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定感冒疏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麻黄绒、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结论: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其方法简便、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2.
陈英  姜平川  陈晓宇  陈芳 《中成药》2003,25(1):70-72
感冒一贴安散是由岗松、金银花、青蒿、柴胡、薄荷等组成的 ,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经验而制成的外用散剂 ,临床每日一贴 ,每贴 2g ,每贴含原生药 32 g。敷于脐周腹部而治之。具有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之功 ,用于风热感冒之证。本文采用体外抗炎、镇痛动物试验验证其药效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 。1 材料1 .1 药品 感冒一贴安散 (以下简一贴安 ) :广西源安堂制药厂 ,批号 980 32 8;每克相当于原生药 1 6g ,复方阿斯匹林片 :桂林漓江制药厂 ,批号 970 62 6 ;磷酸可待因 :青海制药厂 ,批号 960 30 81 .2 动物 SD大鼠 ,NIH小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效感冒康片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液致大鼠体温升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二甲苯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二硝基氯苯引起小鼠耳肿胀等方法,分别观察全效感冒康片的解热、抗炎作用及其对迟发性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全效感冒康片可明显降低干酵母液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作用。结论:全效感冒康片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疏风片中芍药苷的含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HPLC法测定芍药苷在0.19694~3.9388μg范围...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检索近年来桂枝汤药效学实验研究文献,分析整理,探讨桂枝汤目前药效学研究的概况。桂枝汤对试验动物汗腺、体温、血压、肠蠕动、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镇痛、抗过敏、降血糖、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胃肠消化传导和解痉止痛的药效学作用,并能防治关节炎,治疗颈椎病和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手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麝鼠香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药理学方法对麝鼠香进行实验研究 ,观察其药效 ,为麝鼠香尽快成为一种新药和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关于麝鼠香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外已做了些初步研究 ,鉴于麝香鼠的药效学研究报道则很少见到 ,针对目前麝香原料缺乏 ,而麝香的类同品的开发亟待解决 ,而麝鼠香又有其独特的药效 ,所以我们开展了麝鼠香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在本项实验中麝鼠香确有抗戊巴比妥钠睡眠 ,耐缺氧、抗炎、抑菌等四个方面的药理作用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因此 ,我们说麝鼠香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1 实验部分1.1 实验动物 实验用小…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片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其叶、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在我国分布很广,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欧美国家特别推崇银杏叶提取物作为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银杏叶片具有活血化瘀、除湿通脉之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头晕、肢麻、健忘等症。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脑血管痉挛等。为使该药更好的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该药进行药效学研究。1对体外大鼠心脏冠脉灌流量、心率及心搏幅度的影响1·1方法取体质量320~350 g大鼠,击后脑致死,颈动脉放血。剪开胸腔和心包,轻轻提起心脏,剪断与心脏连接的血管…  相似文献   

9.
地锦草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活血化瘀、利湿通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防衰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芒果苷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表明,芒果苷对豚鼠组胺,乙酰胆碱混合引喘有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作用;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可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对小鼠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使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姜、高良姜、丁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温中散寒药的作用机理。方法:设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2个寒性药对照组、10个受试药物组,予以灌服寒凉药冰知母水提液复制胃实寒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10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10味温中散寒药,连续3次,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均能够明显降低高、中、低切全血黏度与高、中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和卡松屈服应力(P〈0.05或P〈0.01);干姜、丁香、吴茱萸、小茴香、荜茇组能明显降低血沉方程K值(P〈0.01);丁香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作用(P〈0.05);吴茱萸还有显著地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小茴香还有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作用(P〈0.05)。花椒、胡椒都有显著降低高、低切全血黏度与高切还原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作用(P〈0.05);花椒还有显著降低血沉方程K值作用(P〈0.01);而高良姜只对红细胞压积与血沉方程K值有改善作用(P〈0.05或P〈0.01),荜澄茄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作用不明显。结论:温中散寒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有效改善胃寒气血郁滞症状,发挥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相似文献   

12.
散寒解热口服液是具有发汗解表、散寒解热、缓急止痛、宣肺化痰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证(细菌性上感、感冒、流感等).经对100例体温在38℃以上的外感风寒发热住院病人的临床观察,其治愈率为80%,显效率为12%,经随机对照观察发现其明显优于同类中药制剂.毒理试验证明其安全无毒.药效学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明显的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止咳、祛痰、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是治疗外感风寒发热证的理想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涉及变应原、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炎性介质之间的层级急慢性反应,而且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对现有治疗方案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临床效果不佳。中草药治疗AR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临床治疗AR的经常选项。由于古代医籍中关于鼻鼽的描述与AR的临床表现非常接近,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中虚冷、邪郁化热生风。所以,现代中医认为鼻鼽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及血管舒缩性鼻炎。根据鼻鼽(包括AR)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应当属中医风病范畴。但现代中医辨证AR偏重于脏腑虚损,忽视风邪的辨证,与临床治疗必用风药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甚至导致临床研究不重辨证的反常现象。文章从中医治疗AR必用风药的现象出发,结合传统中医论述和现代风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AR属于中医外感风病范畴,风邪是主要病邪,临床辨证应突出风邪,祛风胜湿法是关键治法。并根据临床治疗AR所用经典名方大多源自《伤寒论》,且都是以风药为主、治疗外感病的处方,并且效果良好,推断风药具有的"祛风止痒"功效可减轻或阻断鼻黏膜的变态反应,达到止痒、止嚏的目的;"祛风胜湿"功效可减轻鼻黏膜水肿,起到止涕、通塞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以风药为主的经典名方和临床用于AR治疗的风药大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祛风胜湿法及其指导下的风药治疗AR不仅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而且具有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介绍了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经验。方法蛋白尿是加重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精微物质外泄的表现,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作者认为阳气不足,感受风邪,是形成蛋白尿的原因,提出了疏风温阳法。首先阐释了疏风温阳法治疗蛋白尿和水肿的病因病机,以及疏风温阳法在具体应用中,如何应用疏风、温阳药物的用药经验,并举病案进一步说明临床应用此方法治疗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结果总结了治疗蛋白尿的临证经验。结论疏风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为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治疗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石莉  张凤仙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8):1045-1045,1070
目的:探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采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方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方药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白芍、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治疗;对照组124例,采用西药抗生素配合口服氨茶碱、酮替酚及特布他林气雾吸入,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23%,对照组有效率79.03%,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法治疗小儿寒性哮喘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干姜、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荜茇、荜澄茄、花椒、胡椒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期观察温中散寒药的温胃、护胃作用,探讨温中散寒药的作用机制与药效本质。 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15个组:空白组、模型组、附子组、干姜组、肉桂组、丁香组、吴茱萸组、小茴香组、高良姜组、荜茇组、荜澄茄组、花椒组、胡椒组、石膏组、黄连组。灌服知母水提液17.5 g·kg-1,2次/d,连续2 d建立大鼠胃实寒证模型。附子组13.5 g·kg-1,干姜、胡椒组8.1 g·kg-1,肉桂、吴茱萸组4.1 g·kg-1,丁香、荜茇、荜澄茄组2.7 g·kg-1,小茴香、高良姜、花椒组5.4 g·kg-1,石膏组54 g·kg-1,黄连组4.5 g·kg-1,2次/d,连续3次。肉眼观察胃黏膜变化,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根据胃组织病理改变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结果: 肉眼观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表面颜色灰暗、皱缩、无光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与模型组比较,10个温中散寒药组的胃黏膜均有所改善。光镜下观察,与模型组比较,除高良姜组外其余9个组均能明显减少炎细胞浸润(P<0.05或P<0.01);10个温中散寒药组均能明显减少胃黏膜腺体的破坏(P<0.01)。 结论: 10味温中散寒药通过改善大鼠胃黏膜的破坏从而发挥其治疗胃实寒证的药效。  相似文献   

17.
陶敏  陈华  矫金玲 《中医杂志》2018,(5):377-380
俞景茂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疾病大多与风有关,常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风药疏风升散。考虑到风邪可入血分,患儿病久易风血相搏,多运用养血疏风之法治疗此类疾病,在治疗中常加活血养血药物。选取异位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病案,对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运用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疏风解毒胶囊是由湖南湘西民间百年祖传秘方"祛毒散"演变而来。属纯中药制剂,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抗感染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带状疱疹和手足口病等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就疏风解毒胶囊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临床尚无经济、可靠的诊疗方案及特效药物。中医学上常以"风温""湿温"等论治,作者通过临床观察,提出流行性感冒患儿常见的临床症状用"风温""湿温"等不能尽作出解释,故提出了以"风、寒、湿、热"四大病因为主的"病因辨证"诊疗方法。此辨证体系,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又能更贴近临床实际,为今后流行性感冒的诊治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疏风清热解毒药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热惊后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非中成药组41例及中成药组45例,非中成药组用西药对症治疗,中成药组患儿除西医对症治疗外,加用疏风清热解毒中成药(口服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大于2岁患儿加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