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有效性。[方法]我们对所有符合条件的随机临床试验(RCT)进行了荟萃分析,以评估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UDCA治疗PBC的影响。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篇中文文献,发表时间在2015年,共198例患者进入本系统评价,使用Meta分析处理数据。①生化应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化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肝脏弹力硬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脏弹力硬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谷丙转氨酶(ALT):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谷草转氨酶(AST):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谷氨酰转肽酶(GGT):治疗组治疗后降低GG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碱性磷酸酶(ALP):治疗组治疗后降低ALP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⑦总胆红素(TBIL):治疗组治疗后降低TBI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UDCA治疗PBC在减少ALP、GGT、TBIL方面优于单用UDCA组,但是对于生化应答、肝脏弹力硬度、ALT、AST等的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56例PB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次,3次/d,口服)联合熊去氧胆酸片(UDCA)(50 mg/片,10~15 mg·kg-1·d-1)治疗。对照组给予空白安慰剂(4片/次,3次/日,口服)联合UDCA 50 mg/片,10~15 mg·kg-1·d-1)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PBC-40量表、肝功能(ALT、AST、ALP、GGT、TBil)、肝脏弹力硬度值的变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19、3.0953、3.0279,P值均<0.01;t值分别为2.4420、2.1621,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肝功能仅GGT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8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治疗组GGT、ALP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61、2.3106,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脏弹力硬度值由治疗前(14.37±10.58)k Pa显著下降至(10.02±5.96)k 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4,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BC-40量表皮肤瘙痒、社交和疲劳维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58、2.1409、3.2441,P值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疲劳和社交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91、2.6287,P值均<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显著改善PBC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肝脏弹力硬度值,显著改善患者PBC-40皮肤瘙痒和疲劳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合并胆结石和PBC未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治疗后应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10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BC患者872例。分析PBC合并胆结石组和PBC未合并胆结石组的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服用UDCA治疗后肝功变化及生化应答情况。结果 PBC患者合并胆结石比例为21.9%(191/872)。PBC合并胆结石组的首诊年龄、确诊时肝硬化比例较PBC未合并胆结石组高(P<0.001),且PBC合并胆结石组确诊时ALB、AST、ALT、GGT水平均较PBC未合并胆结石组低(P<0.05)。服用UDCA治疗1年后,两组肝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BC合并胆结石组AST、ALT、ALP、GGT下降程度低于PBC未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脾肾阳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恩替卡韦胶囊,0.5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加服补肾化瘀汤。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疗程。治疗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清HBV DNA转阴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肝脏硬度值、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TBil水平及血清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HA、LN、PCⅢ、Ⅳ-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肝脏硬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熊去氧胆酸(IH)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PBC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7例,分别予以UDCA和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期和生化指标的关系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缓解症状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0.01);②PBC早、中、晚期患者结果比较,总胆红素(TBil)渐进式上升,晚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反而有所上升,ALT与TBil呈酶-胆分离现象,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早期明显升高,晚期显著下降,血清清蛋白呈下降趋势;③治疗后2组患者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改善血清TBil、GGT更加显著(P〈0.01)。[结论]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PBC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望减少肝移植的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免I号方"加减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不佳(符合巴黎Ⅱ标准)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证据和新思路。方法:选取龙华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53例UDCA应答不佳的气虚血瘀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UDCA,观察组患者在口服UDCA的基础上加用"调免Ⅰ号方"中药加减,早晚各服用1次。观察两组患者6及12个月后UDCA应答率、生化指标及中医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①依据巴黎Ⅱ标准,两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UDCA应答率(37.5%)高于对照组(9.5%);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UDCA应答率(53.1%)显著高于对照组(23.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肝功能ALP、GGT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LP的改善优于对照组,12个月后GGT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AST、TBil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IgM和IgG在12个月后均较之前得到改善,且IgM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医证候的改善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价,观察组患者6个月显效及有效率(34.4%)高于对照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显效及有效率(59.4%)明显高于对照组(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疲乏力和皮肤瘙痒的症状改善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免Ⅰ号方"中药可提高UDCA治疗应答不佳的气虚血瘀型PBC患者的UDCA应答率,促进肝功能ALP、GGT等生化指标的恢复,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口服UDCA 10~15mg.kg-1.d-1,服药时间均2年以上。于服药后1、3、6、12、18、24个月时分别复查肝功能。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行快速肝穿刺法取肝组织常规行病理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GGT及ALP的升高,AST、ALT均轻至中度升高。UDCA治疗PBC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ALT和AST下降迅速,在3个月后明显下降,6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而GGT和ALP则下降缓慢,ALP于12个月后恢复正常,24个月后仍有大部分病人GGT仍未恢复正常。12例肝活检患者12个月后共有5例肝组织学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结论UDCA能显著改善PBC患者的肝功能变化,长期应用UDCA治疗可延缓肝脏组织学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瘀胆Ⅰ号方治疗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的难治型PBC患者,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瘀胆Ⅰ号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及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时的肝功能指标、肝脏硬度值、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均较本组治疗24周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肝脏硬度值差异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乏力、瘙痒、黄疸、纳差、腹胀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较本组治疗24周乏力、瘙痒、黄疸、纳差、腹胀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24周比较,治疗组患者24周黄疸、腹胀症状积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采用温补脾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HBV-DNA定量和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肝功能、HBV-DNA定量、HBe Ag阴转率、HBe Ag/HBe Ab血清转换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温补脾肾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8,(11)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抑制辅助熊去氧胆酸(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治疗应答率、生化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PBC合并AIH患者共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分别采用UDCA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LT应答率、ALP应答率、IgG应答率,治疗前后ALT、AST、球蛋白、总胆红素、ALP、γ-谷氨酰转肽酶、IgG及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LT应答率、ALP应答率及IgG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AST、球蛋白、总胆红素、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G和Ig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免疫抑制辅助UDCA用于PBC合并AIH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应答率,改善生化和免疫学指标,价值优于UDCA单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难治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UDCA治疗后的PBC患者,其中15例(28.30%)应答不良,为难治组, 38例(71.70%)获得良好应答,为典型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自身抗体、腹部超声检查、肝脏组织学特征及治疗应答反应.结果难治组与典型组均以女性为主,两组男女比例、平均发病年龄及伴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般状况无明显差异.治疗前难治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 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与直接胆红素(directbilirubin,DBIL)及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AMA)均明显高于典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与典型组肝硬化比例分别为46.7%和18.4%;脾大的发病率分别为60%和26.3%;肝内胆汁淤积的比例分别为66.7%和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LP和肝内胆汁淤积为影响UDCA初始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治时ALT、AST、ALP、GGT、TBIL、DBIL、AMA水平较高,伴有肝硬化、脾大并有肝内胆汁淤积的组织特征可能是PBC患者对UDCA应答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研究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伴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特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回顾性的将31例PBC伴AIH特征的患者分为单用UDCA组和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组,根据患者肝脏病理炎症(G)、纤维化(S)程度分为两组:炎症程度≤G2,纤维化程度≤S2为病理早期组,炎症程度G2、纤维化程度S2为病理晚期组.回顾性分析不同方案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应答状况等方面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及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ALP、IgM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GT、ALP、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不同治疗组在ALT、免疫球蛋白G、ALP的生化学应答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组应答率更高.不同病理分期患者ALP应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肝组织炎症程度或纤维化的程度及范围及胆管损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PBC伴AIH特征的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建议在UDCA的基础治疗上积极加用糖皮质激素,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对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3例P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单独给予UDCA;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Bil、AST、ALT、γ-GGT、AL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为60.8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2,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治疗组各免疫指标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PBC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考虑作为PBC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1:回顾分析124例PBC、57例AIH、39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2: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对39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疗效分析。结果在22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AIH-PBC重叠综合征占17.73%。3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病年龄AIH组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集基线指标、治疗1个月后以及1年后随访数据。根据巴黎-Ⅰ标准将患者分为应答良好组和应答欠佳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及与UDCA应答之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UDCA治疗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相关指标的最佳临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再次分组,分析两组间基线指标、应答情况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结果 UDCA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TBil、AST/ALT、ALP、RDW、RDW-CV以及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明显高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4.792、-3.697、-2.399、-4.102、-3.220、-4.236,P值均<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松栀丸治疗湿热蕴结兼血瘀证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将409例湿热蕴结兼血瘀证CHC患者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5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松栀丸(5g/次,2次/d,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利肝f片(3片/次,2次/d,口服),疗程为6个月,停药后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ALT、AST、ALP、GGT、TBil、DBil)、HCV RNA、肝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和34.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ALT、AST、GGT、TBil、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ALT、AST、GGT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36.55%、2.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HCV RNA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48.15%、1.75%(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正常者随访6个月ALT、AST的反跳率分别为11.7%、11.46%和26.67%、20.00%(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者随访6个月ALT、AST的复常率分别为54.74%、49.46%和7.14%、19.15%(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除身目发黄与蜘蛛痣外,其他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中未观察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松栀丸可显著改善湿热蕴结兼血瘀证CH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抑制HCV RNA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脏》2018,(11)
目的探讨IgG4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的临床价值,对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IgG4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IgG4是否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水平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3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40例,重叠综合征(OS)组22例。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并对血液样本ALT、AST、ALP、GGT、TBil、PT以及Alb指标进行检测。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ALT、AST、GGT、PT、TBil、Alb、γ球蛋白、IgG4、IgG及IgG4/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S组的ALP水平明显高于AIH组和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ALT、AST、GGT、ALP及PT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4水平与ALP和IgG4/IgG指标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水平及IgG4/IgG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种类呈负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G4可能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胆管损伤密切相关,但IgG4指标变化水平与AIH、PBC及OS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同的诊断方式之间并未表现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不能用于AIH、PBC及OS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对IgG4在不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价值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加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补肾方组和健脾补肾方加味组,四氯化碳溶液皮下注射造模。用药组在第4周开始分别给予健脾补肾方和健脾补肾方加味,第8周末处死。测定大鼠血清肝功能,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情况、Foxp3和白细胞介素(IL)17蛋白与基因表达及血清IL-4和IL-17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ALP、TBil、ALT和AST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肝脏胶原沉积明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增多(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健脾补肾组血清ALP、TBA、TBil和ALT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健脾补肾方加味组血清ALP、TBA、TBil、ALT和AST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各用药组肝脏胶原沉积和αSMA表达明显减少(P值均0.05)。与健脾补肾方组相比,健脾补肾方加味组TBA、ALT和AST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IL-17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增高且IL-17和Foxp3基因表达比值显著增高(P值均0.05),血清IL-17水平明显增高且IL-4和IL-17水平比值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肝组织IL-17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且IL-17和Foxp3基因表达比值明显降低(P值均0.05),血清IL-17水平明显降低且IL-4和IL-17水平比值明显增高(P值均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加味可以提高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eg/Th17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源源  高莹  曹蕾  周林 《肝脏》2019,24(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载脂蛋白B/A1(ApoB/ApoA1)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PB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乙肝(CHB)患者作为CHB组和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PDGF、ApoB/ApoA1、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PBC组和CHB组PDGF、ApoB/ApoA1显著高于对照组,PBC组PDGF、ApoB/ApoA1显著高于CHB组(P0.05)。随着PBC患者临床分期的提高,血清PDGF、ApoB/ApoA1水平及Mayo积分不断提高(P0.05),血清PCIII、IV-C、LN、HA水平也不断提高(P0.05)。PBC组和CHB组AST、ALT、GGT、ALP、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BC组GGT、ALP显著高于CHB组(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DGF、ApoB/ApoA1与PBC患者GGT、ALP、PCIII、IV-C、LN、HA、Mayo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ApoB/ApoA1与PDGF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DGF、ApoB/ApoA1是PB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PDGF、ApoB/ApoA1与PBC的临床分期和肝纤维化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864例PBC患者病历资料,按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到PBC肝硬化代偿期组(n=246)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n=183)两组患者。纳入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ALT、AST、TBil、Glo、Alb、GGT及ALP水平、血脂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INR、APRI、FIB-4、NLR等指标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相关因素危险比及95%置信区间。结果:与PBC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相比,PB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WBC、NE#、LY#、MO#、RBC、HGB、PLT、ALT、AST、Che、Alb、GGT、ALP、TC、TG、PTA水平均偏低(P<0.05);PBC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NLR、TBil、DBil、TBA、PT、INR、TT、CREA、IgA、IgM、ARPI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