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克雷伯菌为G^-球杆形,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菌株有菌毛,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呈黏液状,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为特征有助于鉴别。是人类呼吸道和肠道的常见病,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肠道感染、血液、手术切口、皮肤软组织等多个部位感染,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成为革兰阴性杆菌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肺炎克雷伯菌对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的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常可以引起各种难治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增强。该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机制,尤其是对外膜孔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但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细菌耐药机制之一是细菌通过产酶来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去活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有:(1)产生灭活酶,使抗菌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2)抗生素的渗透障碍,由于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使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3)作用靶位的改变或新靶位的产生,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构象变化,使其与抗菌药的结合力降低。(4)作用靶位的过度表达。(5)主动外排系统,细菌产生主动外排机制,增加抗生素从细菌体内向… 相似文献
4.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可以引起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多种疾病,对肺炎链球菌的治疗也成为近年来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临床上出现较普遍的耐药现象。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呈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肺炎克雷伯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52例住院的肺炎新生儿,经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革兰阴性茵19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茵84株,占43.7%,该茵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5.2%,其次为替卡西林、头孢塞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对它们的耐药性均超过50%,对哌采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1.6%,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替卡西林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茵对碳烯类抗生素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杆茵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产酶机制。方法采用K-B扩散法、ESBLs确证试验、纸片协同法、三维试验、等电聚焦法和PCR法检测126株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所产的主要酶。结果126株不动杆菌中,经三维试验和PCR扩增ampC基因确证产AmpC酶的有38株,ESBLs确证试验和纸片协同法检测疑为ESBLs的3株菌经等电聚焦和基因扩增证实本组不动杆菌不产ESBLs。在头孢西丁筛选试验阳性的119株菌中,三维试验阳性的有62株。三维试验阴性的37株菌中,ampC基因阳性的有8株。这8株菌的共性是ampR、ampD均阳性。三维试验阳性,染色体ampC基因扩增阳性的38株菌中,ampD(-)、ampR( )有25株,ampD( )、ampR(-)有2株,ampD( )、ampR(-)有11株。结论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所产酶主要是质粒TEM-1型酶和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在不动杆菌染色体上存在ampD、ampR调控基因,而且这两个基因的变化影响不动杆菌AmpC酶的表达。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40年代初由penicillin chrysogenum中分离并纯化获得青霉素,和近代又自cephalosporium acremonitim发现头孢菌素C后,经过了数十年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大约已有30余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发挥了强有力的抗菌作用。然而,近代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不断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疗效远不如以前,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为当前难治性感染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产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及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 用纸片法检测了92株肠杆菌科细菌的β-内酰胺酶,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9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β-内酰胺酶总冰酶率为82.6%,产酶菌对β-内酰胺类抗和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4.2%和72.4%,而对阿莫西林加棒酸及哌拉西林加塔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9%和11.8%。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有较高产酶率;β 相似文献
9.
10.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552例住院的肺炎新生儿,经气管插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革兰阴性菌192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4株,占43.7%,该菌对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为95.2%,其次为替卡西林、头孢塞吩、头孢呋辛、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对它们的耐药性均超过50%,对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21.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21.6%,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替卡西林的耐药性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对碳烯类抗生素哌来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近年来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是医院内感染中分离的重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由于其生存力强、耐药谱广及耐药率高的特点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外膜通透性降低和主动外排增强.该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机制,尤其是对外膜孔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机制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搜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39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在本研究的39株肺炎链球菌中,有2株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产生耐药,耐药率为5.13%;有38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产生耐药,耐药率为97.44%;有1株肺炎链球菌对苯唑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2.56%;有1株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唑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2.56%;有1株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耐药率为2.56%;有25株肺炎链球菌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产生耐药,耐药率为64.10%;有12株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产生耐药,耐药率为30.77%。本组39株肺炎链球菌均未对替考拉宁、青霉素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本组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强,其发生耐药的机制主要是mef基因介导外排泵和erm基因介导靶修饰产生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是否产β-内酰胺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到的2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TEM基因PCR检测与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23株肺炎链球菌经TEM基因PCR检测21株阳性,阳性率达91.3%。测得1号菌株(SR001)基因序列为TEM-1型,已登录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注册号:AY392531。结论:从肺炎链球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TEM基因。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机制包括产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性特点,并探究其主决定因素。方法对临床送检的痰液、咽拭子、气管分泌物等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敏感菌株、泛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3种菌株。分析菌株β-内酰胺酶活性以及细胞外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与敏感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12±6)U/mg比较,泛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253±36)U/mg,多重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均明显增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泛耐药菌株组β-内酰胺酶活性表达最高;与敏感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比较,泛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泛耐药菌株组细胞外膜通透性阻碍作用最强。结论β-内酰胺酶活性和细胞外膜通透性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主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近十年来我院患者检出的病原菌及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或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双纸片扩散法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从2000年后,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在前十位,且表皮葡萄球菌近7年均居第一位,嗜麦芽黄单孢菌2000、2001、2003、2005、2006年也在前十位中.对17个科室的430份出院病历调查使用率为81.16%,总的趋势是手术科室使用率大于非手术科室.联合用药占60.80%,传染科达83 33%.均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其中高档广谱抗生素使用量上升迅速.调查显示依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者仅占14%.结论 每年分离的高峰菌比较有规律.表皮葡萄菌近7年居第一位,嗜麦芽黄单孢菌2000、2001、2003、2005、2006年都在前十位,宜引以关注.说明10年来医院感染的前十位病原菌的规律没有明显改变.病原菌耐药率始终在40%上下,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稳定在50-60%上下,均无显著升高或降低现象.也提示在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大于50%以上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有:CXM、CRO、PIP、TIC、AMC、FTX、CFP、CPI、FOX;对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大于50%以上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有:PIP、OXA、PEN.2000年后至2006年MRSA、MRCNS、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氏菌均正渐上升,并在奇异变形杆菌中检出产ESBLS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近十年来我院患者检出的病原菌及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或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双纸片扩散法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从2000年后,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在前十位,且表皮葡萄球菌近7年均居第一位,嗜麦芽黄单孢菌2000、2001、2003、2005、2006年也在前十位中.对17个科室的430份出院病历调查使用率为81.16%,总的趋势是手术科室使用率大于非手术科室.联合用药占60.80%,传染科达83 33%.均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其中高档广谱抗生素使用量上升迅速.调查显示依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者仅占14%.结论 每年分离的高峰菌比较有规律.表皮葡萄菌近7年居第一位,嗜麦芽黄单孢菌2000、2001、2003、2005、2006年都在前十位,宜引以关注.说明10年来医院感染的前十位病原菌的规律没有明显改变.病原菌耐药率始终在40%上下,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稳定在50-60%上下,均无显著升高或降低现象.也提示在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大于50%以上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有:CXM、CRO、PIP、TIC、AMC、FTX、CFP、CPI、FOX;对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大于50%以上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有:PIP、OXA、PEN.2000年后至2006年MRSA、MRCNS、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氏菌均正渐上升,并在奇异变形杆菌中检出产ESBLS株. 相似文献
17.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脑膜炎等疾病,临床上常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近年来,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耐药或多重耐药菌株日趋流行。肺炎链球菌不产β-内酰胺酶,该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突变,其次是与PBPs突变无关的调控感受态ComD/ComE二元信号传导系统(TCSS)以及调控细胞壁合成或完整性的CiaH/CiaR-TCSS和StkP-PhpP信号偶联相关基因突变。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ErmB甲基化酶对药物作用的核糖体靶点甲基化修饰和MefA/E药物外排泵功能增强。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DNA回旋酶和/或拓扑异构酶Ⅳ中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QRDR)变异和药物外排作用增强。肺炎链球菌19F和19A血清型在中国优势流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及其临床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青霉素问世半个世纪以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有了广泛的发展,但同时各种细菌对其的耐药性也随之增多。这类细菌的耐药性不仅是院内感染,而且是院外感染(包括门诊)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文献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引述文献,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种类总结应用机制。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临床应用中应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述文献介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引述文献,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种类总结应用机制。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临床应用中应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