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术中使用0.2g/L丝裂霉素C预防haz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近视患者120例240眼按左、右眼分为两组,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完成激光切削后,一次性使用0.2g/L丝裂霉素C液,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术后定期随访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术后视力、haze等情况。结果:术后1,3,6mo两组术后的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级haze中,术后1mo实验组有105眼(87.5%),对照组有62眼(51.7%);术后3mo,实验组有80眼(66.7%),对照组有39眼(32.5%);术后6mo,实验组有96眼(80.0%),对照组有68眼(5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实验组有91眼(75.8%)的视力大于或等于1.0,对照组有51眼(42.5%)的视力大于或等于1.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ASEK术中使用0.2g/L丝裂霉素C可减轻haze的发生,且安全有效,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患者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K)中分别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的效果。方法对52例(104只眼)行LASEK的高度近视患者,分成A、B、C三组,三组术中分别使用0.005%、0.01%、0.02%浓度的MMC棉片覆盖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观察术后裸眼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 )的形成情况。结果在术后裸眼视力和Haze形成方面: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方面:C组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LASEK术中采用0.01%MMC可以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恢复术后良好视力,且不会明显延迟角膜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0.2g/L mitomycin C,MMC)与术后并发症,尤其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a期间接受LASEK术的受术者资料193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常规组92例(184眼)和MMC组101例(199眼)。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术后两组Haze发生率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期均为12mo。结果:两组均无Ⅱ级以上Haze的发生。两组屈光度为-6.00~-8.00DS时Ⅱ级Haze,≥-8.00DS时Ⅰ级Haze及Ⅱ级Haz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0.2g/L MMC可减少LASEK术后Haze的形成,尤其对高度近视受术者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无明显上皮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激光切削深度选择0.01%丝裂霉素C(MMC)作用时间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对120例(240只眼)行LASEK,术中用0.01%MMC滤纸片覆盖于激光切削后的基质床上,切削深度75~100μm浸润10 s,101~130μm浸润15 s1,31~160μm浸润20 s1,61μm以上者浸润25 s。观察术后1、3、6个月时视力、屈光状态、Haze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20只眼出现0.5级Haze6,只眼出现Ⅰ级Haze,术后3个月16只眼出现0.5级Haze,4只眼出现Ⅰ级Haze,至术后6个月6只眼0.5级Haze,未见Ⅱ级以上Haze出现。不同的切削深度经MMC处理后Haze的出现在各组间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EK术中应用0.01%MMC并根据切削深度选择作用时间能有效地抑制Haze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的疗效。方法中高度近视(-5.00~-10.00D)LASEK60例(120眼)术中应用0.02%MMC的30例(60眼)者为试验组,术中未用MMC的30例(60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月、3月、6月观察其角膜haze的发生及发展情况。结果试验组中高度近视者术后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对中高度近视LASEK术后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方法在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采用Topcon角膜内皮计对接受LASEK治疗的对照组和MMC组近视患者各150例(150只眼)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结果两组间同一时段角膜内皮细胞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术前比较,在术后1、6、12个月MMC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76.55±290.37)、(3035.92±257.25)、(3056.53±263.76)个/mm2;在术后1、6、12个月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28.08±56.51)、(2930.95±814.63)、(3097.10±269.82)个/mm2。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术后1、6、12个月均未出现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45)。 MMC组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个月后未见明显变化(细胞变异系数在术后1、6个月分别为31.85±7.12、32.78±6.24,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个月分别为:60.95±8.54、62.43±10.95);而在术后1年后细胞变异系数为34.83±5.63,较术前轻度增加( P =0.015),六角形细胞比率为63.90±9.78,较术前轻度减少( P =0.03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组细胞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在术后1、6、12个月后未见明显变化(细胞变异系数分别为:31.62±0.82、33.41±1.22、34.16±4.36;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61.89±1.18、62.78±7.57、63.33±2.5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49)。结论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ASEK术中应用MMC是防止Haze发生的较安全的方法,但轻微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尚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近视患者31例62眼行LASEK治疗,激光切削后术中应用质量浓度为0.02%的MMC滤纸片覆盖在角膜基质床上,持续12s,充分冲洗角膜,复位角膜上皮,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结果术前与术后的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ASEK术中应用MMC是一种矫正中高度近视,防止haze发生的较安全的方法,但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尚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不同屈光度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与屈光回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LASEK手术者先根据屈光度分为低、中、高度组,再将各组分为LASEK组和LASEK联合MMC组。低、中、高度LASEK联合MMC组在激光切削完毕后用浸有0.02%MMC的绵片覆于角膜切削区,时间分别为20~25s、40~50s、60~80s。术后早期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3、6、12个月复查视力、角膜haze及角膜地形图。结果 (1)术后疼痛反应、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低、中、高度的LASEK组与LASEK联合MM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1、3、6、12个月,haze发生率低度近视LASEK组与LASEK联合MMC无显著性差异,中、高度近视LASEK联合MMC组haze发生率低于LASEK组(P〈0.05);(3)低、中、高度近视LASEK联合MMC组角膜曲率术后1a与1个月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LASEK组角膜曲率术后1a与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a低、中近视LASEK联合MMC组与LASEK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度近视LASEK联合MMC组达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多于LASEK组(P〈0.05)。结论 LASEK术中MMC敷贴合适时间可以降低术后haze及屈光回退的发生率,高度近视组尤为显著;术前屈光度越高,所需MMC敷贴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
丝裂霉素C在LASEK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预防准分子激光皮下角膜磨镶术后haze形成的效果。方法对48例93眼进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中用0.02%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于激光后的基质床上2分钟,观察术后1月、3月、6月时视力、屈光状态、haze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48眼93眼均在术后3~4天上皮完全愈合,6月平均视力1.04±0.32,平均屈光度0.21D±0.3,1月时0.5级haze 1例2眼,3月时0.5级haze 3例5眼,到6月时仅1例1眼0.5级haze,其余4眼角膜恢复透明,并且未伴随视力下降及屈光回退,未见角膜上皮愈合不良、结膜巩膜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0.02%丝裂霉素C能预防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haze的形成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MMC)及术后短期(1周)应用地塞米松(DM),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LASEK 208例按用药不同分为MMC组101例(199眼)和MMC联合DM组107例(200眼).以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haze发生率.结果 MMC组中10眼(5.03%)出现Ⅱ级haze,未出现Ⅱ级以上haze;MMC联合DM组未出现Ⅱ级及以上haze.同一性别中两组Ⅱ级haz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ASEK术中应用0.02%MMC联合术后短期内(1周)应用地塞米松,对术后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治超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LASE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51例(302眼),按近视程度进行分组:Ⅰ组(-10.00~-12.00D)174眼,Ⅱ组(-12.25~-16.00D)128眼。术后随访超过12个月,观察术后眼部反应、角膜愈合、裸眼视力、等效球镜、haze、眼压等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1.0者Ⅰ组148眼(85.1%),Ⅱ组70眼(54.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3.878,P=0.000);术后发生0.5~Ⅰ级Haze者Ⅰ组5眼(2.9%),Ⅱ组6眼(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1,P=0.406),经3~6个月治疗均低于0.5级。眼压升高需药物控制者Ⅰ组36眼(20.7%),Ⅱ组37眼(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6,P=0.099)。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效球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LASEK可矫正超高度近视,但务必监测眼压以防止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7眼,其中中度散光-1.00~-3.00D48例95眼、高度散光-3.00~-6.00D32例62眼。其中SMILE组(40例79眼)和LASEK组(40例78眼)。SMILE组采用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手术切口长度为2mm,位于120°,角膜帽厚度均为120μm,透镜直径6.4~6.6mm,帽直径为7.1~7.2mm;LASEK组行LASEK,体积分数20%酒精浸泡20s,保留角膜上皮瓣。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残光度数及角膜地形图形态。结果 SMILE组和LASEK组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3.7%(74/79)和89.7%(70/78)、92.4%(73/79)和88.5%(69/78)、91.1%(72/79)和87.2%(78/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裸眼视力均无增加或减少两行及以上。两组的目标屈光度均为0,术后1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及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形态:术后两组地形图都以圆形及椭圆形最多,分别为75.9%(60/79)、71.8%(56/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LASEK治疗近视散光均有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角膜形态良好,但SMILE的稳定性及精确性优于LASEK,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卫涛  王芳  陈萌  乔鹏 《眼科新进展》2008,28(9):689-69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特殊近视眼群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美国VISX STAR S4型准分子激光对28例56眼特殊的近视患者(眼球较小,眼窝较深,角膜偏薄,曲率相对异常等)行LASEK手术,术后随诊6个月,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8例56眼中,术后6个月53眼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50眼术后屈光度在-1.00~1.00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ASEK治疗特殊类型近视眼安全有效,并且拓宽了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患者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术后haze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2例(144眼)屈光度在-6.50~-9.00 D均接受LASEK治疗的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中用药情况分为5-Fu组(浓度为25 g·L-1)和MMC组(浓度为0.2 g·L-1)。5-Fu组32例,MMC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haze出现和消退时间及haze的分级、最佳矫正视力等。结果 5-Fu组患者上皮愈合时间为(5.26±1.12)d,MMC组为(4.66±1.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上皮延迟愈合。术后haze出现时间,5-Fu组与MM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C组haze消退时间为(62.46±12.83)d,5-Fu组为(88.45±15.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ze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haze分级比较,MMC组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MMC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术中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5-Fu和MMC均能提高手术疗效,术后3个月haze基本消退,视力恢复到最佳矫正视力,在目前MMC缺乏的情况下可考虑替代使用5-Fu。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半年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LASEK手术的109只术眼进行半年的跟踪观察,将术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三组,Ⅰ组(23眼):-6.00~-9.00D;Ⅱ组(56眼):-9.25~-12.00D;Ⅲ组(30眼):-12.00以上。对各组术后裸眼视力、HAZE、角膜曲率、回退率及眼压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术后视力各组均比术前有显著改善(<0.001);2.术后HAZE发生率随度数增加而上升,且程度加重,但术后各组6个月时角膜混浊比第一个月有明显改善(<0.01);3.术后各组回退率高,回退率随度数增加而上升;3.术后各组眼压与术前均有差异(<0.001),术后各组第6个月时眼压有显著降低(<0.01)。结论LASEK手术对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对超高度近视预测性较差,HAZE发生率较高且回退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按屈光度分为2组:组Ⅰ74只眼(等效球镜-2.375~-6 D)及组Ⅱ65只眼(等效球镜-6.25 D~-11.75 D),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日本NIDEK公司ARK-10000对患者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合综合验光结果、眼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SEK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9.28%,裸眼视力≥1.0者占95.62%。组Ⅰ和组Ⅱ中分别有4只眼(5.4%)、6只眼(9.2%)的术后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下降1行,而组Ⅱ中仅有1只眼(1.5%)下降2行,组Ⅰ和组Ⅱ视力改善无显著差异(χ2=1.37,P〉0.05)。LASEK术后眼压稳定,而模拟角膜镜读数(S im K)、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 I)及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均较术前变化显著(P〈0.05)。结论 LASEK是手术治疗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高度近视(-5.0~-10.0D)患者随机分3组,实验组30例(60只眼),分别于LASEK术前及术后两天滴0.1%双氯芬酸钠眼液,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对照1组30例(60只眼),行常规LASEK;对照Ⅱ组30例(60只眼),LASEK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3组分别于术后1周内、1月、3月、6月随访.1周内丰要观察眼刺激症状,1月后观察角膜Haze的发生、发展.结果 实验组局部刺激症状低于两对照组;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实验组和对照Ⅱ组均低于对照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LASEK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及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后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87例接受LASEK治疗病例,随机选择一侧眼,在准分子激光扫描后应用丝裂霉素C;另一侧跟行常规LASEK手术,术中不应用丝裂霉素C,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患者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预计角膜厚度差值的变化及屈光度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问的差异。结果丝裂霉素C应用组实际切削的角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更接近于预计切削的角膜厚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丝裂霉素C应用组屈光度波动较小(P〈0.05),在术后2个月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在术后3~6个月趋于稳定。结论在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抑制角膜术后发生增殖反应,角膜厚度和屈光度在术后更短时间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