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各组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NSE含量及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脑缺血预处理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的产生,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立英  苏立凯  廖仁昊  王敬 《医学综述》2006,12(17):1086-1088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联合大黄素甲醚(Phy)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和Ply治疗组。各组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酯(NSE)含量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脑缺血预处理联合Phy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均较缺血预处理组更为明显。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亦更为明显。结论Phy可增强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前不做任何处理;脑缺血预处理组(P组)于脑缺血前24 h栓塞右大脑中动脉20 min后使血流再灌注一次。采用阻断单侧大脑中动脉12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细胞内片段(NICD)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再灌注24 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完毕后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缺血前P组大鼠海马NotchlmRNA、Notch4mRNA和NICD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前比较,两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上调;与C组比较,P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 (8%O2 ,3h)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及Bcl 2、Bax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低氧预适应后 12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 (TTC)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 ,通过North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Bcl 2、BaxmRNA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检测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低氧预适应组的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Bax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 ;Bcl 2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低氧预适应可减少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梗死体积 ,增强Bcl 2及减少Bax的表达 ,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中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n=30):正常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前不做任何处理;脑缺血预处理组(P组)于脑缺血前24h栓塞右大脑中动脉20 min后使血流再灌注一次.采用阻断单侧大脑中动脉120 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24 h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细胞内片段(NICD)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右侧海马Notch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完毕后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缺血前P组大鼠海马NotchlmRNA、Notch4mRNA和NICD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缺血前比较,两组再灌注24h时NICD蛋白表达上调;与C组比较,P组再灌注24 h时NICD蛋白表达下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可能与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脑缺血耐受大鼠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5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25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MCAO,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行为缺损,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IP+MCAO组1、3、7d亚组与SS+MCAO组相应亚组比较,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VEGF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357~11.479,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HIF1α),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性脑缺血(MCAO)模型:①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于MCAO后立即注射入缺血侧脑室,观察其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和持续时间;②动物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AdvHIF1α组、Adv组,除sham组外,其余3组均于MCAO后立即在缺血侧脑室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AdvHIF1α基因和Adv,治疗72h,取大脑,平均切成6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以观察AdvHIF1α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注射Adv后,GFP仅在大鼠双侧侧脑室壁和脑室内的脉络丛及室管膜上皮细胞表达,持续2周左右;AdvHIF1α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分别与IR组和Adv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vHIF1α能显著缩小大鼠缺血再灌注的脑梗死体积,提示其具有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伟  王爱岳  李强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09-1810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区的表达。结果正常组未见HIF—1α表达,缺血再灌注组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HIF-1α的表达且HIF-1α在发生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神解毒方预处理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药物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热凝椎动脉,钳夹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双侧大脑颈总动脉10 min后再灌注;缺血预处理组预缺血3 min,3 d后给予缺血10 min后再灌注24 h后处死;药物预处理组,灌胃2周后,作缺血再灌注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的表达.结果:药物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缺血区HSP70表达与与缺血再灌注比较,P<0.01.结论:药物预处理对随后的脑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勃龙对去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替勃龙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2h再灌注24h后立即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IL-1β及TNF-α的表达,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替勃龙用药组较对照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5);替勃龙组较对照组IL-1β及TNF-α表达减弱(P〈0.01)。结论替勃龙可降低去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TNF-α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额叶大脑皮质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实验分行为学加脑梗死灶体积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2轮进行,每轮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醚预处理组(n=8)。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断前脑血供2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异氟醚预处理组于缺血前1.5 h经半密闭的吸入箱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1.5%),持续1 h。再灌注24 h后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法测定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增加;缺血再灌注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减少,异氟醚预处理组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氟醚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体积减少而额叶大脑皮质PKCγ表达增多(P均〈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可能是通过上调额叶大脑皮质PKCγ蛋白表达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在模型制备前用阿托伐他汀20mg/kg连续灌胃10d,1次/d;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用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连续灌胃10d.以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4 h后行5分制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为严重,脑梗死体积增大,凋亡细胞数目增多,Caspase-3、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凋亡细胞数及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上调脑组织中Bcl-2、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塞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差异,寻找一种制作简单,成功率高的脑缺血模型。方法: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4h、8h、24h后生理盐水灌注后取脑;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100min后,拔出线栓形成再灌注,分别在再灌注4h、8h、24h后灌注取脑;对照组30只。比较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术后存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成功率高于永久性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组死亡率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死亡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TTC染色: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梗死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梗死灶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方式简单、结果稳定、缺血时间可控,是一种较理想的模拟脑梗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颈内动脉注射pLXSN-bcl-2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影响。方法:51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空质粒组、bcl-2组,每组分缺血再灌注9,24h两小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2h后实现再灌注。3h后经颈内动脉注射质粒pLXSN,pLXSN-bcl-2。检测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脑梗死体积,及各组大鼠脑内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cl-2组缺血再灌注24h的脑梗死体积最小;bcl-2组在缺血再灌注9,24h后bcl-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24h caspase-3蛋白表达及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9h后与其他组之间无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3h后经颈内动脉注射pLXSN-bcl-2可以增加bcl-2在脑内的表达,并在缺血再灌注24h后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少脑梗死体积。而在缺血再灌注9h尚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莹  李文媛  刘艳翠  丁利  赵斯达 《医学综述》2012,18(15):2501-2502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低氧诱导因子3α(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SCs组。再灌注72 h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表(NSS)法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结果 N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N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NSCs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氟烷预处理局灶性脑缺血成年大鼠模型,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红素氧合酶1(HO-1)以及 B 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水平揭示其脑保护作用。方法2月龄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组(MCAO 组)、异氟烷预处理组(ISO组),缺血再灌注采用90 min 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MCAO之前 ISO 组进行30 min 异氟烷预处理,30 min 空气洗脱。再灌注24 h 检测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面积,MCAO 建模后再灌注6、24、72 h 收集大鼠脑皮层组织,Western blot 法检测HIF-1α、HO-1以及 Bcl-2表达水平。结果 MCAO 组术后24 h 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 评分)明显低于 ISO组(P <0.05)。再灌注24 h 检测结果显示,ISO 组神经损伤及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 MCAO 组(P <0.05)。建模6、24 h后 MCAO 组和 ISO 组 HIF-1α、HO-1以及 Bcl-2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24 h 达到峰值,72 h 时间点各指标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SO 预处理通过上调 HIF-1α、HO-1以及 Bcl-2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但非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厚朴酚(Magnolol,Ma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厚朴酚(25、50、100mg/kg,共3d)预处理后,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于脑缺血2h再灌注24h时,观察不同剂量厚朴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的影响.结果 厚朴酚预处理后,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病学症状,降低脑水肿程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PO活性,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 厚朴酚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对照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再分为1、6、12、24、48、72、144h组,每组5只大鼠。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后6h开始检测到HIFV-1α和VEGF有表达,24h表达最强。对照组未检测到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论HIF-1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可能受HIF-1α的诱导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雌激素预处理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 组)及雌二醇组(E2 MCAO 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双侧卵巢切除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观察各组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雌激素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雌二醇组的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结论 雌激素预处理能减轻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缺血对照组(25只)及缺血再灌注加高压氧治疗组(HBO组,25只).采用动脉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四氮唑染色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120 h各组大鼠脑梗死灶的大小,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3 h再灌注6 h、24 h、48 h、72 h、120 h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灶,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表达阴性.HBO组缺血再灌注后120 h大鼠梗死灶体积(15.9±4.2)明显小于缺血对照组(26.8±4.9)(P<0.01);HBO组大鼠再灌注24 h,48 h,72 h各时点凋亡指数均低于缺血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细胞增多,bcl-2蛋白表达增强,高压氧治疗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