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萍  魏跃钢  郭顺  张恩虎 《中医杂志》2012,53(10):895-896
中医皮肤病学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皮肤病学课程建设的意义、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何保持课程的中医特色及中医皮肤病学教学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以课程建设的标准来建设中医皮肤病学,进一步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及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教育是提高医学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创新当前医学特别是皮肤病学成人高等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皮肤病专科医务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皮肤病人服务。本文分析了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化的皮肤病学成人高等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皮肤病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皮肤病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皮肤科需要临床实践技能、科研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医生。针对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因时因地优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多媒体技术联合CBL、LBL组合PBL、助手式门诊教学联合督导式门诊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出研究生未来培养中的思考以及展望。最终期望通过选用恰当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医院皮肤科输送真正的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毕业生。  相似文献   

4.
儿童皮肤病2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伟 《亚太传统医药》2010,6(7):109-110
儿童皮肤病学是皮肤病学的一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的独立体系,笔者收集了皮肤病门诊2006—2009年初诊的皮肤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作出相应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蒙军  王笳 《四川中医》2022,(12):19-22
现代皮肤病的研究细分越来越显著,皮肤病临床分型越来越多,探索越深,有时视野就越窄,整合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深入后一定要整合起来。我国很多人患有各种皮肤病,皮肤性病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要遵循皮肤性病自身的规律,认真探索皮肤慢性炎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规律和诊治方法。要对皮肤病学作贡献,既要仰望皮肤病学的天空,也要足踏实地在基层医疗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我国大多数皮肤性病科医生在基层工作,做高端皮肤性病学研究的只是少数,只有扎实的皮肤病学基础才能有高端的皮肤病学成就。我国慢性炎性皮肤病学研究团队比较多,研究机会和研究人员也比较多,现在是我国慢性炎性皮肤病学发展的大好时期,提倡中西医并重,用整合皮肤性病学的模式去研究中草药治疗慢性炎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内容安排,如何保持课程的中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进一步提高中医皮肤病学及中医外科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针对目前中医皮肤病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强化中医文化自信、培养中医思维能力、扎实理论学习、锻炼科研能力、升级教学方式等措施,探讨新时代中医皮肤病学研究生培养彰显特色、提高教育质量、打造高素质中医药专科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汉以前中医皮肤病学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皮肤病学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从整体出发、重视局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辨治观,不仅疗效独特而且自成体系。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及中医皮肤科自身优越性的不断显现,皮肤科逐渐从中医外科领域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皮肤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  相似文献   

9.
正近3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合作,承担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本科班的中医皮肤病学全英文教学工作,在中医皮肤病学涉外本科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尤其对中医皮肤科留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1教学内容务求充实,特色突出中医皮肤科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门课程,课时不多,但融合了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辨证论治、特色中医外治技术等诸多内容。在留学生皮肤科教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银花丹皮汤出自程运干的《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主治慢性湿疹,本次探讨了银花丹皮汤对异位性皮炎的疗效。 方法:以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就诊的80例(男37例、女43例,平均年龄26.8±8.71岁)中度或重度异位性皮炎患者为对象,给予银花丹皮汤(金银花9~  相似文献   

11.
许芳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5):100-100
土槐汤出自皮肤病学泰斗赵炳南先生经验方,由土茯苓、生槐花、生甘草组成。是除湿清热解毒方,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剂加减同用。笔者继承前辈的学术经验,以该方为主配方治疗皮肤病三则,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邹铭西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专家。1933年11月出生于江苏,1955年获得北京医学院学士学位,1955—1958年在卫生部举办的西学中学习班并结业。师从赵炳南、朱仁康等皮肤病学家,至今从医近60载。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在英国伦敦Guy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时了解我国中医皮肤病学方面的信息,使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有关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情报部门在选购这方面的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情报,又能尽量节约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中医皮肤病学期刊文献的分布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情报人员参阅。  相似文献   

14.
调补心脾法在肢端性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建军  胡玉玲 《北京中医》2004,23(4):220-221
在肢端性白癜风的临床观察中 ,我们认为心脾两虚为本型病变的主要类型。以调补心脾的方法 ,随证加减运用 ,常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皮肤病学组 1 993年第 1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及 1 994年学组委员扩大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15.
张坤  孙爱国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89-1989
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为主要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有“风疹块”“瘾疹”“赤白游风”“鬼饭疙瘩”等名称。笔者临床用《外科正宗》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荨麻疹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荨麻疹,中西医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3年8月~1989年12月,用自拟收湿解毒汤湿敷治疗头皮脓疱性毛囊炎48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2~65岁。病程3~60天不等。均根据《皮肤病学》(朱德生、皮肤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45)所描述的脓疱性毛囊炎的症状、皮损特点等确诊。  相似文献   

17.
聚合性痤疮是痤疮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多毛囊同时发生炎症,破溃后可造成很深疤痕,有时造成毁容,是损伤较重的皮肤病。临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程较长,顽固不愈。笔者采用中药汤剂,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治疗原则,联合抗生素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诊断依据《临床皮肤病学》,临床诊断为聚合性痤疮,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皮肤科学史》是一本关于中国皮肤科的史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阐述古代、近代和现代皮肤科学史的发展,从远古时期皮肤科的萌芽及发生开始谈起,一直到现代皮肤科的传承、发展与成就,每一时代皮肤科史发展的重点事件历历在目。以学科特点为线索:全面记录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的发展历史。西医皮肤科从1840年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伊始,经过近现代中国皮肤科专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分会皮肤病学组召开了一次红斑性狼疮防治座谈会,重点交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红斑性狼疮的经验和体会,现将发言及部分专题笔谈内容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象思维存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领域,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法。中医皮肤病学是一门以皮损形态学为特征的极具中医特色的的临床学科,取象比类法在皮肤病的诊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欧阳恒教授临证中灵活运用象思维及取象比类法,引入药象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色治色、以皮治皮、以形治形、以毒攻毒、寓搔止瘙"的"直观论治五法",以象诊象,以象治象,是辨证论治的延伸和扩展,对于指导临床、促进理论的研究与创新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