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98例T2DM患者分为A、B两组,各49例。A组患者服用磺脲类、双胍类降糖药,B组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及FINS,并根据公式算出Homa-IR和Homa-β。治疗3w后,A、B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FINS、Homa-IR及Homa-β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B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及Homa-IR指标均较A组明显偏低,而FINS和Homa-β指标较B组明显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安全、有效、稳定地控制初发T2DM患者的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IR。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患者在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 min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患者继续原有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服药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及其它生化指标,评价吡格列酮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红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吡格列酮组治疗12周后PAI-1、CRP下降(P<0.05),脂联素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列酮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进一步稳定血管内皮功能,防止β细胞功能衰退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初发T2DM(A组)患者随机分二组,30例予二甲双胍(A1组)和30例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A2组)治疗12周,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BP4、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e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的变化。结果 (1)A组血清RBP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2)A1组和A2组治疗后FPG、Hb Alc、FIns、RBP4、HOMA-IR、BMI、WHR、低密度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2组血清RBP4、HOMA-IR和LDL-C更低于A1组(P0.05)。A1组、A2组治疗后HBC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更有效降低血清RBP4,更好发挥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精神分裂症(S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成分及α、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P合并T2DM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糖代谢、体脂成分、α、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P<0.05),观察组2hPG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上升(P<0.05),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率(B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T2DM患者体脂率上升,胰岛α、β细胞功能降低,早期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干预,可改善患者体脂成分,优化胰岛α、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36-3137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连用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lNS)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达英-35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PCOS患者,对照组采用达英-35、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达英-35、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氧化应激反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IR[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APN)]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经周期,两组SOD、APN水平均上升,MDA、FINS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SOD、APN水平高于对照组,MDA、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能够降低PCOS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IR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较高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较高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BMI指数及血FB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TC、TG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较高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组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总胆固醇(TC)的水平以及血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结果单一组和联合组进行治疗后,两组FPG、2 h FPG、TC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后的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胰岛素、C肽、Homa-IR和Homa-β均有所改善,但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还能够改善β细胞功能以及血压、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干预游离脂肪酸(FFA)诱发内质网应激介导胰岛素抵抗(IR)与β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应用FFA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每天予200mg/kg浓度二甲双胍处理,模型组每天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处理,将正常喂养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同样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处理。三组均给药52d,比较三组大鼠尾尖静脉血糖代谢、β细胞凋亡率、内质网应激指标mRNA、内质网应激指标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体重、MBCI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体重、MBCI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胰腺β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胰腺β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Bip、CHOP等内质网应激指标mRNA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Bip、CHOP等内质网应激指标mRNA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二甲双胍组大鼠p-AKt、Akt、IRβ等内质网应激指标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p-AKt、Akt、IRβ等内质网应激指标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经由下调胰腺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mRNA,促进胰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有效抑制FAA所致胰岛素抵抗以及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游离脂肪酸(FFA)、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吡格列酮完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血清PAI-1、FFA、β-arrestin2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A1c、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餐后2h胰岛素(P2hINS)、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IR、P2hINS、FIN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AI-1、FFA、β-arrestin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I-1、FF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β-arrestin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能降低患者血清PAI-1、FFA水平,升高β-arrestin2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对照组(30例)和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 hPG、HbA1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有效降低血糖,安全可靠,且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初诊T2DM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5例。A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沙格列汀+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β细胞功能,采用胰高血糖素(GC)水平评价α细胞功能,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脂联素(ADP)、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8.824,均P0.05),但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均P0.05)。治疗后两组FC-P、2hC-P、HOMA-β、HOMA-IR均显著改善(t≥1.799,均P0.05),但B组FC-P、2hC-P、HOMA-β、HOMA-IR改善更为明显(t≥3.777,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组GC显著降低(t=7.373,P0.05),A组GC无显著变化(t=0.667,P0.05),治疗后B组GC显著低于A组(t=5.936,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体质量指数(BMI)、TNF-α无显著变化(t=0.264、1.447,均P0.05),B组BMI、TNF-α显著上升(t≥2.334,P0.05),治疗后两组ADP、Leptin、FFA均显著下降(t≥2.478,P0.05),但B组下降更为明显(t≥7.707,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7,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10.417,P0.05)。结论两种方案均可控制T2DM患者血糖,降低HbA1c水平,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比较,口服三联方案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相关生存质量(MCS)评分、生理相关生存质量(PC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2 hPG、HbAlc、FINS、TC、TG、LDL-C水平和HOMA-IR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HOMA-β、ISI和MCS评分、PC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lc、FINS、TC、TG、LDL-C水平和HOMA-IR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HOMA-β、ISI和MCS评分、P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达格列净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胰岛功能。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的治疗效果更优,安全系数高,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还能避免低血糖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倒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B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舍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腱岛素抵抗、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高教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A组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HbA1c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HOMA-β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合理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均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且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4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美脲组,32例)和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维格列汀组,32例),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糖波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维格列汀组2 h PG、Hb A1c水平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明显升高,胰岛素(INS)水平明显下降,而维格列汀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格列美脲组比较,维格列汀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24 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初诊T2DM患者具有更好降糖效果,可保护胰岛β细胞,且血糖波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及对患者血脂代谢和胰岛素用量的影响,为临床T2DM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1)。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与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TG与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和18.9%。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是初诊T2DM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与血脂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清趋化素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录80例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40例)和二甲双胍组(40例)。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清趋化素水平和IR相关指标[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_(AUC))、血糖曲线下面积(PG_(AUC)),以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ΔI30/ΔG30)]。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HOMA-IR、PG_(AUC)和趋化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HOMA-β和ΔI30/ΔG30水平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可见,利拉鲁肽组患者HOMA-IR、PG_(AUC)和趋化素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而HOMA-β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利拉鲁肽干预与ΔHOMA-IR和Δ趋化素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5、-0.699,P0.05),与ΔHOMA-β(r=0.635,P0.05)呈正相关。结论利拉鲁肽干预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趋化素水平进而改善肥胖T2DM患者IR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