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无烟家庭"计划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对55位来医院作产前检查的非吸烟孕妇进行被动吸烟的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孕妇对被动吸烟的认识不足,仅有16.4%能正确描述被动吸烟的定义;大多数(63.6%)孕妇对怀孕后他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持反对态度;孕妇对待丈夫或家人在自己面前吸烟多采取劝阻行为,而对待工作中的上司或公共场所的陌生人则多采取回避行为;内容科学、简易的宣传小册子是孕妇期望的宣传途径,"如何避免遭受被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对胎儿和儿童的危害"应是宣传小册子的重点内容.[结论]对孕妇进行被动吸烟的健康教育不仅符合孕妇的需求,而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非吸烟孕妇的被动吸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减少二手烟对孕期妇女健康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2—6月,选取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孕妇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孕妇及配偶的基本信息及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情况。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583名孕妇的孕期被动吸烟率为121人(20.8%);有66.9%的孕妇每日被动吸烟的时间达10~59 min;孕妇在孕前和孕期在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率最高(孕前44.6%,孕期47.3%)。孕妇对当面吸烟者的态度是影响孕期被动吸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孕妇被动吸烟受配偶文化程度和孕妇对当面吸烟者态度的影响较大。公共场所是孕妇二手烟暴露的最主要场所。为减少被动吸烟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应制订相应的家庭控烟教育和公共场所吸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及有关被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3所医院住院分娩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 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问卷调查孕妇一般特征、被动吸烟状况及有关被动吸烟的KAP信息。结果共调查孕妇806人, 孕期被动吸烟率为34.9%, 无烟家庭共计210户(21.2%);被动吸烟的知识平均得分为(8.75±3.46)分, 暴露组得分(8.35±3.57)分低于非暴露组(8.96±3.38)分,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 P=0.021);吸烟态度方面, 70%的孕妇反对丈夫抽烟, 80%认为公共场所应该禁烟;对待丈夫吸烟采取的行为方式均以劝阻为主, 对待其他场所其他吸烟者采取的行为以回避为主, 主动劝阻较少, 不同场所的回避率为42.0%~73.0%。结论武汉市孕妇被动吸烟率较高, 孕妇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掌握不足, 可能使其无法真正采取有效行为避免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省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公众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与态度、本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西宁、格尔木市及乐都县部分公共场所的公众采用拦截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599名被调查者中,吸烟率为38.7%,男性吸烟率为66.9%,女性为7.1%,被动吸烟率为72.2%。58.3%的被调查者家中任何地方都能吸烟,72.7%的被调查对象常去的娱乐场所内吸烟不受任何限制,48.9%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场所中任何地方可以吸烟;父母吸烟孩子更容易得哮喘或呼吸道疾病的知识知晓率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无差异,其他的均为吸烟者的知识知晓率低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低于非吸烟者。结论本次调查的公共场所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公众对吸烟的危害认识程度不足;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缺乏相应的控烟政策及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城市和农村非吸烟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和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8所区县级妇幼保健院共计1181名非吸烟孕妇,利用自填调查问卷进行调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分之三的非吸烟孕妇遭受被动吸烟,其中暴露主要来源是丈夫.孕妇对于被动吸烟有关知识均很欠缺,但是有93.4%的孕妇对被动吸烟持反对态度.农村孕妇比城市孕妇具有更高的暴露和更少的被动吸烟的知识.具备更多有关被动吸烟危害知识以及更强烈态度的孕妇在暴露于丈夫来源的被动吸烟时更易于采取主动行为.结论:非吸烟孕妇,特剐是农村孕妇需要获得更多被动吸烟危害的知识,以利于其在暴露时采取主动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知地区孕早期孕妇孕期被动吸烟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二手烟对孕妇健康产生的危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早期孕妇共95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孕期被动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及被动吸烟情况。使用EpiData 3.1进行问卷录入,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7%(958/1068)。其中,26.2%的孕妇存在被动吸烟行为,其主要被动吸烟地点为公共场所(55.1%)。多因素分析,相对于丈夫吸烟的孕妇,丈夫不吸烟的孕妇孕期被动吸烟OR值为1.469。结论配偶存在吸烟行为时孕妇被动吸烟的风险较高;公共场所是孕妇二手烟暴露的最主要场所。为减少被动吸烟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应制定相应的家庭控烟教育和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治理措施,加强北京市室内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劝阻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12月对重庆市主城2所公立医学高等学校5210名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劝阻亲友吸烟率为45.5%,在有明显戒烟标志的公共场所见到陌生人吸烟,有34.0%会上前劝阻。在公共场所劝阻陌生人吸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本人及父母吸烟情况,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对社会控烟环境的感知及参与控烟实践等1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控烟知识得分高、反对二手烟(被动吸烟)、赞成主动提供戒烟服务、愿意参加控烟活动、关注媒体控烟信息、与他人交流过烟草的危害、有效劝阻他人吸烟的护理学生更倾向于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均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学生控烟教育,积极开展多种控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控烟技能,并加大社会控烟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控烟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孕妇被动吸烟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为下一步建立无烟家庭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s,FGDs)在四川省4个区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6名被动吸烟孕妇分别进行了4场访谈。访谈内容全部记录和录音,编码后进行分析。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环境是家庭,主要来源是丈夫;孕妇及其家人对被动吸烟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人都知道被动吸烟不好,但是对其具体危害认识不足;访谈对象对被动吸烟的健康教育表现出普遍的需求,最想知道的知识是避免被动吸烟的技巧和被动吸烟对胎儿、孕妇的危害,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产前保健门诊医生咨询和专题健康讲座等;建立元烟家庭的主要困难是人际压力和健康相关知识不足。结论。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结合受众的需求;健康教育传播需采用综合性方法,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家庭中积极分子的作用;利用健康教育材料将信息传递给孕妇的丈夫。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吸烟状况与被动吸烟状况,了解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与态度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偶遇抽样方法,在广州市、江门市、增城市医院、商场、车站等候室、政府对外办公大楼4类公共场所抽取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控烟办公室统一设计的《成人被动吸烟调查问卷》。结果共调查城市居民599人,其中吸烟者190人,吸烟率为31.7%;男性吸烟率为56.6%,女性为3.2%;30-岁组吸烟率为最高,为42.6%;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2名不吸烟者中,162人处于被动吸烟状况,被动吸烟率为41.3%,男性被动吸烟率为37.6%,女性为43.1%。调查对象中,家里、室内娱乐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部禁烟的比例分别为32.2%、12.3%和40.9%。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的比例也高于吸烟者。结论广东省城市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严重,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吸烟者对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应加强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推动各类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院校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以及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9月,从山东省9所医学院校中随机抽取2所学校,在每所学校中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专业和年级为分层特征,抽取20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中式自填问卷的方法对医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801人,被动吸烟率为27.8%,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全部正确认识率为54.9%,41.4%的被动吸烟者在遇到吸烟行为时曾对吸烟者进行劝阻。结论医学院校学生被动吸烟率低于一般人群,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医学院校学生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胡劲松  周婧瑜  朱江  王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226-2228
目的了解长沙市孕妇二手烟暴露状况,评价减少孕妇被动吸烟措施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长沙市四所医院孕龄小于20周的孕妇进行被动吸烟K-A-P调查,同时对她们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孕妇二手烟暴露率由62.2%下降至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对于被动吸烟可能导致的疾病认知度以及对在饭店、咖啡吧等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度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成功要求除父母、公婆等亲属以及同事不在自己面前吸烟的信心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孕妇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提高其主动劝说他人不在身边吸烟的信心,进而减少自身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健康干预措施对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 100名非吸烟孕妇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吸烟孕妇暴露于被动吸烟的时间为结局变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非吸烟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有所改善(OR=1.564,P<0.001)。第三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优于基线调查,但劣于第二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改善状况在产后三月有所反弹。其次,丈夫及其他家人吸烟量与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呈正相关,丈夫及其他家人的吸烟量越大,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水平越高。低龄、核心家庭结构(夫妻俩或夫妻和孩子组成的家庭)的孕妇相对拥有更高的暴露水平,而拥有高学历、更多的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所持被动吸烟态度越强烈的孕妇,暴露水平较低。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产后随访工作,防止控烟意识淡化,改善孕妇的被动吸烟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对非吸烟孕妇开展被动吸烟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四川省32所妇幼保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吸烟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91人)和对照组(95人),在干预组孕妇中开展持续整个孕期的干预活动。采用问卷形式对非吸烟孕妇家庭吸烟限制情况、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用孕妇头发中尼古丁含量评价孕妇被动吸烟暴露水平,采用双重差分和误差纠正的配对估计方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孕妇家庭吸烟限制情况、对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对被动吸烟的态度变化不明显(P=0.24)。干预组干预后的孕妇头发中尼古丁浓度的对数均数比干预前下降了0.2(logμg/g),对照组比干预前上升了0.1(logμg/g)。干预组和对照组头发中尼古丁含量变化经DID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孕妇被动吸烟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城市非吸烟妇女被动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非吸烟妇女被动吸烟现况及探索控制妇女被动吸烟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北京、上海和成都3500名非吸烟妇女关于被动吸烟情况的资料,应用EpiInfo2002软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结果被动吸烟妇女中有92·7%的人在家中接触环境香烟烟雾(ETS),40·8%的在工作场所接触ETS,其中有38·9%的被动吸烟妇女从出生时即开始被动吸烟,42·3%的从18~30岁开始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妇女平均每天接触ETS(1·17±1·10)h,其中在家中每天被动吸烟超过2h的比例明显高于在工作场所的比例。被动吸烟组中30~50岁年龄组、中等文化程度或配偶中等文化程度、已婚、服务性/商业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以及生产运输工人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被动吸烟组中的构成比(P<0·05)。有97·5%的人认为被动吸烟可对自身健康产生危害,非被动吸烟组认为被动吸烟有严重危害的比例显著高于被动吸烟组。被动吸烟妇女中70·0%以上当有人在自己周围吸烟时会打开门窗等,而只有16·9%的人会主动要求别人不要在自己面前吸烟。假设有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时,非被动吸烟组采取主动措施避免被动吸烟的意识显著强于被动吸烟组。被调查的妇女中有95·1%的人相信媒体关于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宣传。结论控制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家中和机关单位、商业、服务业以及生产运输的工作场所,尤其要加大对家庭中被动吸烟的控制。人们对被动吸烟危害程度的认识影响着人群被动吸烟率。利用电视和杂志等媒体进行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宣传,加强人群主动避免被动吸烟的意识,是控制人群吸烟、降低人群被动吸烟率的可行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现况及其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4~8月对长沙市5家医院住院分娩的620名产妇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访谈,收集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的情况及有关被动吸烟的KAP。结果: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为38.9%,烟雾主要来源是家中,其次为打麻将场所;产妇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平均得分为(5.32±2.08)分(总分12分);其态度有70.2%的产妇认为丈夫应该戒烟,91.0%认为公共场所应该禁烟;对吸烟者采取的行为以回避为主,不同场所的回避率为53.8%~76.6%,而敢于主动劝阻的较少。结论: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烟雾主要来源是在家中,产妇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于别人吸烟的态度虽然是正面的,但是能够真正采取有效行为避免被动吸烟的很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群烟草暴露情况、对学校等公共场所控烟认知及需求,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及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 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 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现在吸烟率是12.0%,2 267名非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24.6%,大学生被动吸烟主要发生在网吧(70.6%),宿舍(57.5%),家中(49.9%)等场所;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公共场所控烟的认识不同;73.5%的调查对象希望了解与吸烟相关的知识;83.0%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拒绝吸烟或戒烟的技能指导。结论应大力开展针对大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其自我保健意识、能力和控烟态度,并且加强高校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沙市成人及青少年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态度及其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沙市部分公共场所的成年人和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长沙市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情况比较严重,对于被动吸烟的认知及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公共场所控烟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江月英  由淑萍  梁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68-2970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对被动吸烟与人群健康相关性的认识。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16名本、专科少数民族护生就有关个人一般情况、受被动吸烟危害的现况以及对被动吸烟与人群健康相关性认识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护生中,维吾尔族195人(90.3%),哈萨克族18人(8.3%),其他民族3人(1.4%);72.7%的护生经常受到被动吸烟危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公共场所,为50.3%;对被动吸烟与健康相关性有一定认识,65.0%以上护生认为被动吸烟与(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有关,而认为被动吸烟与孕妇流产或早产、心脏病等有关的认知比例较低,分别为31.0%和18.1%;有61.6%的护生认为被动吸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同学历的民族护生对有关控烟的态度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少数民族护生受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危害影响严重,对被动吸烟与健康相关性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对有关控烟态度的赞同率,本科护生明显高于专科护生。应进一步加大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公共场所实施控烟措施的力度,减少吸烟和被动吸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157例孕产妇进行接触被动吸烟状况的研究及产妇对烟草对人类危害知识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对这些产妇的新生儿进行了身长体重的测量.结果表明,孕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且主要来源于家人、同事及公共场所不同人群的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