型18个亚型,从患者分离到的59株O1群霍乱弧菌的相似性值约在88%~100%。结论未发现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明显改变,小川型和稻叶型的耐药性不同。重庆市O1群霍乱弧菌人群分离株同源性较高,可能为来自同一来源的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湘南悔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分子亚型的分布,为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湘南地区疑似硬下疳的标本52例,经TP polA PCR筛选后,阳性者用PCR扩增各标本中TP的arp和tpr基因.酶切tpr基因扩增产物.分析各TP菌株arp基因长度和tpr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分型:结果 TP polAPCR阳性者43例,可用于分型者38例,分为10个亚型,其中14d亚型为16例,其它亚型包括10d(2),12a(2),12g(1),13d(4),14a(3),14b(2),14f(2),15d(5),16d(1)。结论 湘南地区存在TP的多亚型,以14d亚型为主(占42.1%)。  相似文献   

13.
365例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Bactec 9120血培养仪及凤凰-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门诊和住院的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1月-2007年7月血培养共分离菌3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31.8%),革兰阴性菌197株(54%),真菌37株(10.1%)。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55.8%,110/197),其次为非发酵菌(22.3%,44/19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率分别为44.8%(30/67)和20.7%(6/29),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培养阳性分布前三位的科室是血液科、小儿科和新生儿科。结论本院血培养阳性结果中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及其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