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STE)技术评价年龄因素对正常成人右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体检健康者按年龄分为三组:Ⅰ组40例,年龄20~39岁;Ⅱ组55例,年龄40~59岁;Ⅲ组51例,年龄60~80岁。常规超声测量右房长径(RAL)、短径(RAS)及最大面积(RAAmax),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速(TVE)、舒张晚期峰速(TVA)、三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TVe’)和舒张晚期速度(TVa’);STE测量右房6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计算右房收缩期平均应变率(SRs-avg)、舒张早期平均应变率(SRe-avg)、舒张晚期平均应变率(SRa-avg)。结果 RAS、RAAmax随年龄增大而增大,SRs-avg、SRe-avg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均P0.05),且SRs、SRe减小主要位于房间隔;SRa-avg随年龄增大而增大(P0.01),且SRa-avg增大主要位于房间隔。RAAmax与年龄呈正相关(r=0.331,P0.05),SRs-avg、SRe-avg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5、-0.227,均P0.05),SRa-avg与年龄呈正相关(r=0.209,P0.05)。结论正常成人右房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右房功能亦随增龄改变,其容量器功能、管道功能减低,泵功能增加,且房间隔受损显著。STE评价正常成人右房功能随年龄改变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估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 对34名正常人进行左心室心肌二维、三维图像采集,通过二维图像获取左心室心肌收缩末期17节段纵向应变(LS)、18节段环向应变(CS)及径向应变均(RS),通过三维图像获得面积应变(AS)、LS、RS及CS。结果 3D-STE与2D-STE的LS和CS均自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大,RS均逐渐减。与2D-STE相比,3D-STE测得的LS较小,CS较大(P均<0.05)。3D-STE所测的AS与LVEF相关性最强(r=-0.720,P<0.05)。3D-STE获取图像及脱机分析时间明显少于2D-STE(P均<0.05)。结论 3D-STE是更全面、省时、高效的应变测量方法。作为3D-STE的新型应变参数,AS能更全面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已经成为左心功能评估的常规技术之一。随着对右心功能评估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影像新技术对右心功能的评价研究。近年来,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评价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方面的应用已被广泛认可。在此将对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方法 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将44例T2DM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T2DM Ⅰ组,n=19)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T2DM Ⅱ组,n=25),另选2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STI技术于静息状态下采集心尖四腔切面二维图像,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峰值应变、应变率指标。 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 Ⅰ组各节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以及基底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ε)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减低(P<0.05),T2DM Ⅱ组各节段的ε、SRs、SRe、SRa明显减低(P<0.05);与T2DM Ⅰ组比较,T2DM Ⅱ组基底部的ε、SRs、SRe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I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及应变率能够无创地评价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形变及解旋运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结果分成心肌梗死组(60例)、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常规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及二尖瓣后瓣环的运动速度(E'、A'),计算E/E'.运用STI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期各方向应变率、解旋率.结果 与心肌缺血组、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组E/E'增大,纵向、径向、圆周方向舒张早期及晚期应变率、解旋率减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仅解旋率、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舒张早期与晚期圆周方向应变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有效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各方向的形变及解旋运动;与常规超声参数相比较,左心室舒张期径向、圆周方向应变率及解旋率能更早地反映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采集26例CP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左心室长轴高帧频图像,测量左心室游离壁(前侧壁、下侧壁、前壁、下壁)心内、外膜下心肌各个节段的二维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并与37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且绝大多数节段P<0.01;(2)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提示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径向应变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龄、心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尖瓣水平前间隔基底段与下壁基底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乳头肌水平前间隔中间段与侧壁中间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心尖水平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以外,其余节段SrR与年龄均相关(R2=0.014~0.206,P<0.05);左心室壁各节段SrR与心率均相关(R2=0.048~0.237,P<0.05)。二尖瓣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66~0.123,P<0.05);乳头肌水平各节段SrR与年龄和心率相关(R2=0.088~0.268,P<0.05);心尖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48~0.127,P<0.05)。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8.6%。结论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SrR时需考虑年龄、心率因素。  相似文献   

8.
斑点追踪技术观察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力学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STI检查,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达峰时间,对比两组相应节段的差异;采集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达峰时间;比较两组心尖及心底舒张早期旋转角速度峰值(A-vel及B-vel)。结果 心肌缺血患者各缺血节段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均较对照组减低,且达峰时间均明显延迟,除后壁纵向应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且达峰时间均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缺血组A-ve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B-ve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能定量检测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多方力学改变,评价心肌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成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28例临床诊断的白血病患者及21名正常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长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总体纵向峰值应变(GSL)、应变率(GSrL)、舒张早期及晚期总体纵向峰值应变率,短轴切面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SC)及总体圆周峰值应变(GSC)、应变率(GSrC),舒张早期及晚期总体圆周峰值应变率。结果 白血病组各个节段的收缩期SL、SC及每个长轴、短轴切面的GSL、GSC、GSrL、GSrC、舒张早、晚期总体纵向及圆周峰值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心尖段各组测值减低最为明显。结论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白血病患者用药前左心功能的减低,较常规二维测量值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SLE患者(SLE组)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SLS)、环向应变(SCS)及径向应变(SR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SLE组左室壁各节段SLS均小于对照组,其中以前壁各节段减小最为显著(P0.01);2SLE组基底段前侧壁及心尖段的SC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前壁、前间隔、下间隔,中间段前壁、下间隔、前侧壁,以及心尖段下壁、侧壁的SC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3SLE组基底段前壁和前间隔、中间段前侧壁及心尖段室间隔的SRS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基底段下间隔、中间段下间隔和前壁,以及心尖段前壁和侧壁的S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均P0.01)。结论 3D-STI能早期发现SLE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一种便捷、准确的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整体纵向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3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程度将其分为轻度(17例)、中度(15例)、重度(10例)三组.获取心尖四腔观,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各组右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GL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GLSRa),分析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纵向功能的指标.结果 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GLS、GLSRs、GLSRe、GLSRa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GLS较轻度者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之间右室GLSRs、GLSRe、GL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收缩压是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功能的决定因素(r=-0.466~-0.549,r=-0.403~-0.425,均P<0.05),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与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GLS、GLSRs有良好的相关性(r=0.556~0.585,P<0.001).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整体功能减低,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整体纵向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并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33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各房室腔的大小、右心室游离壁厚度;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得右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应变率及运动速度;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右心室游离壁、室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右心室各段收缩期应变除了心尖段外,其余各段较对照组减低(P〈0.05);右心室应变率除室间隔侧心尖段外,其余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游离壁、室间隔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平均值与肺动脉收缩压、三件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各参数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及射血分数呈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者术后右室局部及整体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35例,无症状TOF术后(术后>1年)患者36例,获取心尖四腔观,应用STI技术测量并记录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e)、收缩峰值应变率(SRs)及右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收缩峰值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GL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GLSRa),并分析右室收缩指标与术后时间、肺动脉瓣反流程度和QRS间期的关系.结果 ①TOF患者术后右室游离壁、室间隔部分节段ε、SRs及GLS、GLSRs、GLSRe、GLSR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5),且跨瓣环补片组GLS、GLSRs较右室流出道补片组进一步减低.②TOF术后轻、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组GLS、GLSRs、GLSRe、GLSRa均低于对照组,但肺动脉瓣不同反流程度组间比较右室整体功能无差异.③GLSRs与QRS间期及术后时间呈负相关(r1=-0.431,P1=0.009;r2=-0.469,P2=0.004),GLS、GLSRs和肺动脉瓣反流程度无关.结论 TOF患者术后长期右室局部及整体功能减低,STI可早期发现无症状TOF患者术后右室功能不全.手术方式影响术后长期右室功能,右室形变异常与电去极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测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指标,探讨所测各参数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所测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相关性,并评价2D-STI在监测右室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伴有三尖瓣反流的CPHD患者,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max),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PH)组[30~ 5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中重度PH组(PASP>50 mm Hg);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行2D-STI及CMRI检查,2D-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应变(LS)和纵向收缩峰值应变率(LSR),CMRI计算RVEF.将2D-STI所测参数与RVEF行相关分析.结果 轻度PH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LS均减低,右室游离壁心尖段及室间隔基底段LSR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室间隔中间段、心尖段L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PH组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节段LS、LSR均减低,与对照组、轻度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D-STI所测各参数与CMRI所测RVEF呈正相关(P<0.001).结论 2D-STI所测各参数与CMRI所测RVEF相关性良好,且能更准确地评估CPHD患者右室各节段的收缩功能,有望成为临床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急件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变化.方法 38例AMI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LVEF正常组(LVEF≥45%,21例)和LVEF减低组(LVEF<45%,17例).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应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峰值(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扭转速度峰值(PTV)、扭转速度达峰时间(TPTV)、解旋速度峰值(PUV)和解旋速度达峰时间(TPUV).结果 与对照组及LVEF正常组相比,LVEF减低组Ptw、AVCtw、MVOtw、UntwR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PUV、PTV及TP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ntwR与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有相关性.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评价前壁AMI患者左室扭转及解旋.AMI患者LVEF减低组左室扭转角度及UntwR明显减低;左室扭转及解旋影响左窒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D),并分析其与右室射血分数(RVEF)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评价右室收缩功能寻找一种便捷、实用的新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1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3例,缺血型心肌病3例),记录心尖四腔观二维图像并输入Qlab 6.0工作站自动测量右室游离壁处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ADla)、三尖瓣环连线中点处收缩期峰值位移(TADmid).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RVEF,并分析TAD参数与RVEF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受检者TADla平均(19.3±5.9)mm(7.8~28.4 mm),TADmid平均(15.3±4.6)mm(7.2~22.2 mm).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各参数均显著降低(P<0.01);TADla、TADmid与RVEF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91,直线相关方程分别为RVEF=2.2 TADla + 9.9和RVEF=3.0TADmid+7.1.TADla评价RVEF<45%的截断点值为17.2 mm,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3%;TADmid评价RVEF<45%的截断点值为13.1 mm,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100%.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TAD与R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评价右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糖尿病前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损害。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患者110例:健康对照组40例,糖尿病前期33例,2型糖尿病37例,测量右心室常规超声参数,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峰值应变(RVLPSF)、室间隔纵向峰值应变(RVLPSS)、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RVLPSG)及右心室整体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L)。3组患者LVEDVI、LVESVI、LVEF、RVD、E/A、e/a、E/e、TAPSE、RVFAC、RVLPSF、RVLPSS、RVLPSG、SRS、SRE、SRL等测值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前期组RVLPSF、RVLPSS、RVLPSG、SRS、SRE测值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89±4.11)% vs(-21.78±3.62)%,(-20.08±4.11)% vs(-16.88±2.68)%,(-23.98±2.96)% vs(-19.33±2.13)%,-1.67±0.25 vs -1.18±0.24,1.84±0.23 vs 1.35±0.20,t=3.45、3.42、3.44、3.44、3.43,P均<0.01];糖尿病组RVLPSF、RVLPSS、RVLPSG、SRS、SRE测值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9±4.11)% vs(-20.97±3.88)%,(-20.08±4.11)% vs(-15.42±1.92)%,(-23.98±2.96)% vs(-18.19±2.29)%,-1.67±0.25 vs -1.08±0.23,1.84±0.23 vs 1.18±0.27,t=3.43、3.45、3.43、3.42、3.42,P均<0.01]。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糖尿病组SRE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0.20 vs 1.18±0.27,t=3.45,P <0.01)。 结论在糖尿病前期右心室的舒张功能与收缩功能已受到损害,斑点追踪成像可定量评估这种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