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应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共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者按指南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予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时间不固定,每日1剂;观察组依子午流注择时通腑(卯时灌肠、未时灌胃)。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肠鸣音评分、腹腔压力、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超敏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鸣音评分以及腹腔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子午流注择时应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加减通腑能改善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治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66-167
目的:探讨清瘟败毒散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清瘟败毒散联合HVHF治疗,每天持续1216h,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MAP、APACHE-Ⅱ评分、中医症状积分、CRP、PCT、IL-6、TNF-α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MAP、APACHE-Ⅱ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CRP、PCT、IL-6、TNF-α等炎症指标明显降低。结论:清瘟败毒散联合HVHF治疗能够极大地清除炎症介质,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中医症状积分,从而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内服辅助治疗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炎症反应、肠屏障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中药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将118例患者采用区组、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抑制毛细血管微栓形成、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g/次,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和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1剂/d,内服或胃管给药;两组疗程均为7 d。预后评估指标采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3个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检测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FI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肠屏障功能指标采用包括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进行治疗前后热毒炽盛证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7.97%,高于对照组的42.37%(χ~2=15.594,P0.01);两组在治疗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下降趋势(F_(对照)=6.73,F_(观察)=7.412,P0.05),经配对t检验,观察组在治疗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第7天,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和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FIB,D-D和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综合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清瘟败毒饮合凉隔散辨证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能抑制早期炎症反应,控制细菌和毒素移位,能改善凝血功能紊乱状态和机体微循环,降低APACHEⅡ,SOFA评分和血清PCT水平,减轻了病情,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胰汤加减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腑实热结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西医符合SAP合并MODS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腑实热结证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胰蛋白酶抑制剂、胃黏膜保护、早期空肠营养、减轻炎症反应、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机械通气、循环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辨证论治经鼻空肠管注入清胰汤加减,疗程为7 d。记录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ICU时间、样本脱落数、死亡原因和例数;治疗开始前、治疗第3,7天分别测定相关指标,包括胰腺炎评价指标血淀粉酶(AMS)、血脂肪酶(LPS)、改良的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炎症反应指标采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器官功能和组织灌注评价指标包括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清乳酸(Lac)、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GT)、尿量、肌酐(CREA)、尿素氮(UREA)、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中医治疗评分采用急性胰腺炎腑实热结证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6. 67%(39/45),高于对照组的73. 91%(34/46)(χ~2=13. 524,P 0. 01);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的症状和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3,7天,AMS,LPS,IL-6,hs-CRP,M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Lac,CVP,PaO_2,PaO_2/FiO_2,ALT,AST,ALP,γ-GGT,尿量,CREA,UREA,GFR,CK,CKMB,LDH,Mb的水平均显著改善(P 0. 05);与对照组第3,7天比较,观察组相应时间点的AMS,LPS,IL-6,hs-CRP,MCTSI评分,APACHE-Ⅱ评分,Lac,CVP,PaO_2,PaO_2/FiO_2,ALT,AST,ALP,γ-GGT,尿量,CREA,UREA,GFR,CK,CKMB,LDH,Mb明显改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P 0. 05)。结论:SAP患者并发MODS时,使用血液净化联合清胰汤加减,可以促进胰腺修复,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脏器功能,对于改善症状,缓解中医证候,延缓病程进展,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白虎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凉膈白虎汤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的差异,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84.21%(P <0.05)。两组治疗后CPIS、SOFA、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CPIS、SOFA、APACHEⅡ、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WBC、TNF-α、IL-6、PCT、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血清WBC、TNF-α、IL-6、PCT、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气管插管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凉膈白虎汤治疗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可以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情,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PTCD胆道引流,术后予以抗感染、护肝、利胆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胃管注入或口服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黄疸减轻时间、腹痛减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GOT、ALT、TBIL、DBIL、IL-6、IL-8、TNF-α、PCT、hs-CR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肝功能相关指标、各炎症因子指标及PCT、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PCT、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清瘟败毒饮对毒瘀互结型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毒瘀互结型脓毒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瘟败毒饮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发热、舌质、心率、气促评分、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白细胞(WBC)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甲状腺激素(T_3、T_4、FT_3、FT_4、PCT)水平及28天内死亡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时,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别低于同时期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APACHE-Ⅱ、SOF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时,观察组APACHE-Ⅱ、SOFA评分分别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T3、T4、FT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CT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FT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8天死亡率为28.89%(13/45)高于观察组的11.1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TNF-α、IL-6水平,抑制了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状态的发展,从而降低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清瘟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对热毒壅滞型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吸氧、早期体液复苏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瘟解毒汤,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CKMB、Scr、ALT、TGF?β1、CHE、SOFA评分、WBC、PCT、CRP、NK细胞、PT、CD4+/CD8+、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CKMB、Scr、ALT、TGF?β1、SOFA评分、WBC、PCT、TNF?α降低(P<0.05),PT缩短(P<0.05),CHE、NK细胞、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清瘟解毒汤联合常规治疗可促进热毒壅滞型细菌性脓毒血症患者感染康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保护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锦红汤对脓毒症早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对症支持治疗和重要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锦红汤治疗。疗程1周。检测两组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Ⅰ)、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利钠肽(BNP)、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APACHEⅡ、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SOF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SOFA评分下降更明显(均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c Tn I、CK-MB、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7 d治疗,治疗组c TnⅠ、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5);但对照组c TnⅠ和BNP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c Tn I、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CK-MB水平相较治疗前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均P0.05)。两组PCT、hs-CR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PC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锦红汤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有效保护脓毒症早期出现的心肌损伤,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等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慢性乙型肝炎这4种常见证型与上述生化检测指标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对患者中医证型、生化指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特点及规律。结果:湿热内蕴和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清ALT、AST、GGT活性低于肝郁脾虚和气滞血瘀证;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4种中医证型的TBIL、DBIL、IBIL、ALB、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ALT、AST、GGT活性有明显差异,TBIL、DBIL、IBIL、ALB、G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瘟败毒饮口服或鼻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APACHE II评分、Scr、BUN、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均上升,治疗组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APACHE II评分、CRP均减小,但治疗组减小幅度增大(P0.05);治疗组有效为8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和临床有效率,降低APACHE II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瘟败毒饮对脓毒血症兔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造模,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脓毒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每组10只。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24 h和48 h耳缘静脉采血,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提示造模成功;给药24 h后,清瘟败毒饮组、血必净注射液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48 h后,清瘟败毒饮组TLR4、NF-κB、IL-6、TNF-α水平低于血必净注射液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脓毒血症兔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和汤对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和汤,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化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G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IAP、肠鸣音评分、炎症感染指标(WBC、CRP、PCT)、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GI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IAP、肠鸣音评分、炎症感染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和汤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丹益肺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肝肾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使用卵清蛋白及氢氧化铝制造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连续喂药14d后,对各组进行鼻炎症状评分及检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尿酸(UA)、尿素(UREA)及肌酐(CREA)水平。结果:治疗后与空白组相比,AR模型组鼻炎症状评分较高(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鼻炎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组肝肾功指标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同组中雌雄两性相比尿素(URE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及肌酐(CREA)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丹益肺口服液不仅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且对于肝肾功能无损伤,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L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0.01),PT、APT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P0.01),Fib、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P=0.04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瘟败毒饮能够显著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健康状况,保护内脏器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清降钙素原(PCT)、动脉乳酸(LAC)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2017年我院急诊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不同中医证型(卫气同病证、气分实热证、气分湿热证及气营两燔证)、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间比较: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PCT及动脉L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预后组间比较:合并基础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PCT及动脉LA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营两燔证、气分湿热证、脓毒性休克、入院24 h内SOFA及APACHEⅡ评分、血清PCT及动脉LAC水平等指标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气营两燔证、脓毒性休克、动脉LAC水平OR值分别高达4.255、5.118和5.078(P 0.05);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提示SOFA评分(界值12.36)、APACHEⅡ评分(界值23)、血清PCT(界值6.02)及动脉LAC水平(界值5.04)对于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转归的预测效能相当,曲线下面积均在0.9以上。结论中医辨证联合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PCT及动脉LAC水平检测可用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8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18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观察疗程7天,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均降低(P0.05,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16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炎性指标与SCr之间的关系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和8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IL-8、TNF-α、SCr、BUN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IL-6、IL-8、TNF-α水平与SC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可明显降低脓毒血症致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蓝光光疗结合菌桅黄静脉演注治疗新生儿黄疸和单纯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3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蓝光光疗结合菌桅黄静滴为观察组17例,单纯蓝光光疗为对照组16例.进行治疗比较其白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两组治疗后TBIL,DBIL和IBIL水平均呈显著下降(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TBIL,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我院近几年来蓝光光疗结合菌扼黄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