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毒症时往往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下简称甲旁亢),血中甲状旁腺激素(PTH)增高,同时可有骨病的表现。其病理生理为:①钙磷变化:尿毒症时血总钙及离子钙水平低于正常,严重者可低至6mg/dl。血钙低的原因有高磷血症,血磷增高使血钙降低。其次是维生素D活化障碍(肾组织破坏致肾内维生素D活化受损)。②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及骨对PTH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髂内动脉-前列腺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对2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其中C1期5例,C2期7例,D1期8例,D2期2例,共行25次介入治疗.所用药物剂量分别是:卡铂400 mg,丝裂霉素20 mg,表阿霉素50 mg,长春新碱1 mg;栓塞剂选用明胶海绵和碘甘油.结果 22例患者自治疗后第1周,病人均出现前列腺质地变软和体积缩小;第2~3周后体积缩小20%~40%;3例术后有神经合并症;1例臀部皮肤组织缺血坏死;8例于化疗栓塞2~3周后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随访5~36个月,尿流率明显改善,残尿量减少或消失.结论 经导管双侧髂内动脉超选择(前列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肯定,为综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增加了新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非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或内分泌治疗无效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忠华  丁虹 《肝脏》2005,10(2):152-153
肝硬化病人常有抽痉,周身骨痛,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均为低钙血症表现。我们分别测定100例不同分级肝硬化病人血钙(包括血清总钙及血清游离钙)和血25(OH)D3,并给予足量补钙治疗,病人抽痉,骨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此100例患者均在综合保肝利尿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钙治疗,在补钙前和补钙1个月后分别测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和25(OH)D3,我们给予碳酸钙(钙尔奇D)1800mg d×2周,以后1200mg d维持。资料与方法纳入的100例肝硬化病人均为我院2001~2003年住院病人,均作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肝脏B超(包括肝脏大小,光点密度,门静脉宽度等)检查,明确诊…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32)P、~(45)Ca 双示踪技术研究大骨节病区粮喂养大白鼠的钙、磷代谢。结果表明:病区粮喂养动物的骨、软骨~(32)P、~(45)Ca 沉积减少,骨钙、磷含量显著增大,软骨磷脂、硫酸软骨素含量降低、胶元量增高。说明病区组动物发生了钙、磷代谢紊乱,有过早老化现象,并提出其改变的初步分析和可能有关的因素。病区粮加硒后,骨、软骨~(32)P 沉积率明显增高,软骨磷脂含量增加,骨磷量有所减少,而钙代谢无明显变化。表明硒与磷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运动和营养对发展和维持高龄老人的骨骼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最佳的饮食疗法可随个体差异而不同,可因年龄、营养物的摄入、疾病、药物、性激素等不同状况而改变。对脊柱骨小梁有效果并不一定对枢椎骨皮质有效果。钙是骨的主要成份,故它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很重要。绝经期早期的负钙平衡可因每日摄入1000mg钙而改善,然而没有证据说明摄入更多的钙可以完全扭转雌激素缺乏所导致的影响,年龄的增长可影响肠道钙的吸收,老年男女钙的摄入量可以增大一些(每日1000~1500mg)。老年人为维持骨骼质量而进行的负重运动的最佳量可能相当于积极活动的中青年成人的最佳运动量,中老年保持这种活动量是有助于改进骨质量。老年的运动处方必须考虑到其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的健康状况并力求避免运动创伤。  相似文献   

6.
卢维晟  王一尘 《心脏杂志》2005,17(3):303-303
目的:证明和探讨大量钙的摄入和促进骨钙沉积的手段是否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辛伐他汀能否同时发挥改善血管钙化和骨钙沉积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体质量150~200g。随机分为5组:①基础组(n=8):标准饲料;②VitD3对照组(n=9):标准饲料;③高脂组(n=9):高脂饲料;④高脂高钙组(n=9):高脂高钙饲料;⑤辛伐他汀组(n=9):高脂高钙饲料,同时辛伐他汀每天10mg/kg干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红细胞膜结合钙值2.16±0.21μg/mg膜蛋白,明显低于正常人35例的膜钙值4.76±0.25μg/mg膜蛋白(P<0.01)。不伴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25例膜钙值4.85±0.44μg/mg膜蛋白,它与正常人的膜钙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红细胞膜钙减少与平均动脉血压呈负相关,且膜钙减少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变程度有明显的关系。红细胞膜结合钙减少,致使钙泵对钙的亲和力降低,细胞内游离Ca~(2+)增加,血压升高。因此,红细胞膜结合钙减少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泼尼松造成大鼠骨丢失的特点及芪康骨宝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给予泼尼松2.7mg/kg每天灌胃,连续12w,同时给予芪康骨宝高剂量(GBH)、中剂量(GBM)和低剂量(GBL)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不脱钙骨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测量股骨长度和宽度以及测定尺骨羟脯氨酸和钙磷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长期使用泼尼松后大鼠骨小梁量显著减少,骨形成率明显下降,而骨吸收周长和单位面积破骨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股骨长度和宽度明显缩短(P<0.05),尺骨的重量明显下降。而芪康骨宝各治疗组对泼尼松造成的骨损害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高剂量作用较明显。结论泼尼松长期应用可显著抑制骨生长、造成骨量的丢失,芪康骨宝可通过促进骨生长、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而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M)合并骨减少症,与活性型维生素D异常有关,其成因不明。本文就糖尿病合并骨减少症与DM的病理做一对比。与钙调节激素的关  相似文献   

10.
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鲜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76岁男性患者,实验室检查血钙轻度降低,血碱性磷酸酶、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轻度升高。骨扫描示超级骨显像,X线摄片示腰椎、骨盆出现不规则骨密度增高区,前列腺穿刺及骨髓活检证实前列腺癌骨转移。给予抗雄激素治疗,唑来膦酸输注并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1.
随增龄骨盐含量减少,尤其绝经后女性骨盐含量急速下降,此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基础。钙代谢调节激素在维持老年人骨盐含量上起重要作用。为研究维持老年人骨盐含量的机理,有必要明确老年人血钙代谢调节激素的标准值,迄今有关其正常值及生理意义等问题尚无肯定性报道。本文对钙代谢、糖代谢、肾功能、骨盐含量等均正常的75例老年女性作了钙代谢调节激素值及左桡骨骨盐含量的测定。对象和结果受检者为东京都养育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共323名。在同时间内作血清PTH、25-OHD、24.25(OH)_2D、1.25(OH)_2D、Ca、P、BUN、AL-P活性、左桡骨骨盐含量、糖耐量(非当日的)等项检查,将符合标准的75名作为正常组。检查结果如下: 1.老年女性血钙调节激素的正常值PTH0.16~0.55ng/ml,25-OHD13~39ng/ml,24.25  相似文献   

12.
89SrCl2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89SrCl2 对老年人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9例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伴骨痛患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89SrCl2 ,每次 1 4 8~ 2 2 2MBq kg ,重复使用在首次用药后 3~ 6个月 ,治疗 2个疗程 ,观察其疗效。 结果 治疗后骨痛减轻或消失 2 4例 ,总有效率为82 8% ;骨痛缓解可维持 3~ 6个月。治疗后 3个月做骨显像有 16例 (5 5 2 % )骨转移灶代谢减低 ,对治疗前、后骨显像感兴趣区 (ROI)比值 (治疗前为 5 4 0± 3 2 3,治疗后为 3 0 6± 1 79)进行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疗前 17例 (5 8 6 %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2 0 μg L ,治疗后 3个月复查仅有 4例 (13 8% )≥ 2 0 μg L ,PSA在异常范围的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下降。治疗后有 6例(2 0 7% )出现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反应 ,但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结论 89SrCl2 对缓解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癌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副作用小 ,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Tc-MDP(云克)治疗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予云克治疗3个月(每日静滴22 mg,10 d为一疗程,每月1个疗程)。随访骨痛缓解情况、血清PSA水平变化及骨转移病灶变化。结果 61例患者骨痛缓解总有效率75.4%;治疗后1个月PS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全身骨显像示病灶缩小或变淡16例,病灶消失7例,6例出现新发病灶。结论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好,可缩小骨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型雌激素--哌嗪雌酚酮(PE)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骨代谢及子宫的影响.方法 将6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30~35 g,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模型组(Ovx组),Ovx+PE 0.5 mg/kg组,Ovx+PE 1.0 mg/kg组,Ovx+PE 2.0 mg/kg组,Ovx+雌酚酮(E)0.71 mg/kg组.去卵巢后连续灌胃给药42 d,处死小鼠后行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骨组织胶原染色及子宫病理学检查.结果 PE能预防去卵巢小鼠的骨丢失,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的提高去卵巢小鼠骨内羟脯氨酸的含量(P<0.01,P<0.05);对单位骨重骨钙、骨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与雌酚酮组比较,对骨质疏松小鼠子宫的作用较弱.结论 PE主要是通过提高骨组织胶原的含量维持骨量,对子宫表现出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的含量在预测和评估儿童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年龄为3个月~10岁的病毒性腹泻患者,每名患者收集2~3份粪便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粪钙卫蛋白水平,同时对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和疾病活性的比较。通过利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法和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粪钙卫蛋白的含量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针对50为患者进行了150次评估。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粪钙卫蛋白含量为89(11~426)mg/g。与之相比,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和腺病毒感染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较高,分别为93(25~405)mg/g和95(65~224)mg/g。重度病毒性腹泻患者843(284~1246)mg/g或中度病毒性腹泻患者402(71~995)mg/g也均具有较高含量的粪钙卫蛋白(P0.05)。同时,GEE分析表明粪钙卫蛋白的含量与病毒性腹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并可作为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断疾依据。[结论]病毒感染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都会不同程度的促使粪钙卫蛋白水平的升高,并且粪钙卫蛋白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粪钙卫蛋白可为用标志物用于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量效关系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筛查后符合入选标准者以1:1:1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每晚8:00~10:00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n=104),瑞舒伐他汀钙10 mg组(每晚8:00~10:00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n=110),瑞舒伐他汀钙5 mg组(每晚8:00~10:00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n=101).进入为期8周的药物治疗期.结果:用药8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基线变化率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为(-36.5±17.1)%;瑞舒伐他汀钙10 mg组为(-43.6±18.7)%,5 mg组为(-42.5±17.0)%.瑞舒伐他汀钙10 mg组和5 mg组均大于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钙10 mg和5 m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与安全性有关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相当.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方面,瑞舒伐他汀钙每天5 mg或10 mg剂量的降血脂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钙每天10 mg剂量,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7.
贾东升  杨全成  王彤  郏杰  车梓 《山东医药》2010,50(46):50-5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16例未接受过放疗的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结果治疗后3、6、9个月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1.3%、87.5%、100%,骨转移灶由治疗前的72个减少为治疗后的58个,出现轻度造血功能抑制5例。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性核素89Sr联治疗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Calcitonin,CT)作为钙代谢调节激素,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钙、促进尿钙排泄,并通过阻碍肠道对钙的吸收而降低血钙水平。最近的报告指出,CT有保护机体不致因进食而引起高血钙的降低血清钙的生理作用。本文主要探讨CT对肝胆系统钙代谢的调节作用。 口服钙盐(50mg/100g体重)的大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摄入普通饮食时(乳制品除外),24小时尿钙超过200mg称为高尿钙。随着饮食中钙含量的不同,正常尿钙范围也有变异。在欧美,每日饮食钙范围在700—1000mg,正常男性24小时尿钙不超过300mg,女性不超过250mg。在我国,印度和日本,每日入钙量平均300—400mg,正常人24小时尿钙一般不超过200mg。 病因和分类: 高尿钙的直接原因是肾小球钙的滤过与肾小管钙重吸收之差超过正常。肾小球钙滤过增加或肾小管钙重吸收减少均可导致尿钙增加。肾小球钙滤过增加主要是由于钙的滤  相似文献   

20.
闫亮  赵兴华  许长宝  郝斌 《山东医药》2011,51(28):50-51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在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9例确诊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给予紫杉醇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泼尼松5 mg口服、2次/d、第1~21天,21 d为1周期。结果完全缓解28例(40.5%),部分缓解16例(23.2%),稳定15例(21.8%),进展10例(14.5%)。缓解和稳定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展中位时间是32.6(11~94)周。10例患者死于疾病进展。骨痛患者34例,治疗后缓解20例(58.8%)。毒副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9例,Ⅱ度骨髓抑制15例,Ⅲ度呕吐14例。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