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胃镜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的55例疑似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胃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并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55例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后,47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中,检出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42例符合病理诊断,其敏感度为89.36%,特异度为62.5%,准确性为85.45%,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50%。结论在胃镜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胃镜对病理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在临床诊断中,仍需将胃镜检查结果和胃黏膜活检结果相结合,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轮台县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结果显示32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18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22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4%。结论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以此来将确诊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内镜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4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25例结果确诊,其中17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59.52%(25/42);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83.33%)、异型增生6例(50.00%)、肠上皮化生3例(25.00%);三种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内镜下表现。结论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粗糙、变薄以及白相等表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因此临床检验可以将内镜检查相结合,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胃腺减少萎缩为主要特征,是目前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多样。穴位埋线采用针、线、穴结合的方式对症治疗,因其疗效持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被患者认可。文章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对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机制及临床现状进行研究整理,发现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多与抑制Hp、调节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调节脑肠肽等方面有关,故从中医与西医两个角度对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同时也提出其中的一些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将穴位埋线疗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诊断与胃镜下表现.方法 :将我所操作的胃镜检查当中,其中100例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对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本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病理诊断出84例,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符合率为84.0%.结论 :胃镜检查下结节样或颗粒状改变、黏膜粗糙,血管透见、黏膜变薄、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等症状共存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中想要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性应将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国斌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辨属本虚标实,治宜标本兼顾。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气(阳)虚,阴虚为本,气滞、痰湿、血瘀、食滞为标。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病用药的特点,其中包含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阳性两方面的用药特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也进行了介绍,认为舌苔的变化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指导价值,通过观察舌苔变化,可以审视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所选病例反映了王国斌教授在临床上诊断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全过程,通过验案较详尽地介绍了其辨证疗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分别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发现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2例浅表性胃炎;经胃镜确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胃镜与病理结果比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5.11%。结论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胃镜检查能够对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的患者,诊断效果明显,临床价值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值得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结果全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0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对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徐景藩教授在临证中执简驭繁,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3型论治,同时兼顾他证,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医互参,并且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涉及他脏。用药时升降润燥相宜,立法遣方精当。列举典型案例,以反映徐景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提供方法学参考,促进相关临床研究质量的提升,并根据中药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试验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对临床研究设计基本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尤其是对结局指标的选择研究,为中医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理论与临床为依据,从中、西医两方面对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痛进行阐述,认为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改善血液流变学与血管内皮功能;血瘀证是高血压病情发展的必然转归,提出活血化瘀法是高血压比较重要的治法,在其治疗过程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肿瘤血瘀证与外周血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中常见的证型,恶性肿瘤血瘀证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现从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血瘀证的分级、肿瘤血瘀证与外周血相关指标的关系、血凝异常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与血瘀证、肿瘤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血瘀证几方面对血瘀证进行阐述。目前关于肿瘤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方面,肿瘤血瘀证的分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肾炎患者作用效果.方法:对慢性肾炎患者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论治治疗90 d(治疗组36例)与同期未使用活血化瘀法的患者(对照组15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血肌酐、血尿素氮、高血压、水肿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活血化瘀法明显降低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血尿、血肌酐、高血压、水肿.结论: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少肾小球和肾间质等的损害,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其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中,其中中医药治疗为中国特色治疗,古人认为其属于"肺胀"范畴,与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相关,但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尤其广泛,其中包括静脉液体输注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及穴位活血化瘀疗法,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能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说明活血化瘀疗法具有临床研究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活血化瘀法在颅脑外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而在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近几年来活血化瘀法在颅脑外伤应用的相关文献,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颅脑外伤的相关机理与经验。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表明,活血化瘀法在颅脑外伤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其前景光明。但也存在问题。从循证医学的思维出发,根本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所提供血瘀证的微观依据作为辨证的微观证候,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颅脑外伤,将会取得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瘀血是肺胀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血黏稠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是其常见病理表现,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这些病理改变,而且活血化瘀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故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崩漏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妇科中疑难急症之一。临床上多由于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陈莹教授认为肾虚、脾虚、血热均可导致血瘀,故运用中药活血化瘀法,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剂,治疗血瘀型崩漏,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程缠绵,各种病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变化始终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临床运用应必须针对病人体质状况、病情轻重、证候情况确立标本缓急,选择恰当作用程度的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