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CAI)应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结合跟腓韧带(CFL)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于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115例CAI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ATFL结合CFL重建手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术后6个月,115例患者AOFAS评分为(94.21±0.38)分较术前(72.36±6.12)分升高,VAS评分(1.02±0.05)分较术前(5.26±0.87)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115例患者YBT测试值为(88.46±2.09)%较术前(81.32±3.11)%升高,PAI评分(3.05±0.41)分较术前(4.78±0.93)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I应用踝关节镜下ATFL结合CFL重建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踝关节平衡性及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在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复术(ATFL)治疗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CLA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养一体化路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并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足踝协会和后足功能评分量表(AOFAS)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TFL治疗训练伤致CLAI患者中采取疗康养一体化路径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锚钉修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LIA)距腓前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某院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94例训练伤致LIA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改良开放式Brostr m锚钉修复,观察组4...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该院23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Brostr?m-Gould术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9~48岁,平均24.7岁,术前行MRI扫描和应力X...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全镜下人工韧带移植距腓前韧带(ATFL)重建治疗军事训练伤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2020年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26例因军事训练伤导致踝关节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X线、三维CT、MRI检查了解ATFL损伤情况.关节镜下探查清理,经踝关节镜前外侧入口观察,前外侧辅助入口于腓骨远端和距骨颈...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 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同时损伤或松弛18例,距腓前韧带单独损伤或松弛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及Good评级评估踝关节功能,并进行患侧与健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后足活动度比较。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同时修复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48.4±3.7)分,治疗后(88.2±3.8)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8分;单独修复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50.0±6.4)分,治疗后(89.5±3.4)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5分。Good评级优1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应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增大了腱骨接触面积,增加了骨腱愈合的概率,增强了踝关节的稳定性,其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持续被动活动对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观察持续被动活动(CPM)对膝关节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行膝关节手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行CPM者为实验组,未行CPM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达60°、120°的时间。结果 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膝关节术后病人行CPM,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缩短康复时间,而且病人无痛苦,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PM功能训练。于手术结束2、6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于手术结束2周、6周、6个月、12个月后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于手术结束12个月后参照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同时参照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统计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并对存在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 结果 手术结束2、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2周、6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结束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27.5±1.8)分和(27.1±2.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时间点,2组间的膝关节功能等级比较,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12个月后,2组患者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和WOMAC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采用CPM功能训练结合常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训练可快速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的肿胀程度,促进其膝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探究新型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踝关节功能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FAI患者45名随机分为常规组(n=21)和平衡组(n=24),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功能训练和新型踝关节平衡训练装置训练,8周干预前后,使用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和Trap-door踝关节内翻诱发装置进行踝周肌肉潜伏期的测试,使用Biodex Systems IV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踝关节位置觉和踝内外翻等速肌力的测试,使用Y型平衡测试(YBT)系统进行姿势控制能力的测试,使用坎伯兰踝关节不稳定工具(CAIT)对FAI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平衡组FAI患者的CAIT评分、踝周肌肉潜伏期(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腓骨长肌、胫骨前肌)、峰值踝外翻力矩和姿势控制能力(内收、外展的最大距离)相比于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功能训练,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可以更显著地提高FAI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和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OFAS评分、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属于最常见的运动性损伤类型之一,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25%[1],稳定踝关节外侧的主要结构即距腓前韧带(ATFL)、距腓后韧带和跟腓韧带(CFL)[2]。在所有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中,ATFL撕裂伤的发生率约为70%[3]。临床上ATFL易损伤,漏诊率极高,因此,理解ATFL的解剖学特征、损伤机制对于踝关节损伤的治疗非常重要。现将ATFL的解剖学特征、损伤机制、主要影像学检查、国内外治疗的研  相似文献   

13.
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53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术后未作持续被动运动(CPM);CPM组28例,在手术24 h后即行CPM锻炼, 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 结果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屈(69.40±15.17)°,伸(-4.32±4.71)°;CPM组屈(90.64±16.57)°,伸(-0.71±3.78)°.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11.24±1.42)分,CPM组(8.89±1.84)分.出院时关节活动范围达90°者, 对照组6例(24%),CPM组21例(75%). 结论早期作CPM能明显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效果,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在改善截瘫患者踝关节屈伸功能和减轻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将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CPM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CPM组应用CPM,对照组应用人工手法被动运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范围和骨密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CPM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和骨密度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CPM可改善截瘫患者踝关节屈伸功能,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鲁君兰  蔡斌  范帅 《中国康复》2019,34(6):328-332
<正>踝关节是肌肉骨骼损伤中最常见的部位,踝关节扭伤占到75%[1],其扭伤机制中70%~80%为内翻跖屈型[2],即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LAS)。在美国,每年有2百万人发生LAS[3]。约40%的LAS患者会经历反复踝关节扭伤[4],残留有不稳感,并有自我报告功能下降[5],最后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CAI包括机械性踝关节不稳和功能性踝关节不  相似文献   

16.
梁燕芳  马绮文 《全科护理》2013,(29):2718-27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滑膜切除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膝关节镜滑膜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予主动功能锻炼,观察组予主动功能锻炼的同时早期进行持续被动运动。[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滑膜切除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部运动功能特征.方法:32例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的患侧表面肌电图与健侧相关信息相比较,采用汉化的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CAIT)对患者进行评定,将CAIT量表评分与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健患侧胫前肌和腓骨长肌均方根振幅值(RMS)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刘俏  扈盛  李永杰  李若薇  李海瑞  卢悦 《中国康复》2020,35(10):535-540
目的:系统评估全身振动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索关于全身振动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控制从建库至2019年7月。由两位评审员独立的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总计2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全身振动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Y平衡测试评分[WMD=5.69,95%CI(4.33,7.06),P<0.01]、患侧单足稳定指数[WMD=-0.13,95%CI(-0.17,-0.10),P<0.01]、腓骨长肌反应时[WMD=-7.14,95%CI(-13.41,-0.86),P=0.03];而基于当前证据,全身振动训练在提高功能量表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6,95%CI(-0.63,0.31),P=0.5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强腓骨长肌的神经肌肉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Brostr?m-Gould术式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导致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6例CLAI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史持续6~28个月,平均(15.2±1.7)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改良B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