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患者采取CT与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经术后病理证实,包括中央型肺癌24例、周围型肺癌16例,均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价值。结果 CT与MRI诊断纵隔型肺癌不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其诊断符合率均为100%;CT诊断可见边缘不规则肿块,外缘呈分叶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等,而MRI除了前述情况还可见肿块侵袭胸椎、胸壁及胸膜等。结论将CT与MRI诊断应用于纵隔型肺癌中均有不错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但MRI还可进一步检出肿块侵袭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肺癌CT表现。结果:本组92例肺癌病例,中央型55例,周围型37例。其中肺部较隐蔽部位癌肿10例。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壁改变及管内外肿块,中央型肺癌引起阻塞性肺炎、阻塞性不张。阻塞性气肿;同时CT不仅能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征象等,也能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HR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结论:CT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定位准确,易于显示肺癌肿块形态、边缘征象及内部结构,尤其能显示胸部隐蔽部位病灶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等,故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广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77-1979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X线、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灵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31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胸部正侧位X线和CT平扫,其中7例行增强CT扫描,21例行MRI平扫,其中3例增强扫描.分析纵隔型肺癌MRI、X线及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灵敏性.结果 31例患者手术证实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纵隔型肺癌胸部X片的共同表现为纵隔明显增宽,气管受压移位变形;CT显示肿块边缘不规则,外缘呈分叶、毛刺状,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MRI的影像学特征除了CT表现外则可较准确显示肿块侵及胸膜、胸壁和胸椎.X线临床诊断诊断灵敏度为88%,MRI为100%,CT为100%;MRI和CT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x2=12.251,P<0.05).结论 纵隔型肺癌临床诊断极易出现误诊,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结合可增加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陈建彪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15-116
目的:探讨分析CT诊断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央型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了X线胸片与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在两种方法中的显示情况。结果:X线胸片检查准确率为63.3%,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91.7%,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1);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在CT扫描检查中比X线胸片检查显示得更清晰和明确,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T诊断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治疗,其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诊断准确、费用低、操作简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诊断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49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胸片与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X线胸片的诊断符合率为65.3%,CT的诊断符合率为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T对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比X线胸片更清晰(P〈0.05)。结论:X线胸片与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CT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胸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及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确诊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16例,将所选患者的CT、MRI诊断图像进行对比,比较钙化、肋骨受侵情况、肿瘤检出率以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血管断面、积液、胸膜凹陷征等检出情况。结果 CT对周围型肺癌患者钙化及肋骨受侵程度的检出率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径超过5 cm的肿瘤,两种检查手段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肿瘤直径在2~5 cm的肿瘤检出,CT显著优于MRI,P<0.05;对于纵隔肺门淋巴结、胸腹腔积液及胸膜凹陷征等观察指标,MRI显著优于C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都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手段,CT对直径较小的肿瘤以及钙化点检出率高于MRI,而MRI对胸水、纵隔淋巴结、胸膜凹陷征等出现相关转移的敏感性高于CT,是对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主要补充手段,临床上可根据实际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X线胸片和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认为中央型肺癌的3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X线胸片及CT扫描结果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诊断出肺癌18例,准确率为58.1%(18/31),CT诊断出肺癌28例,准确率为90-3%(28/31);CT诊断中央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线检出支气管腔内18例(58.1%)、肺门区肿块17例(54.8%)、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19.4%),CT扫描分别检出25例(80.6%)、24例(77.4%)、15例(48.4%)。CT扫描对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描述更灵敏准确,显著优于X线胸片(P〈0.05)。结论X线胸片和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CT扫描诊断更准确、更灵敏,对病变细节显示更高,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徐伟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76-137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的MSCT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4例;CT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11例,支气管管腔狭窄15例,支气管管腔的狭窄表现为管腔呈杯口状或鼠尾征;肺门区肿块19例,肺门区肿块最大7 cm×8 cm,最小2 cm×2 cm,CT值20~56 HU,边缘见分叶征15例,毛刺征16例,增强后肿块有轻到中度强化,其内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结论 MS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同时能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肺内及胸壁、肋骨转移等.故MSCT对中央型肺癌的分期以及手术指征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永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57-258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纵隔型肺癌位于前纵隔15例,中纵隔13例,后纵隔10例,其中椭圆形20例,类圆形13例,不规则型5例;均为中央型肺癌,肿块<2cm者8例,2cm~3cm者13例,肿块>3cm者17例。CT平扫均表现为纵隔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块影,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及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软组织肿块均不同程度强化,肿大淋巴结多边缘强化。结论 CT检查能确切显示纵隔型肺癌的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及比邻结构,在纵隔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央型肺癌患者92例,同时进行X线胸片和CT扫描的诊断技术,观察和比较二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所有肺癌患者都采用X线胸片和CT扫描的诊断技术后,X线胸片检查确诊62例,准确率为67.39%,CT扫描检查确诊86例,准确率为93.4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结果 :X线胸片法的支气管腔内57例(61.96%)、肺门区肿块55例(59.78%)、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22.83%),CT扫描法的支气管腔内76例(82.61%)、肺门区肿块74例(80.43%)、纵隔淋巴结肿大48例(52.1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CT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同时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而中央型肺癌的病变早期的筛查可以优先选择X线胸片检查,这样的应用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明确地显示出病灶的状况,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为广大的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1.
杨志强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69-1770
目的 探讨肺部韦格纳肉芽的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肺部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或增强检查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图像表现以及误诊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双侧肺损害9例,单侧肺损害2例.主要影像特征包括:多发结节影8例,不规则片状实变阴影4例,楔形病灶3例,空洞6例.共有8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为72.72%(8/11),其中2例误诊为原发性肺癌,3例误诊为转移性肺癌,3例误诊为肺结核.结论 CT表现对肺部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CT与MRI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FLLDH患者38例,观察经CT和MRI扫描的椎间盘突出阳性节段结果及其影像学特点,对其影像学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阳性结果为94.74%(36/38),NIRI扫描为100.00%(3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椎间盘突出节段主要集中在L3-4和L4-5节段,MRI扫描分别占34.21%(13/38)和39.47%(15/38),CT扫描分别占31.58%(12/38)和39.47%(15/38);突出呈丘状22例,半圆形8例,不规则形和三角型各3例;椎间孔内侧型4例,椎间孔外侧型18例,混合型14例;突出程度〈3mm者13例,4~7mm者20例,7mm以上者5例。结论CT与MRI检查均能够准确诊断FLLDH,对判断FLLDH及其位置、程度和指导临床及时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了解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与诊断。方法对5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h内就诊时均首先经头颅CT扫描,然后进行MRI平扫和弥散成像(DWI)扫描,然后对可疑患者24h后复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4h确诊脑梗死CT扫描13例占23.2%,MRI常规扫描46例占82.1%,DWI扫描56例占100%。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同时有助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董云  凌春华  季成  陈延斌 《安徽医药》2012,16(7):995-996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手术证实为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98年至今该院收治的28例肺隔离症,其中叶内型26例(92.9%),叶外型2例(7.1%)。叶内型多以咳嗽、脓痰、咯血和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叶外型多无症状,但部分伴其他畸形。术前确诊该症6例(21.5%),主要诊断方法为胸片、CT、MRA、选择性动脉造影。全组均为肺叶切除,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发病率低,易误诊及漏诊,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CT、MRI检查及主动脉逆行造影等检查方法,发现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瞿越云 《云南医药》2005,26(6):513-514
目的探讨CT薄层扫描高分辨重建技术在颅底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脑外伤疑颅底骨折患者除行常规CT扫描后,又对颅底进行薄层扫描,再进行高分辨重建。结果32例脑外伤常规CT扫描检查,有26例确诊,有6例怀疑颅底骨折,在进行薄层扫描,高分辨重建后,确诊为颅底骨折。结论颅底薄层扫描和高分辨重建技术,由于层面薄,图像分辨高,可清晰显示颅底骨折类型和走向以及移位情况,清晰显示骨折碎片与周围关系,有利于临床医生制定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误诊或漏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25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25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6例出现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10例出现偏侧性充盈缺损;4例出现附壁性充盈缺损;5例出现完全性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和右室功能不全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可提供较为客观的资料,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部位隐匿性骨折的MRI与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58例外伤患者先行普通X线检查未发现有明确骨折,但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分组进行螺旋CT(SCT)及MRI检查,其中105例进行CT扫描;53例做了磁共振MRI扫描。结果 158例中有59例患者骨折:分别为:胫骨平台12例,髋臼9例,鼻骨7例,骶骨6例,肱骨髁上骨折9例,肋骨5例,腰椎4例,胸椎7例。结论SCT及MR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途径,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200例,对其MRI和CT的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例(共400耳)患者中,14例(28耳)前庭导水管扩大患者CT及MRI检查均发现异常;13例(26耳)内耳畸形患者MRI发现13例,而CT发现10例,漏诊3例;4例(4耳)内听道狭窄MRI可以诊断出,而CT仅发现2例;3例(3耳)MRI检查发现耳蜗纤维化的患者CT扫描未发现异常;在诊断内耳畸形中,MRI与CT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影像学评价中,MRI内耳水成像及耳蜗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独特优势,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HRCT征象,分析其误诊为肺癌的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之前被误诊为肺癌的肺炎性假瘤的HRCT征象,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误诊病例中位于胸膜下17例,晕征26例,毛刺征23例分叶征19例,胸膜增厚21例,血管集束征7例,空泡征4例,均匀强化13例,非均匀强化7例等等。结论:HRCT对肺内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全面综合分析CT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成人新发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成人新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应用X线平片及MSCT进行胸部扫描,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价,判断MSCT应用在成人新发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MSCT检出新发肺结核89例(90.82%),X线平片检出75例(76.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定位肺内病变患者71例,肺内隐蔽性病变18例,与X线平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应用检查成人新发肺结核可提高其临床诊断正确率,明确病灶类型及定位,对在早期及时控制肺结核传播、防止患者肺结核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