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实施患者住院及治疗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对在西安市北方医院眼科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行白内障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路径组为2012-10/2013-05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按白内障临床路径完成标准住院治疗流程;对照组为2010-10/2011-06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3例,按普通流程完成住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临床路径组,220例白内障患者视力提高者209例(95.0%),平均住院日4.5±1.4d,平均住院费用4522.3±285.1元;对照组患者213例,视力提高者202例(94.8%),平均住院日5.1±1.7d,平均住院费用4647.7±271.2元。两组间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白内障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优化了医疗诊治流程,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质量,为促进医疗管理水平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据。  相似文献   

2.
李婵  薛雨顺  任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679-1682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与非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成本、手术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4-09-01/2015-09-01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老年性白内障(ICD 10:H25.901)、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 10:13.4102+13.701)的患者649例.其中,临床路径组为108例,非临床路径组为541例.用住院费用和误工费之和来衡量住院成本,用术后视力改变量来衡量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在床位费、诊查费、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住院总费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费用明显少于非路径组;临床路径组的人均误工费明显少于非临床路径组;临床路径组与非路径组之间的术后视力改变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路径组的成本-效果比要低于非临床路径组,说明临床路径组的方案较优.结论:临床路径的方案较优,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基础上并不会影响白内障手术术后的疗效;临床路径通过控制平均住院日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临床路径通过规范诊疗行为而降低了有关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均在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60例,进行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照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不但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节省了卫生资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实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2a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路径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方法:以我院2010-01/2011-12因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院行滤过手术(小梁切除术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入临床路径的82例83眼为路径组,以2008-01/2009-12因同样疾病治疗未采用临床路径的67例68眼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治愈率、患者满意度指标。 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日7.0d,术前平均住院日2.6d,平均住院费用2 158元,满意度97.4%;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1.2d,术前平均住院日4.2d,平均住院费用2 630元,满意度9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治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不会降低医疗质量;相反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情况。方法应用视功能损害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不同视力损害的82例双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以及各指标分数下降。重度视力下降组生存质量分数下降更加明显。结论白内障患者由于视力下降而生存质量受损害。生存质量的研究使医生更加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常见并发症,也是致盲索要原因,如何掌握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法,是治疗关键。本文对我院1985年10月至1995年10月收治的110例(114眼)外伤性白内障做一临床分析。一般情况:10年中眼科住院总数2225冽,其中眼外伤295例。眼外伤中外伤性白内障110例,114眼,占眼外伤的37.3%,占住院病例总数的4.9%。男男例,占84.5%;女17例,占15.5%。右眼57例,占51.8%;左眼49例,占44.5%;双眼4例,占3.6%。年龄最小1岁,最大72岁,35岁以下84例占76.4%。工人31例,占28.2%;农民兀例,占32.7%;学生16例,占1…  相似文献   

7.
贾婷婷  徐娇娇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58-2260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7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和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疗效包括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质量包括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满意率,观察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9.
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按照传统诊断标准观察93例(182只眼)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分析晶体混浊与用药时间、用药总量、视力与青光眼的关系。发现敏感者用药4个月以上即可发生晶体后囊下混浊,青少年和男性更易发病。晶体混浊分级,尤其第Ⅲ级变化与用药时间和总量关系密切。并发现83.8%患者合并青光眼,可能是部分Ⅰ、Ⅱ级晶体混浊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提出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可根据其范围、程度分为4级,应警惕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0.
廖琼  刘翔 《眼科研究》2004,22(1):16-16
我科总结了1995年至2002年行ECCE IOL的1800例患者,对9例切口破裂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淑娟  曾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71-2173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下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卫生经济学指标,制定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的管理体系和手术方法。方法:制定与实施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路径表,在临床路径下将9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d远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的不同。结果:A组与B组患者术后第1d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术后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层医院在临床路径下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能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让更多白内障盲患者受益。符合卫生经济学的根本宗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白内障手术相关医疗纠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玉英  张筠 《眼科》2007,16(2):73-75
随着眼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技巧和手术预后获得迅速提高,人们对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恢复也有更高的要求。由于白内障手术操作时间短,对手术器械和仪器的要求相对简单,经济效益又较高,因此出现了一些不实的广告。由此引发的对预后的不满及医疗纠纷有增加的趋势。如何提高白内障手术后视觉质量,减少纠纷,已成为我们的议事日程之一。本文将对纠纷的形成原因和纠正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02/2017-12期间本院诊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45眼)和观察组(45例45眼)。对照组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组植入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及术后对比敏感度。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12wk,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VF-14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明光及暗光对比敏感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角膜内皮细胞情况、明光眩光及暗光眩光对比敏感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区域折射人工晶状体SBL-3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视觉质量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且对角膜的不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The incidence of cataract continues to increase with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remains the only proven treatment. This, however,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cost and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 prevalence of cataract is the highest. Medical treatment of cataract is therefore a highly desired alternative. Since the last major review of medical treatment of cataract the search for an anti-cataract agent has advanced on many fronts. Some anti-cataract drugs, such as carnosine, have now reached clinical trials and showed encouraging results that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e discovery of an eff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for cataract is likely to make global impact on eye health.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the drug therapy of cataract and provide updates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唐强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869-1871
目的:分析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
  方法:选取2013-05/2015-05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90眼,均行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和屈光度的差异;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总结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7d,1、6mo 时的眼压分别为19.38±3.63、12.96±2.84、11.37±1.05、11.89±0.82mmHg均低于术前眼压32.65±6.42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垂直方向角膜屈光度先上升后下降,且各时间点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水平方向角膜屈光度先下降后上升,除术后1 mo外术后各时间点的水平方向角膜屈光度与术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mo 时视力≤0.1者5眼(6%),>0.1~0.5者48眼(53%),0.6~0.9者29眼(32%),≥1.0者8眼(9%),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积血3眼,角膜水肿5眼,前房纤维样渗出3眼,经对症处理后均在7d内恢复正常。
  结论:小切口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超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115例120眼85~102岁超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术后视力、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3者 97例 99眼(825%),<0.05者为2例2眼(1.7%),脱盲率98.3%。无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叶纹  冯佩丽 《眼科新进展》2001,21(3):197-198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9例31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其中虹膜睫状体炎14眼,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炎7眼,中间葡萄膜炎7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2眼,交感性眼炎1眼。随访5-28mo,平均15mo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80%,眼眼(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前部葡萄膜炎症,1眼(虹膜睫状体炎)见IOL表纤维素性渗出膜,2眼)中间葡萄膜炎)IOL表面见片状白色破碎屑,结论:采用对眼组织损伤较小的超声乳化技术,术中避免刺激虹膜,尽量清除晶状体皮质,并将IOL植入囊袋,内,对于在炎症相对静止期的葡萄膜炎,同样可获得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较少的并发症和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