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可提取核抗原(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92例SLE患者(SLE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dsDNA采用胶体金斑点渗滤法测定,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结果①SLE组患者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1%、47.8%、50.0%,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SLE组患者抗ENA各项抗体阳性率为:抗Sm抗体22.8%、抗SSA26.1%、抗SSB10.9%、抗U1RNP15.2%、抗rRNP9.7%、抗scl-701.1%、抗Jo-1。③SLE组患者中的40例伴发狼疮性肾炎(LN组),52例为非狼疮性肾炎(非LN组),其中LN组抗dsDNA有30例阳性,阳性率为75.0%,非LN组抗dsDNA有14例阳性,阳性率为26.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NA、抗dsDNA、抗ENA抗体的检测对SL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的发展、疗效的观察均...  相似文献   

3.
杜大洪  牟君成 《海南医学》2004,15(12):117-118
目的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ANA)多肽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标本采用实免疫印迹法检测抗ANA抗体。结果50例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dsDNA、抗ulRNP、抗Sm、抗SSA、抗Ro-52、抗SSB等6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34.0%、46.0%、58.0%、52.0%和42.0%。结论抗ANA抗体阳性谱的分布有一定的倾向性,其抗体谱检测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不同自身抗体已被逐渐发现,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抗体尤其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已作为SLE诊断的标记抗体、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笔者采用金标法对91例SLE患者血清检测抗核抗体谱中6种不同的自身抗体ANA、dsDNA、SSDNA、Sm、SSA、SSB,以探讨它们与SLE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戴立群  王炎强  张玲  李全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37-338,342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双链DNA(anti—doublestrandedDNA,dsDNA)、抗史密斯抗体D1(Anti—SmD1antibody,SmD1)等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抗dsDNA、抗SmD1抗体,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70例SLE患者中单项检测抗dsD—NA、抗SmD1、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40.O%、75.7%、64.3%,三者联合检测后的阳性率为87.1%。结论:抗SmD1、ANuA、抗dsDNA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过免疫吸附治疗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SLE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的变化;观察患者在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DNA双链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G(IgG)及SLE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M(IgA、IgM)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较吸附前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如下:胸闷心悸4例,血压轻度下降2例,腹痛2例及面部潮红2例,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免疫吸附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较为肯定,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中有害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血清和唾液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二者关系及其与SLE活动性和SLE机体损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72例SLE组、30例疾病对照组和24例正常组血清AnuA水平,并检测42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唾液AnuA水平,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AnuA在SLE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94%和98.15%。血清AnuA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55,P<0.01),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记分正相关(r=0.629,P<0.001)。唾液AnuA水平与血清AnuA水平正相关(r=0.380,P<0.01)。结论:血清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唾液AnuA水平与血清AnuA水平正相关,对SLE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检测结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A组,同期收集92例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为B组,收集体检正常健康人群86例为C组。综合比较3组的ANA与抗ENA抗体谱检测结果。结果 A组和B组的ANA与抗ENA抗体检测阳性率均高于C组(P0.05),在ENA抗体谱中,dsDNA、His、Sm、nRNP/Sm、Rib和Nuc在A组和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A滴度为1/1 000、1/320、1/100时,A组和B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C组(P0.05)。ANA、ENA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89.74%。结论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诊率,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0.
黄阔  李光迪 《大家健康》2013,(1):160-16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有很多临床和免疫学异常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表现形式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和迁延反复,极易误诊。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各种实验性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50例SLE患者有肺胸膜病变,其中女性47例(94%),男性3例(6%),小于40岁者41例(82%)。50例中表现为胸膜炎和(或)胸腔积液26例,狼疮肺炎15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5例,肺不张3例,肺纹理增多17例。经激素治疗随SLE症状改善,肺胸膜病变好转。  相似文献   

12.
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本文对实验室常用的SLE检查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对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we characterized specifically-stained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which had been shown to display the homogeneous or peripheral region of nuclei by indirect immunoflucrescence (IIF),By western blotting,we demonstrated that in some cases thes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eripheral or homogenous,IIF staining of nuclei by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SLE and the presence of autoantibodies to lamins.Here we first report the presence of 2.2% anti-lamin autoantibodies in the sera among the 174 patients with SL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测定1992~1996年的45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病人及22例住院后病情由活动期转变成非活动期的SLE病人的抗核抗体(ANA)滴度,结果显示:活动期病人与非活动期病人之间A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活动期病人ANA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提示:ANA阴性不能否定SLE的诊断及其活动性。同一病人ANA滴度的降低可反映病情的缓解,故ANA滴度的动态观察可作为SLE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评价EUROIMMUN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ELISA试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分别用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ELISA试剂盒 ,检测 96例SLE、1 6例干燥综合征、39例系统性硬化症、1 8例多发性肌炎病人和 47例正常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 ,对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病人血清抗dsDNA抗体。③结果 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ELISA试剂诊断SLE的灵敏度与第一代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u =0 .1 5 ,P >0 .0 5) ,而特异度高于第一代 (u =2 .38,P <0 .0 5)。抗dsDNA抗体与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检测SLE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u =1 .74,P >0 .0 5) ,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SLE的检出率高于单测抗dsDNA抗体 (u =2 .62 ,P <0 .0 1 )。④结论 第二代抗核小体抗体和dsDNA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消化系统损害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消化系统各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并且受累程度与其死亡率有关。本文结合作者所遇到的消化系统损害的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讨论。  相似文献   

17.
对42例系统红斑狼疮性神经病的临床进行分析,最常见症状为精神障碍和癫痫发作。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误诊情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所有这些病例狼疮细胞均为阳性,部份病例抗核抗体阳性。误诊率为43%。其中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8例,肾炎或肾病综合症5例,伤寒,胸膜炎和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多发性神经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一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对临床表现的多样化认识不足,为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应注意下述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1)关节痛,(2)不明原因发热,(3)皮疹(包括紫癜),(4)蛋白尿、管型,(5)多系统损害,但最后肯定诊断须赖检出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阳性。作者提出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的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表现。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2年至2001年5月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12例,均为女性,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6.4岁,采用Siemens Somatom ARC型CT机行颅脑CT检查,并分析CT表现。结果:主要CT表现为:(1)大片状脑梗死(3例);部位不定,单发或多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占位效应轻较;(2)腔隙性脑梗死(9例):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干;(3)轻度脑萎缩(5例);局部性或弥漫性,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检查有较高敏感性,缺乏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早期确诊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Epstein Barr病毒 (EBV)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病人自身抗体产生的关系。 ②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了 4 1例SLE病人和 4 3例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EBVDNA ,用免疫印迹法对SLE病人血清可提取核抗原 (ENA)抗体谱进行测定。③结果 SLE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5 .95 5 ,P <0 .0 5 ) ,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 DNA)抗体阳性率与EBVDNA阳性率无关 (χ2 =0 .0 71、1.5 6 3,P >0 .0 5 )。④结论 SLE病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EB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