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双胎妊娠孕周以及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探讨双胎妊娠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9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孕周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与34~36+6孕周及≥37孕周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4~36+6孕周及≥37孕周的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围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高于剖宫产组,尤其阴道助产者围生儿窒息率最高。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34周的早产儿的出生;根据不同孕周,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咏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443-144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孕周与围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分娩的72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孕周新生儿窒息率及低体重儿发生率。结果:72例双胎分娩共获活产儿144例,其中新生儿窒息28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对无明显并发症的双胎妊娠应尽可能延长孕周至35~38+6周,但不宜超过39周。  相似文献   

3.
双胎妊娠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减少双胎妊娠妊娠期和分娩期母儿并发症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5年9月97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双胎妊娠妇女并发症情况、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情况。结果(1)双胎妊娠并发症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和早产为主,其次为贫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死宫内等。(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为77·32%。(3)新生儿窒息率:孕周<34周与孕34~36 6周的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孕34~36 6周新生儿与孕37周以上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新生儿病死率:孕周<34周与孕34~36 6周的新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孕34~36 6周与孕37周以上的新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有组织地加强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孕产期各种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孕周<34周的早产儿出生;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围生期处理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双胎妊娠的围生保健和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9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双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早产49.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8.3%,贫血19.2%,胎膜早破25.3%。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双胎妊娠孕周的增加而下降,早产组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围生儿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高,早产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主要并发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尽量延长孕周,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 1995~ 2 0 0 0年的 16 1例围生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加强预防对策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产科 1995~ 2 0 0 0年住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 16 1例 ,男 79例 ,女 82例。围生期定义按WHO规定 ,出生时体重≥ 10 0 0g或满 2 8周至产后 7天。统计围生儿总人数、死胎、死产数和出生后 7天内 (围产新生儿 )死亡数 ,计算各年围生儿死亡率及构成比 ,并分析死亡原因。2 结 果2 1  1995~ 2 0 0 0年围生儿病死率见表 1。从表 1的统计资料中看出 6年中 ,围生儿出生12 0 93例 ,死亡 16 1例 ,围生儿死亡率 1…  相似文献   

6.
任小青 《华夏医学》2002,15(4):520-521
双胎妊娠并发症多 ,早产发生率高 ,使围生儿病死率增加。笔者通过回顾我院 2 0年中 ,两个不同年代的双胎妊娠情况 ,比较孕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 ,以及其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 ,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双胎妊娠的处理水平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在 1 980~ 1 989年间住院分娩总数 1 3330例 ,双胎妊娠 61例 ,占同期住院分娩数的 0 .46%。而在 1 990~ 1 999年间 ,住院分娩数 5390例 ,双胎妊娠 55例 ,占 1 .0 2 %。其中单卵双胎两组分别为 42例和 37例 ,双卵双胎两组分别为 1 9例和1 8例。两组的…  相似文献   

7.
葛嘉美  蒋琰瑛 《浙江医学》2003,25(7):429-430
双胎妊娠高危因素较多 ,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亦高 ,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 ,延长双胎妊娠的孕周 ,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间70例双胎妊娠早产和足月产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70例双胎妊娠中 ,孕<37周分娩者30例为早产组 ,早产发生率42.9 % ;孕≥37周分娩者40例为足月组 ,足月妊娠率57.1 %。1.2两组围生儿情况早产组围生儿数60例 ,发生死胎2例 ,死产1例 ,新生儿死亡11例 (畸形2例 ) ,围生儿死亡率23.3 % ,其中孕期<35周的围生儿死亡率高达56.3% ;足月产组围生儿数80例 ,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双胎妊娠母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常见的母儿并发症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9月双胎妊娠母儿并发症的种类及围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①97例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38例(39.2%)、早产31例(32.0%)、贫血25例(25.8%)、胎膜早破10例(10.3%)及产后出血6例(6.2%)。②新生儿窒息率:97例双胎中活产新生儿187例,出现新生儿窒息20例(10.7%);围生儿194例,死亡12例(6.2%),孕周〈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孕周〉34周的新生儿(P〈0.01)。结论①双胎妊娠并发症较常见,以妊娠高血压疾病及早产为主,临床应加强双胎妊娠的孕期保健,积极防治各种孕产期并发症。②双胎妊娠早产儿窒息率较高,尤其是〈34周者,死亡率也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孕周〉34周的早产儿出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胎不一致性生长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产分娩的双胎妊娠108例临床资料,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0%为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间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入住NICU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27.27%,高于对照组的20.93%(P<0.05)。研究组剖宫产分娩19例,占86.36%;对照组剖宫产分娩80例,占对照组总数的93.0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胎儿44例,其中小于胎龄儿20例,占45.4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入住NICU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一致性双胎妊娠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育一致性双胎,及早发现和处理双胎发育不一致,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卢琼芳 《广西医学》2002,24(11):1860-1861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 ,分娩期并发症多 ,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高 ,所以其临产处理及观察尤为重要 ,本文对在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住院分娩的 2 145例中双胎妊娠 71例 ,现对此临床观察及处理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1例产妇年龄 2 0~ 4 0岁 ,平均 2 8 34岁。1 2 双胎妊娠与同期单胎妊娠 ,妊娠并发症与分娩并发症临床资料 :早产、妊高征、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等组间资料作比较 ,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 χ2 检验。1 3 结果 :见表 1。2 讨 论2 1 加强双胎妊娠孕产…  相似文献   

11.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及物质交换的通道 ,脐带异常是造成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1 ] ,临床上各种脐带异常都可造成脐带血流受阻而引起胎儿窘迫或围生儿死亡。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2年 145例脐带异常 ,以探讨其对围生儿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院分娩总数16 17例 ,脐带异常 145例 ,发生率 8.9%。本组分娩孕周 2 8~43周 ,以孕 37~ 42周发生率最高。初产妇 139例 ,经产妇 6例 ,除 1例双胎妊娠外 ,其余均为单胎妊娠 ,新生儿体重 2 .0~ 4.4kg。1.2 脐带异常因素 见表 1。表 1 脐带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49例200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成2组.其中,阴道分娩组34例,手术分娩组115例.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孕妇年龄、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围产儿预后等指标,探讨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二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高于手术分娩组(P均<0.05).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妊娠< 34周者高于≥34周者;新生儿窒息率妊娠<32周者高于≥32周者(P均<0.05).胎儿出生体重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逐渐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相同孕周下,围产儿体重对预后影响最为明显(P<0.05).结论 影响双胎妊娠结局主要因素有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及胎儿体重.改善双胎宫内发育环境,促进胎儿体重增加和器官成熟,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与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助于改善母婴尤其是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分析 8 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和母儿并发症。结果 :80例妊高征中 ,初产妇 6 8例 ,经产妇 12例。双胎 4例。 37周前终止妊娠 7例中 ,新生儿死亡 1例 (14 .2 9% ) ;≥ 37周终止妊娠的73例中 ,死产、新生儿死亡各 1例 (2 .74 % ) ,围生儿病死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1)。阴道分娩率为 4 0 % ,剖宫产率为 6 0 % ,剖宫产率与妊高征的分类明显相关 ,且比我院同期产妇剖宫产率 37.4 2 %明显增高 (P <0 .0 1)。重度妊高征中有 6例 (8.96 % )合并有IUGR ,而轻度妊高征中无 1例并发IUGR。中、重度妊高征中有 2个新生儿死亡 ,1个死产 ,轻度PIH无 1个围生儿死亡。全组无母亲死亡。提示妊高征患者病情控制后宜在 37周终止妊娠 ,随病情进展 ,IUGR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增加 ,妊高征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同期产妇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吴娟  黄文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56-125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与时机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双胎的孕期保健和分娩方式、分娩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201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2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发生率为1.10%,早产35.97%,剖宫产占77.04%,阴道分娩19.13%,阴道手术产3.83%,早产儿窒息率为46.09%.结论双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较高,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与围生儿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选择有利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对降低双胎围生儿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多胎妊娠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临床多胎妊娠围生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住院分娩的247例多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和三胎妊娠发生率分别为1.5%和0.078%。早产60.3%,多胎围生儿死亡率8.5%。出生孕周和体重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经阴道分娩的多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结论:多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早产是主要的并发症,因此积极防治妊娠各种并发症,延长孕周,选择有利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降低多胎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内容,分析围生儿(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七天期间的婴儿)死亡的原因不难发现,死产及新生儿窒息所致早期新生儿(出生7天以内)死亡,约占围生儿死亡的50%以上。这部分围生儿的窒息及死亡均发生于分娩期,如能抓好这一环节,减少或避免这部分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可有效降低围生儿窒息死亡率。本文总结我院近三年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分阶段加以对照,以探究分娩全程监护在  相似文献   

17.
王敏 《河北医学》2002,8(8):759-759
围产儿死亡是指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 (7d内新生儿 )死亡 ,围产儿死亡率直接体现围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提倡优生优育 ,必须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枣庄市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份的活产数 32 2 0 6 ,围产儿死亡 6 19例 ,死亡率为 19.2 2‰ ,其中死胎死产 2 93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 32 6例。1.2 围产儿死亡死因分类及顺位 ,见表 1。表 1 围产儿死亡死因分类及顺位表死因例数构成率 (% )死因例数构成率 (% )早产 15 92 5 .69过期妊娠 2 2 3 .5 5新生儿重度窒息 12 4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活产分娩的双胎妊娠127例临床资料,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5%为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入住NICU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26.1%,高于对照组的7.69% (P<0.05).研究组剖宫产分娩18例,占78.3%;对照组剖宫产分娩90例,占对照组总数的8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胎儿46例,其中小于胎龄儿21例,占46.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入住NICU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双胎的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育一致性双胎,及早发现和处理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双胎,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1955年8月~1986年10月,30年中共作新生儿(包括围生儿)病理解剖222例。现将主要病理诊断作一资料分析。 一、资料分析及结果 222例尸检中男126例,女96例。妊娠不满37周51例,过期产2例。死胎死产34例,活产死亡188例。生后1天内死亡106例,3天内死亡56例,1周内死亡17例,2周内死亡8例,3~4周死亡1例。55例有宫内和/或分娩时窒息。 二、围生儿及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 51例住院分娩妊高征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并与 80例正常妊娠分娩产妇比较。结果 妊高征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 38.0 2± 2 .72周和 2 80 9.0 0±71 7.86g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 38.94± 1 .81周和 30 56 .88± 439.0 5g(P <0 .0 5) ;其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手术产率、产妇并发症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或 0 .0 1 )。重度妊高征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轻、中度组 ,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并发症高于轻、中度 (P均 <0 .0 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而且病情越重 ,母婴预后越差 ,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