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献血者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和研究影响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方法 设计了《单采血小板无偿供者问卷调查表》 ,对单采血小板的无偿供者进行随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单采血小板捐献的整个过程中 ,献血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各种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在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各个阶段 ,要重视相关的心理、环境和专业因素对供者的影响 ,以便通过提供优异的服务 ,保留和发展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分析流失原因,巩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对571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从捐献血小板次数、年龄、不再捐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盐城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达45.72%,原因主要有:无法联系、检验不合格、身体不佳、在外地、超龄等。结论提高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和保留率,减少献血者流失,建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不足量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2010.1~2012.12在本站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发生不足量献血者的捐献次数、所用血细胞分离机机型及发生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0.1~2012.12期间,共有7 721人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发生单采血小板采血不足量45人次,占0.58%,主要原因为机器故障及献血者不良反应为主,分别占42.2%、33.3%。结论在单采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与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根据单采献血者的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种类的血细胞分离机,有效降低单采血小板不足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不愿意再次捐献的原因,为进一步改善献血流程和制定献血者保留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最近1年内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通过拨打手机电话号码随机回访献血者,调查再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意愿。结果随机电话回访了最近1年内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1160人次,43.79%(508/1160)的献血者不愿意再次捐献。其中,男性388人(76.38%),女性120人(23.62%);17.52%(89/508)年龄小于25岁,26~35周岁的献血者(45.87%,233/508),36~45周岁的献血者(28.15%,143/508),46~55周岁的献血者(8.07%,41/508)和56~60周岁的献血者(0.39%,2/508)。最重要的原因是未能与他们保持联系(59.84%,304/508),其次是忙/没有时间(16.73%,85/508),身体因素(8.07%,41/508),长距离工作/学习(8.07%,41/508);未接电话(6.89%,35/508);不好的献血经历(0.39%,2/508)。结论关/停机所致无法保持联系是献血者流失的最重要原因。采供血机构应不断完善献血者个人信息的采集、保留和更新等工作。同时,通过实时通讯工具加强献血后回访保持与献血者的沟通,加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  相似文献   

6.
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分析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出现的各种反应情况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利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问卷调查表”,对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进行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后反应的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其中多次捐献者占91%。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反应包括8种,其中出现口唇麻木和寒冷反应的比例分别为86.15%和50.77%,以及饥饿(占33.85%)、头昏(占29.23%)、肢体麻木(占11.93%)、心慌(占10.77%)、口渴(占7.69%)、晕厥(占0.23%)症状.在各种反应中轻度反应占绝大多数.对症处理后均可以缓解。采集后的反应中,分别有17.65%、5.88%、8.24%的捐献者出现疫劳、易感性增加、有出血倾向反应。结论应在血小板采集的各个阶段,密切注意因“单采血小板”特殊的采集方式以及饮食要求等不利因素对捐献者造成的影响,避免各种献血反应的发生及在发生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 单采术期间,由于枸橼酸盐的输注可引起血浆离子钙的减少,从而导致QT间期的延长和低血压。在心肌水平,QTc的监测是枸橼酸盐中毒引起亚生理钙值的灵敏指标。研究设计及方法 本次研究征集了76名常规血小板供者。单采期间连续3分钟在4个时间段监测了QTc间期,且每5分钟记录血压。结果 QTc值的基线男性是406.5±13.1毫秒1/2,女性是417.6±13.3毫秒1/2(P=0.0016)。所有供者的全部过程均发现QTc延长。记录下的最大值女性显著高于男性(450.8±20.8对424.8±14.3msl/2;P=0.0025)。所有的QTc值在单采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连续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6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男性献血者73名(平均献血周期为15.26d),依据5次献血的铁蛋白水平分为第1组(n=21,≥30 μg/L)、第2组(n=23,<30pug/L)和第3组(n=29,在30 μg/L上下变化),对其连续捐献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单采血小板捐献失败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献血者捐献成功率,增强其捐献的积极性,减少血源的浪费.方法 对2010年~2012年3年间捐献血小板失败的捐献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捐献失败的原因较多,其中穿刺失败比率最高,机器故障次之.结论 避免采集失败的关键在于首先在于招募过程中严格把关;其次定期检查机器性能,及时解决机器故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献血量变化等特征,为发展本地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队伍提供依据,保障临床供血安全。 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江西省血液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单采血小板捐献信息,分年度统计献血人次、年龄、性别、职业、献血量、户籍、献血次数、二次献血占比,并进行比较。 结果 2018-2022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人次呈前增后降变化态势,2021年最多,达9662人次;年龄分布上,35岁及以上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占比达到61.78%后逐步下降,最低至48.70%。18-24岁年龄段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人次占比由18.35%开始逐步增高,最高至32.71%;男性是主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占年度总献血人次77.61%~78.40%;登记职业为其他的人群是主要单采献血人群,占年度总献血人次43.71%-51.56%;单次捐献2U血小板人次比例持续增长,最高达82.03%;年度内献血1次人数占比较高,最高至66.42%;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度内二次献血比例较低,最高仅为21.48%。 结论 2018-2022年间,南昌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事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基础不够牢固,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在后疫情时代,应针对本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以年轻人、男性、其它类职业为主的特点,制定定向招募政策;应开发不定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二次招募动员专项策略,提升二次献血率;应积极贯彻落实全流程优质服务理念,增强献血者粘性;应组建好应急单采献血队伍并定期更新,并确保应急单采献血队伍能联系、能响应以加强应急保障潜力。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组建并扩大本地区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队伍,夯实单采血小板献血事业发展基础,保障地区单采血小板临床供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建立本地区血小板库供者库,并基于以往献血频率、献血种类区分入库供者,探索提升血小板库应用效率的方法。方法 1)依据献血频率和献血种类对本中心2011~2020年已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献血者筛选归类,分别命名为储备供者、希望供者和活跃供者,按照活跃供者选择条件从2020年所有机采献血人群中收集这类供者,扩充本地区血小板库。2)2020年共筛选出符合活跃供者条件的献血者739例(含已入中华骨髓库活跃供者),收集其静脉血样5 mL,采用HLA高分辨基因分型方法对其进行HLA-A和-B位点检测、Q-PCR基因分型方法进行HPA检测。3)统计2021年本中心3类供者分别提供配型相合血小板的数量。结果 1)构建了由以往不同捐献经历供者组成的太原地区血小板库,其中活跃供者739例、希望供者3840例、储备供者18 715例。通过卡方检验,发现这3类供者ABO血型构成比无差异;性别均男性多于女性。2)2021年,加入血小板库的活跃供者再次捐献血小板的平均量与一般人群常规捐献之比为14.4∶3.98。3)2021年为PTR患者供应的142份相容性血小板中,83.8%来自活跃供者入库后的再次捐献,希望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剂及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对无关健康供者的影响.方法28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采集前1~5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mg/kg,连续1~5天皮下注射,观察G-CSF动员和采集时供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供者在G-CSF动员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后的健康状况及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经G-CSF动员并采集了干细胞的28名供者中,23名供者(81.4%)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5名供者(18.6%)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并于采集时或采集后一周内自行消失.28名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经健康状况咨询和体格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供者的血常规大多在捐献的15天后恢复到基础水平,与G-CSF动员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细胞计数基础值偏低的供者,采集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较慢.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体检、血常规检测和随访,结果表明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肇庆地区已知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分型及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lloantigen,HPA)HPA-1~6、9、15基因型的无偿机采血小板供者库,为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y,PTR)患者提供HLA及HPA相合的血小板.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nuliotide probe,PCR-SSO)检测血小板供者的HLA基因分型及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检测HPA-1~6、9、15基因型.对杂合度高的HPA-3、15随机抽样20个标本进行测序.对3例患者进行HLA-I分型.结果 成功检测出101名无偿血小板捐献者HLA及HPA-1~6、9、15基因型;HPA-3、15的测序结果与PCR-SSP一致.HLA-A位点等位基因共检出11个;HLA-B位点共检出等位基因20个.3例患者中的1例从已知的HLA血小板库中找到完全一致供者,另外2例也找到三位点吻合的血小板供者.结论 建立基于HLA-I类抗原及HPA基因分型的血小板供者资料库,有助于给PTR患者提供HLA和HPA相合的单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15.
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全程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采血小板因其制品纯度高、治疗效果好、输注传播疾病概率及副作用小[1],目前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单采血小板在献血者筛选、采集方式、招募保留等方面均高于全血的要求,因此,医护人员对无偿单采献血者进行护理时,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术,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为单采献血者征询、筛选、采集等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现将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39例无偿捐献外周造血干细胞供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总结报道对39例无偿捐献外周血干细胞供者的护理方法:无关供者39名,经检查与患者HLA-A、B、DRB1 3个位点6个等位基因全相合,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后,经肘静脉采集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采集前后充分讲解相关的移植知识,解除供者及其家属的恐惧紧张心理;采集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本组7例出现明显的口角麻木等枸椽酸盐中毒反应,14例出现疲劳、困倦;采集后做好对供者的健康回访。结果39例供者均接受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效果满意,保证了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剂及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对无关健康供者的影响。方法28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采集前1~5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mg/kg,连续1~5天皮下注射,观察G-CSF动员和采集时供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供者在G-CSF动员前、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后的健康状况及血常规进行分析。结果经G-CSF动员并采集了干细胞的28名供者中,23名供者(81.4%)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5名供者(18.6%)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并于采集时或采集后一周内自行消失。28名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经健康状况咨询和体格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供者的血常规大多在捐献的15天后恢复到基础水平,与G-CSF动员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细胞计数基础值偏低的供者,采集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较慢。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体检、血常规检测和随访,结果表明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然而患者在多次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后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有些接受随机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在输注,尤其是多次输注大剂量浓缩血小板和(或)单采血小板后,其血液内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明显低于临床预期.甚至部分患者的出血倾向又重复出现,致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出现困难.这种状态称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FIB)或血小板无效性输注[1-2].  相似文献   

20.
简介 作者分析了708次连续血小板单采过程中供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制品的产量,以确定其对血小板输注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单采使用Spectra 3.6(COBE,Lakewood,Colo)和CS-3000 Plus(Fenwall-Baxter,Detrfield,Ill)单采机,结果 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37±49×10~3/mm~3(平均±SD),平均产量是4.24±1.09×10~(11)个血小板,75次(12%)血小板产量少于3×10~(11)。仅38次(5.4%)血小板产量大于或等于6×10~(11),获得所谓的“双黄制品”。血小板产量主要与供者最初的生物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