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吞咽功能训练组、普通电刺激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组,每组20例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组给予常规口腔、咽喉部肌肉感觉及力量训练,普通电刺激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辅以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3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及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量表(VDS)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sEMG平均波幅、VDS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肌电生物反馈组、普通电刺激组sEMG平均波幅[分别为(46.4±8.4)μV和(38.2±9.7)μV]、SSA评分[分别为(21.7±3.0)分和(25.9±4.7)分]、VDS评分[分别为(40.2±9.6)分和(59.2±8.3)分]均显著优于吞咽功能训练组(P<0.05),同时肌电生物反馈组上述疗效指标亦显著优于普通电刺激组(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较普通电刺激具有较大优势,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该疗法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抑郁、焦虑病情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及对照组(1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不超过5周,如治疗过程中患者恢复正常经口进食则终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洼田饮水试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结束时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为(7.92±0.45)分和(5.92±0.39)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1.42±0.47)分和(2.71±0.55)分]、HAMD评分[分别为(7.5±1.8)分和(8.8±2.1)分]及HAMA评分[分别为(8.3±1.9)分和(9.8±2.4)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球囊扩张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对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时双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特点,并探讨吞咽障碍发生机制。 方法选取左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例,右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上述对象吞咽5ml温水时双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及时程。 结果左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左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46.2±16.2)μV]明显高于右侧[(43.0±13.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吞咽时程[(1430.4±303.7)ms]与右侧吞咽时程[(1407.1±282.9)m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右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47.7±15.6)μV]明显高于左侧[(40.1±9.6)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吞咽时程[(1548.1±290.8)ms]与右侧吞咽时程[(1564.3±295.8)m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吞咽时其左、右两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分别为(30.9±2.5)μV和(30.5±3.2)μV]及时程[分别为(1288.0±221.9)ms和(1290.00±217.6)ms]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人比较,左侧脑干卒中患者左侧颏下肌群及右侧脑干卒中患者右侧颏下肌群振幅均显著增强(P<0.05),其时程均明显延长(P<0.05)。与正常人比较,左侧脑干卒中患者右侧颏下肌群及右侧脑干卒中患者左侧颏下肌群振幅均显著增强(P<0.05),其时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其双侧颏下肌群功能均受损,且病灶侧受损程度较对侧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3个月后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综合治疗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定其吞咽功能(SSA)、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障碍程度(VFSS)和生活质量(SWAL-QOL)。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EMG的最大波幅值与常规训练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21.34±3.61)分、(6.98±1.62)分和(438±37)分,与常规训练组治疗后的(30.22±3.71)分、(5.34±1.63)分和(627±51)分以及电刺激组的治疗后的(28.14±3.92)分、(5.69±1.58)分和(637±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最大波幅以及SSA、VFSS、SWAL-QOL评分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各项指标两两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有助于脑卒中3个月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常规吞咽训练联合吞咽电刺激治疗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软件将36例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给予吞咽电刺激及常规吞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改良曼恩吞咽功能评估量表(MMASA)、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MMASA评分[(62.0±8.2)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SSA评分[ (28.2±4.0)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MMASA评分[ (77.9±12.6)分]、SSA评分[ (32.9±3.6)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拔管率(47.1%)明显优于对照组(1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吞咽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对帕金森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顾怡雯  舒锦 《中国康复》2021,36(10):599-603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基础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吞咽康复训练组(A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组(B组),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组(C组),每组40名患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结果[颏下肌群肌电信号(平均波幅、吞咽时限)]、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活质量[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有所改善(P<0.05),且B组、C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sEMG平均波幅、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吞咽时限较治疗前缩短,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上述指标优于B组和A组,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均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其中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的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对比外周磁刺激(PMS)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成对照组、电刺激组及磁刺激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磁刺激组则辅以外周磁刺激,上述干预均每天治疗2次,每周治疗6d。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标准吞咽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及包括渗透-误吸量表评分(PAS)和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在内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4周后发现3组患者SSA评分、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视频吞咽障碍分级(VDS)评分及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刺激组、磁刺激组SSA评分[分别为(30.6±3.2)分、(24.1±2.8)分]、VDS评分[分别为(24.4±5.6)分、(18.2±8.2)分]、PAS评分[分别为(3.25±1.12)分、(2.56±0.66)分]及FOIS评分[分别为(4.31±0.97)分、(4.94±0.8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磁刺激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亦显著优于电刺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周磁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皮针针刺下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和吞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在头皮针针刺下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NMES治疗后紧接吞咽训练但不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的口腔期、咽期、误咽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FSS评分和SS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VFSS各期评分[治疗组:口腔期(2.51±0.56)分、咽期(1.94±0.76)分、误咽时(3.63±0.88)分;对照组:口腔期(2.14±0.65)分、咽期(1.54±0.66)分、误咽时(3.40±0.98)分]较组内治疗前的各期评分均有增加,而治疗后的SSA评分[治疗组(23.20±4.56)分,对照组(25.57±4.69)分]则较组内治疗前[(31.54±3.47)分和(30.89±3.59)分]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及SSA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VFSS各期评分与治疗前各期评分的差值[(口腔期(1.09±0.61)分、咽期(0.71±0.62)分、误咽时(1.14±0.73)分]均大于对照组[(口腔期(0.74±0.83)分、咽期(0.17±0.45)分、误咽时(0.69±0.53)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洼田饮水等级评分均有下降,才藤等级评分均有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评分和才藤评分的总有效率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皮针针刺下进行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肌生物反馈组、综合治疗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口肌生物反馈组给予口肌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组给予口肌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由经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在双盲状态下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生活质量评定。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治疗组的吞咽功能VFSS评分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6.90±0.82)分和(346.3±6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口肌生物反馈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物反馈组、磁刺激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20例。4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生物反馈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磁刺激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健侧高频rTMS刺激,联合组则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健侧高频rTMS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进行干预。治疗频次均为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渗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来评价4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记录和比较4组患者下颌舌骨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PAS评分、FOIS评分、SSA评分、下颌舌骨肌MEP潜伏期和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PAS评分[(1.85±0.75)分]、FOIS评分[(5.45±1.05)分]和SSA评分[(22.45±4.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下颌舌骨肌MEP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和生物反馈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下颌舌骨肌MEP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 健侧高频rTMS结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其下颌舌骨肌MEP的潜伏期和波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强化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2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2次,每周1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测量舌骨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向前、向上的运动幅度、时间,计算运动速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定、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PAS评分较低(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虽然高于EMGB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PAS评分[(2.38±1.19)分]低于EMGBF组[(3.57±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上移运动速度均较高(P<0.05)。与EMGBF组治疗后比较,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34.10±12.67)mm/s]、上移运动速度[(34.30±9.16)mm/s]较高(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在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提高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方面优于常规吞咽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单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组患者均行传统康复吞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频rTMS刺激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刺激频率5 Hz,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RMT),刺激时间2 s,间歇10 s,刺激时间为20 min,对照组在传统康复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假rTMS治疗,操作方法及刺激参数同治疗组,但仅将探头垂直于患者颅骨,不给予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FCM)及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进行疗效评估。另采用fMRI对2组患者相关脑区变化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EAT-10评分、FCM评级、MMASA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EAT-10[(18.40±3.10)分]、FCM评级[(6.10±0.74)级]、MMASA评分[(90.30±6.3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脑顶叶、顶上小叶、BA7区、BA40区激活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增大(P<0.05)。 结论 5 Hz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相关脑区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饮食偏好的食物改进摄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个人饮食偏好(包括食物温度、味道等)的食物改进摄食训练。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记录研究期间2组患者误吸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OIS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FOIS评分、SWAL-QOL评分[分别为(4.59±0.87)分和(127.31±24.3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干预后观察组误吸率、BMI[分别为1.78%和(20.56±1.43)kg/m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基于饮食偏好的食物改进摄食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误吸风险,改善营养状况,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伴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外周磁刺激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定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OIS评分[分别(4.47±1.11)分和(3.38±1.05)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1.97±0.76)分和(2.40±0.81)分]及PAS评分[分别(2.07±1.01)分和(2.73±1.14)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FOIS评分及PS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其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进行检测。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8.92±0.95)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36±1.6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3.57±0.48)L]、FEV1[(2.83±0.49)L/s]及PEF[(5.36±1.04)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仅辅以常规针刺治疗,2组针灸每日1次,每周6d,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法(SS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SSA及MN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显著下降,MN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21.70±3.10)分]较低、MNA评分[(23.27±3.36)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16例、16例、1例,对照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7例、18例、4例,提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调神利咽针刺法较常规针刺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双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双侧刺激组、单侧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双侧刺激组在吞咽训练基础上对双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皮质代表区进行高频(10 Hz)rTMS刺激;单侧刺激组则对患侧大脑半球下颌舌骨肌皮质代表区进行高频(10 Hz)rTMS刺激,健侧相同刺激点给予安慰性磁刺激;对照组则在双侧大脑半球相同位置给予安慰性磁刺激。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标准吞咽量表(SSA)、吞咽障碍结局和严重度量表(DOSS)及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定3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SSA评分、PAS及DOSS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后发现3组患者SSA评分、PAS及DOSS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双侧刺激组、单侧刺激组SSA评分[分别为(30.55±2.79)分和(34.14±3.48)分]、PAS分级及DOSS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并且双侧刺激组上述疗效指标亦显著优于单侧刺激组(P<0.05)。 结论 双侧高频rTMS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其疗效优于单侧磁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颌舌骨肌外周磁刺激联合中枢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外周磁刺激组、中枢磁刺激组、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外周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高频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皮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外周+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PMS+rTMS,上述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10次(2周)。治疗前和治疗全部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对4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FOIS、FDS、P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磁刺激组[(3.86±0.86)分]、中枢磁刺激组[(3.79±0.89)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5.00分(5.00~6.00分)]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36.50±6.63)分]、中枢磁刺激组[(35.29±8.96)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6.53±7.03)分]治疗前后的FD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2.07±0.73)分]、中枢磁刺激组[4.00分(2.00~4.00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00分(4.00~6.00分)]治疗前后的PAS差值较大(P<0.05)。外周磁刺激组与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磁刺激组和中枢磁刺激组比较,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显著较大(P<0.05)。 结论 下颌舌骨肌rPMS联合皮质rTMS可以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疗效较单一常规吞咽康复、下颌舌骨肌rPMS、皮质rTMS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髋关节主动屈曲时髂腰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的均方根值(RMS),评估其肌肉兴奋性,并测量患侧髋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采用步态分析、Berg平衡量表评估其步行及平衡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髂腰肌RMS、AROM、步长及步速、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髂腰肌RMS[(29.71±4.99)μV]、AROM[(25.15±5.86)°]、步长[(0.57±0.08)m]及步速[(0.51±0.06)m/s]、BBS评分[(45.15±6.42)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侧髂腰肌肌肉兴奋性,改善其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