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重建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27例ACL合并MCLⅡ度急性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4.5±5.6)岁;左膝16例,右膝1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ACL重建术,MCL止点撕脱骨折锚钉修复术。B组(12例)采用I期保守治疗MCL损伤,Ⅱ期行自体腘绳肌腱ACL重建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0.3个月,根据应力位内侧间隙开大程度和Lachman试验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评分,采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前应力位内侧间隙开大程度均为Ⅱ级,Lachman试验均为Ⅲ级。术前IKDC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45.36±4.12)分和(43.23±3.55)分,B组(45.31±1.50)分和(44.10±2.27)分。A、B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应力位内侧间隙开大程度为A组Ⅰ级10例,Ⅱ级5例;B组12例全部Ⅰ级。Lachman试验A组阴性13例,Ⅰ级2例;B组阴性11例,Ⅰ级1例。IKDC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87.54±5.24)分和(86.73±6.99)分,B组(94.11±3.38)分和(92.32±3.43)分。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ACL合并MCL损伤,B组行Ⅰ期MCL保守治疗,Ⅱ期关节镜下ACL重建修复,术后膝关节功能、稳定性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A组同期ACL重建和MCL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脱位多发韧带损伤(knee dislocation with 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KDMLI)的手术方式和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4年4月,收治9例(9膝)KDMLI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7~57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砸伤3例,运动扭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9 d,平均11 d。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内翻应力试验4例Ⅲ度阳性,外翻应力试验6例Ⅲ度阳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7.2±6.3)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29.7±6.5)分,膝关节活动度为(52.6±12.8)°。患者均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股骨止点撕脱伤;4例伴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其中1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伴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损伤;2例伴MCL及LCL损伤,其中1例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一期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PCL联合有限切开原位缝合修复ACL股骨止点撕脱伤,同时修复MCL、LCL和其他损伤结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关节腔积液,经穿刺抽液联合加压包扎后好转。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后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2例Ⅰ度阳性,内翻应力试验1例Ⅰ度阳性,外翻应力试验2例Ⅰ度阳性;1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7.3±6.6)分、IKDC评分为(88.9±6.8)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1.7±12.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46,P=0.000;t=37.903,P=0.000;t=19.894,P=0.000)。结论对于KDMLI,一期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PCL联合有限切开原位缝合修复ACL股骨止点撕脱伤,同时修复MCL、LCL和其他损伤结构,具有微创、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及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有限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恢复膝关节稳定和功能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2年9月,收治3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ligament,PCL)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Ⅲ度损伤的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43岁。交通事故伤12例,扭伤11例,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损伤至手术时间7~26 d,平均8 d。。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16.57±7.89)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19.87±9.42)分,关节活动范围为(31.2±25.8)°。伴膝关节脱位6例,半月板损伤9例。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有限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4~28个月,平均25.6个月。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6.08)分,关节活动范围为(122.6±10.3)°,IKDC评分为(90.32±5.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关节镜下重建ACL和PCL,同时配合有限切开修复MCL,创伤小,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好,关节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97-19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MCL)Ⅲ度损伤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2~50岁,平均41.4岁。损伤至手术时间10~16 d,平均13 d。所有病例均于早期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以及内侧副韧带修复。重建材料选择双侧自体腘绳肌腱,内侧副韧带修复采用有限切开缝合或带线锚钉修复。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IKDC评分及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膝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伸膝无明显受限,膝关节屈曲(115±1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8.16±5.72)分,关节活动范围为(115±15)°,IKDC评分为(89.25±4.9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Ⅰ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安全、有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及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重建联合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修复治疗KD-Ⅳ型膝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9例KD-Ⅳ型膝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43岁,平均3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事故伤3例。损伤侧别:左膝2例,右膝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24 d,平均19 d。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5.6±4.2)分、Lysholm评分为(42.4±7.0)分,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为(75.2±12.3)°;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胫骨外旋试验、0°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关节镜下以自体肌腱重建PCL、同种异体跟腱重建ACL、同种异体胫前肌腱Larson后外侧加强重建PLC,带线锚钉或单纯缝线缝合修复MCL。结果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出现2例屈膝障碍及疼痛,1例膝关节僵硬。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76.9±7.4)分、Lysholm评分为(81.6±6.4)分、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为(122.9±7.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移植物均无失效,末次随访时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胫骨外旋试验以及0°外翻应力试验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骨隧道位置均满意,1年后可见韧带移植物成活,MCL连续性良好。结论一期ACL、PCL及PLC重建联合MCL修复治疗KD-Ⅳ型膝关节脱位,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松弛程度,并提高关节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冻存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重建A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2月,对22例ACL损伤患者于关节镜下采用深低温冻存的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重建ACL。男15例,女7例;年龄19~55岁,平均27.6岁。损伤原因:运动伤12例,摔伤1例,重物压伤2例,交通事故伤7例。左膝14例,右膝8例。病程7 d~12个月,中位病程65 d。前抽屉试验阳性19例,轴移试验阳性19例,Lachman试验阳性21例。术前根据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分级评定标准,异常5例,严重异常17例;IKDC主观评分为(49.6±6.9)分,Lysholm评分为(48.5±5.3)分,Tegner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受伤前为(6.8±1.2)分,受伤后术前为(2.1±0.5)分。20例行MRI检查,其中18例提示ACL损伤。结果手术时间65~85 min,平均75 min;出血量80~150 mL,平均11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免疫排斥反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度为125~135°,平均130.5°。前抽屉试验阳性2例,轴移试验阳性1例,Lachman试验阳性3例。根据IKDC分级评定标准:正常10例,接近正常11例,异常1例;IKDC主观评分为(90.0±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3,P=0.021)。Lysholm评分为(91.6±7.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28)。Tegner评分为(6.1±1.5)分,与受伤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1,P=0.070),与受伤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5,P=0.033)。术后6个月19例关节镜复查示无移植韧带断裂,17例移植物张力正常,2例稍松弛。结论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冻存的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重建ACL,可达到ACL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19例单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男15例,女4例;年龄为18 ~53岁,平均33.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15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 18 d,平均14.1d.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胭腘肌腱修复重建ACL、PCL,用十字带线锚钉固定修复MCL和LCL.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6~ 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14例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4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关节粘连引起僵硬.所有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前、后抽屉试验及膝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距离均<5 mm.术后12个月17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46.3±5.6)分提高至(89.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1,P<0.001);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64.5°±17.5°改善至12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0,P<0.001).结论 对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关节镜下重建ACL和PCL,同时修复MCL和LCL,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功能恢复快,关节粘连率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使用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24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2至3枚带线锚钉经ACL基底部缝合固定骨折块。术前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10例;男16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28.5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和IKDC 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8.5个月,1例失访。术后X线片骨折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示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愈合,无锚钉拔出及再骨折病例。末次随访时,患膝活动度0°~140°,均无疼痛;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由术前阳性转为阴性;Lysholm评分和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7.5±3.7)分、(52.4±5.3)分,改善为随访时的(88.6±3.2)分、(91.8±5.7)分,两项评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100,t2=20.700,P0.01)。[结论]关节镜下使用多枚带线锚钉缝合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块固定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对于Mevers-Mc KeeverⅣ型骨折及骨折块小而薄或者骨骺未闭合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手术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5-02采用关节镜手术一期修复重建8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采用自体腘绳肌健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人工LARS韧带对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辅助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8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1(6~12)个月。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89.7±6.5)分,较术前(19.0±8.3)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15,P=0.001)。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0.2±7.8)分,较术前(17.6±7.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95,P=0.001)。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4.6±11.4)°,较术前(30.8±19.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74,P=0.004)。结论关节镜下一期手术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取得良好疗效,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8月,对18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应用带线可吸收双锚钉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17~48岁,平均30.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运动伤8例,摔伤6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53.9±6.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58.1±3.7)分。根据Meyers-McKeever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分型:Ⅱ型10例,Ⅲ型7例,Ⅳ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20 d,平均10.2 d。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3个月,平均2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髁间嵴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3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6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91.6±4.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2.8±5.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带线可吸收双锚钉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采用漂浮体位下关节镜联合Burks and Scha Ver’s入路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4年3月,收治21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21~62岁,平均39.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运动损伤5例,高处坠落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6 d,平均2.5 d。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前抽屉试验及内、外侧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8.0±5.5)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6.2±7.6)分。骨折按Meyer分型标准,Ⅱ型11例,Ⅲ型10例。术中患者取漂浮体位,常规关节镜入路并处理关节内病变;然后患者更换体位固定于侧卧位,采用Burks and Scha Ver’s入路,显露并固定撕脱骨折块。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7.2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膝关节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均愈合;后抽屉试验及反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患者关节活动度恢复至伤前水平。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0.9±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84,P=0.000)。IKDC评分为(90.5±5.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8,P=0.000);其中A级19例,B级2例。结论采用漂浮体位关节镜联合Burks and Scha Ver’s入路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入路安全可靠,术后允许早期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剩余纤维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5月,采用保留剩余纤维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单束损伤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6~43岁,平均25.5岁。均为运动损伤。左膝12例,右膝8例。其中前内侧束断裂11例,后外侧束断裂9例。10例前抽屉试验阳性,8例Lachman试验阳性,2例两项试验均为阳性。Lysholm评分为(67.0±6.2)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IKDC)为(69.0±7.5)分。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1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达130°。17例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2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Lachman试验阴性;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前抽屉试验阴性。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1.0±3.7)分,IKDC评分为(92.0±4.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剩余纤维束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单束损伤,部分保留了膝关节本体感觉,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脱位(multiple ligament injuries with knee dislocation,MLIKD)中采用穿骨原位缝合修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止点撕脱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6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7例(27膝)MLIK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4~60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扭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9 d,平均10.8 d。ACL股骨止点撕脱损伤20例、胫骨止点撕脱损伤7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实质部损伤17例。根据Schenck分型标准:KD-Ⅲ-M型15例,KD-Ⅲ-L型8例,KD-Ⅳ型4例。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内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8例,外翻应力试验Ⅲ度阳性15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7.6±6.5)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25.5±6.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45.1±10.2)°。取患者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PCL、联合有限切开原位双束牵引线穿骨原位缝合修复ACL止点撕脱损伤,同时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关节囊和其他损伤结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发生关节腔积液,3例膝关节屈曲功能不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复查示膝关节各方向稳定性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4例、外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3例、内翻应力试验Ⅰ度阳性1例,其余患者均为阴性。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为(119.3±12.6)°,Lysholm评分为(87.2±6.3)分,IKDC评分为(87.9±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关节镜下有限切开穿骨原位缝合修复ACL撕脱损伤,具有微创、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入路技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8~49岁,平均30.1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入路技术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为45~80 min(平均53.54 min),手术总出血量为23~50 mL(平均33.14 mL)。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9.54个月。术前IKDC评分为(74.13±5.77)分,末次随访时为(94.58±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01);术前Lysholm评分为(67.31±8.89)分,末次随访时为(96.3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P0.001)。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呈阳性,术后均呈阴性。结论采用改良入路技术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操作简便,股骨骨道定位准确,术后早期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单隧道五点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骨关节科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单隧道五点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0~36岁,平均(23.9±5.2)岁。骨折按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标准进行,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6例。术后3个月、1年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及Lachman试验结果,评价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5±3.4)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年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50.5±6.5)分恢复至术后1年(91.6±4.0)分,IKDC评分由术前(48.6±7.1)分恢复至术后1年(92.8±4.4)分,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0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的23例踝关节外侧不稳定,采用AOFAS评分、Karlsson评分及Tegner评分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3例均获得24~57(36.7±9.6)个月随访。术后1年内,所有患者踝关节疼痛、不稳感、肿胀均消失,行走正常,关节活动度良好。查体前抽屉试验(-),内翻试验(-)。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5.6)分,Karlsson评分为(89.4±6.6)分,Tegner评分为(4.7±1.1)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以较好地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例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17°)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30岁。9例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阴性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1例。PTS为(17.78±1.09)°、胫骨平台前移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为(11.58±1.47)m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51.0±3.8)分,Lysholm评分为(49.7±4.6)分、Tegner评分为(3.7±0.7)分。初次重建至翻修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9.6个月。采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术后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测量PTS及ATT观察膝关节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坏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8个月。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为(85.0±4.0)分、Lysholm评分为(87.7±2.8)分、Tegner评分为(6.8±0.7)分,PTS减小至(9.89±0.60)°,ATT缩短至(0.91±0.2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明确,在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同时可较好地维持正常膝关节形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三入路技术定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骨道的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45例ACL断裂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18~42岁,平均27.5岁。左膝18例,右膝27例。运动伤28例,交通事故伤13例,其他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36 d,平均21.6 d。单纯ACL损伤25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或内、外侧半月板损伤20例。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阳性,其中Ⅰ度27例、Ⅱ度13例、Ⅲ度5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70.28±6.12)分,Lysholm评分为(63.27±7.62)分。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中通过前外侧、高位前内侧及附加低位前内侧入路建立胫骨骨道。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2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3 d三维CT测量胫骨骨道中心点位于矢状面胫骨平台前后径36.81%~43.35%处,冠状面上胫骨骨道内缘位于胫骨内侧髁间隆起外侧。术后3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2例关节肿胀及疼痛,3例膝关节僵硬,均对症处理。末次随访时,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42例轴移试验阴性,3例阳性(均为Ⅰ度)。IKDC评分为(92.59±4.36)分,Lysholm评分为(93.15±5.53)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11.35,P=0.00;t=12.27,P=0.00)。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时采用改良三入路技术定位胫骨骨道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联合领带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01诊治的3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领带结技术复位固定骨折块,极度屈膝位经髌腱起点切口复位骨折块并将带线锚钉置入骨折床下,用过线器将2条蓝线绕过前交叉韧带并于前方打领带结,在骨折处4点及8点位置制备骨隧道,将2条蓝线和2条白线组配后经两通道引出于同一外口并拉紧打结。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13)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CT显示骨折块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屈膝活动度较健侧丢失(4.14±2.79)°,伸膝活动度较健侧丢失(1.70±1.16)°。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3.0±7.7)分,较术前(20.7±4.3)分明显提高;膝关节IKDC评分为(92.0±8.9)分,较术前(19.1±5.2)分明显提高。结论带线锚钉固定联合领带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骨折块固定更加牢靠,而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束6股自体腘绳肌腱联合Tight Rope钢板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24例ACL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束6股自体腘绳肌腱通过Tight Rope钢板固定进行重建。男16例,女8例;年龄18~54岁,平均36.2岁。致伤原因:运动伤15例,交通事故伤4例,扭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 d~8个月,平均3.9个月。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阳性。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为(38.69±3.85)分。Lysholm评分为(36.45±7.85)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MRI显示重建韧带形态及位置满意。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81.31±7.58)分,IKDC评分为(79.62±5.39)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前抽屉试验阴性17例、Ⅰ度阳性7例,Lachman试验阴性20例、Ⅰ度阳性4例,轴移试验阴性21例、Ⅰ度阳性3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束6股自体腘绳肌腱联合Tight Rope钢板解剖重建ACL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