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锁定螺钉拆除困难术中对策的总结及对出现原因的分析.方法 对9例行LISS、LCP内固定拆除手术困难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共出现15枚拆钉困雌.均通过不同方法顺利拆除,未造成新的骨折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结论 螺钉拆除困难可能与置人时未严格按规范操作有关,同时也与拆除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有关,应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尽量减少再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种骨凿撬动取出螺钉滑牙锁定钢板的技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四肢锁定钢板内固定取出术中发生锁定螺钉滑牙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2例,年龄16~70岁,术中滑牙螺钉枚数:1枚21例,2枚5例,3枚1例。术中先取出其他未滑牙螺钉,清除钢板周围骨痂后,骨凿松动钢板与骨面。通过各个方向反复轻柔的撬动,使钢板与骨面逐步分离,经过反复撬动后,钢板逐步退出,大部分螺纹撬出骨面,取出钢板与螺丝钉。[结果]27例均采用同一方法将锁定螺钉及钢板完整取出,未发生医源性损伤,手术时间40~180 min,手术出血量均少于100 ml。术后早期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创面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0个月,术后晚期无再骨折、骨髓炎、关节僵硬发生。[结论]骨凿撬动方法在四肢螺钉滑牙锁定钢板取出困难时是一种简便可行、适应证范围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锁定螺钉的结构特点并对使用电改锥取该钉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所收治的病例,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152枚,并尝试使用小切口取出接骨板.结果 共152枚螺钉,均顺利取出.结论 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相比常规使用手改锥,不仅提高了取钉效率,而且能有效避免因螺钉溢扣而造成的取钉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撑螺钉在内侧不稳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12—2014-12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PHILOS)内固定治疗的2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中用肱骨距螺钉支撑固定内侧柱,有1或2枚锁钉通过肱骨距。结果 11例肱骨头内下方置入1枚支撑螺钉,9例置入2枚支撑螺钉。切口均一期愈合。20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1.5(12~36)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2(9~14)周。随访期间未发现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肩关节功能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2.5(62~96)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差1例。结论 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内侧不稳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采用支撑螺钉对肱骨内侧柱支撑有效、固定可靠,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行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出现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进行的206例四肢锁定钢板螺钉取出术中,有14例螺钉取出困难,发生率为6.8%。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8岁。骨折部位:分别为股骨干、股骨近端、股骨髁上、胫骨多段、肱骨近端。螺钉所在的位置:骨干区13例,干骺段1例。内固定的时间:12~35个月。对于滑丝或无法拧动的螺钉,先使用工业钻头将滑丝的螺钉帽磨掉,取出接骨板后,使用大力钳钳住螺钉的裸露部分慢慢拧出螺钉,如无法拧动,用空心的断钉取出钻作螺钉周围松解,最终套入断钉取出器将螺钉取出。结果 8枚螺钉没有滑丝但不能拧动,采用断钉取出器取出,有10枚螺钉发生滑丝,使用大力钳完成取出术,有1例3枚螺钉放弃取出。在1枚胫骨螺钉取出术中,将包裹钉尖部分的骨皮质一起凿出,检查发现骨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凹槽,使螺钉无法转动。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9个月,无术口感染及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主要发生在骨皮质区的螺钉,除螺钉滑丝外,部分原因为皮质骨牢固长入螺钉尖部的3个凹槽,使螺钉根本无法转动。因此在初次植入手术时,螺钉尖部应穿透对侧骨皮质两个螺纹,防止骨质长入钉尖的凹槽内。充分的术前阅片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都有助于四肢锁定钢板螺钉的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长型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HILOS)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干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1采用加长型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3例老年肱骨干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根据骨折线长度选用钢板,于骨折近端置入合适长度的锁定螺钉,避免螺钉穿透肱骨头进入关节腔,肱骨干远折端置入至少3枚锁定螺钉,亦可与皮质骨螺钉混合使用,远近骨折线之间根据跨度置入2或3枚锁定螺钉。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12~24)个月。切口未出现感染,均一期愈合。13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0(15~36)周。随访期间未发生肱骨头坏死、螺钉松动、螺钉拔出及钢板断裂,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3个月后神经功能自行恢复。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加长型PHILOS钢板可有效固定老年肱骨干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复位维持良好,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讨论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锁定螺钉取出困难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除1例因多枚螺钉锁死,强行取出极易发生再骨折而放弃,其余均安全取出所有螺钉钢板,无再骨折发生。结论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具有角度稳定、减少血运破坏等优势,因而骨折愈合成功率高。但取出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避免术中术后再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5月47例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患者临床资料。男30例,女17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内固定术后至取出手术时间10个月~20年,平均22个月。内固定部位:上肢25例,下肢22例。术中1枚螺钉取出困难18例,2枚15例,3枚9例,4枚5例。钢板类型:普通钢板15例,锁定钢板32例;不锈钢钢板10例,钛合金钢板37例。结合螺钉取出困难原因及螺钉、钢板、切口和骨质等具体情况,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原则,选择不同方法取出螺钉和钢板。结果螺钉和钢板均完全取除,术中无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手术时间65~270 min,平均125 min;手术出血量80~775 m L,平均157 m L;术后引流量20~250 m L,平均92 m L。术后切口Ⅰ期愈合39例,延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无感染和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有多种处理方法,每种方法均有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掌握各种处理方法和熟悉其适应证,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方法,可顺利取出螺钉和钢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3.5 mm螺钉系统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12完成3.5 mm螺钉系统取出的1 325例临床资料。记录取出困难的螺钉数,分为取出困难组和无困难组,分析2组年龄、性别、螺钉固定时间、螺钉置入骨骼的部位、螺钉类型。结果本组1 325例共72例(167枚螺钉)取出困难,取出困难发生率为5.43%。取出困难组与无困难组性别、螺钉固定时间及是否进口螺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取出困难在年轻患者、锁定螺钉、骨干部位置入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 mm螺钉系统取出困难与患者年龄、螺钉置入骨骼部位、螺钉类型有关,提示年轻患者、骨干部位的3.5 mm锁定螺钉取出时应预防取出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的文献,对取出困难的发生率、原因、预防措施、取出方法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锁定钢板应用的普及,螺钉取出困难较非锁定钢板明显增多,已成为新的临床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螺钉滑丝、错扣和冷焊接。针对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螺钉取出专用工具和取出方法,但每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并存在缺陷。结论内固定物取出前应作充分准备、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取出困难原因、螺钉、钢板、切口、骨骼骨质和现有设备等多种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髋臼横形骨折治疗较为困难,常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尝试采用锁定重建接骨板,但对其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比较4种不同锁定重建接骨板后方入路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采用成人防腐标本10具,制成髋臼横行骨折模型20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标本。A组:重建接骨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B组:重建接骨板两端各固定3枚螺钉及距骨折线最近的两侧螺孔各1枚螺钉。C组:锁定重建接骨板两端各3枚单皮质螺钉。D组:锁定重建接骨板两端各3枚单皮质螺钉及距骨折线最近的两侧螺孔各1枚单皮质螺钉。行轴向的加载实验,记录内固定失效时最大负载和轴向刚度。 结果:A、B、C、D组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分别为(180.60±11.781)N、(240.80±7.981)N、(243.80±11.755)N和(438.00±23.227)N;轴向刚度分别为(95.21±6.32)N/mm、(123.47±23.95)N/mm、(126.39±18.52)N/mm和(227.35±13.74)N/mm。除B、C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的最大负载和轴向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髋臼横形骨折采用接骨板后方入路内固定时,锁定重建接骨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重建接骨板,而且距骨折线最近的两侧螺孔给予螺钉固定能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属内固定物取出术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金属内固定物取出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根据内固定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取出。结果本组中有1枚螺钉、2枚克氏针、2枚髓内钉未取出,内固定物遗漏2例,再次手术取出,其余病例均一次性手术取出。结论内固定物取出术存在一定困难,术前要充分准备,术中根据不同情况仔细操作,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螺钉滑丝后上肢锁定接骨板和螺钉的取出方法.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们共收治246例行上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的患者,其中9例术中出现锁定螺钉滑丝造成取接骨板困难.术中应用大力剪剪断滑丝螺钉孔一侧接骨板并取下,然后用螺丝刀或老虎钳取出滑丝的螺钉.术中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摄X线片检查骨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4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63—91岁,平均77岁。切开显露大转子及前侧关节囊,直视下牵引复位,保持正常颈干角,选择合适长度的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置于大转子下,远端钳夹固定。通过钢板近端孔向股骨头颈方向钻入三枚导针,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下监视复位及导针位置。测深、钻入自攻锁定螺钉3枚,然后钻孔、测深、攻丝、拧入远端螺钉,远端螺钉全部使用普通螺钉。结果骨折处均顺利愈合,无切口感染、退钉、髋内翻畸形发生。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1.7%。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通过3枚近端锁定松质骨拉力螺钉,将股骨头颈与股骨上端采用多点固定,可有效控制近端旋转,建立股骨上端支架结构,术中无需预弯钢板,直视下复位较容易,安放方便。尤其对于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锁定螺钉固定有效降低了术后退钉、髋关节内翻、颈干角丢失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ISS)有良好的角稳定性且适于微创手术应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1].但骨折愈合后LISS这一新型内置物的取出手术也存在一些困难[2]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完成了LISS取出术33例,其中,24例用螺丝刀即町顺利取出全部锁定螺钉,其余9例术中出现锁定螺钉难以用螺丝刀取出的情况,现将LISS锁定螺钉的取出困难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动力化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经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10例股骨远端骨折经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部分拆除锁定接骨板上的锁定螺钉。根据AO分型,33-C2型8例,33-C3型2例;男7例,女3例;年龄24~62岁,平均36.8岁。所有患者均于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进行X线检查,出现骨痂后,X线检查连续观察3个月以上,骨痂均无进一步生长迹象。术后超过6个月,部分拆除锁定接骨板上的锁定螺钉。动力化手术后2周,佩带髋"人"字支具并逐步增加负重。每月定期摄X线片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其中9例均于术后3个月内出现穿过骨折线的骨痂愈合,1例因未遵医嘱佩带支具且直接完全负重,发生接骨板断裂,重新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根据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价标准,优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达80%。结论锁定接骨板动力化可减少应力遮挡,维持横向稳定,增加骨折断端间的轴向微动,促进骨痂生成和骨痂改建塑形,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经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内固定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取1名健康受试者的股骨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骨折造模,装配动力髋螺钉、锁定加压钢板、三枚空心钉、四枚空心钉和髓内钉,建立有限元模型,在股骨头顶端轴向加载1400 N应力。研究不同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分布、股骨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分布,并比较内固定和股骨模型的应力峰值和位移峰值。结果:股骨和内固定应力较大区域均分布于股骨颈及股骨干部位,且在骨折线附近均出现应力增大的现象;内固定位移分布主要集中于股骨头内螺钉尖端位置,股骨位移集中于股骨头顶端,应力加载位置。四枚空心钉的应力最小,峰值为135.3 MPa;锁定加压钢板的应力最大,峰值为405.9 MPa,但锁定加压钢板的位移12.3 mm为最小峰值;三枚空心钉的位移18.8 mm为最大峰值;三枚空心钉固定时,股骨受力最小,应力峰值为36.8 MPa,但股骨位移最大,峰值为19.3 mm;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时,股骨受力104.6 MPa为最大应力峰值而位移12.6mm为最小位移峰值。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在固定股骨颈骨折时稳定性最高,但股骨和内固定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剪切力;动力髋螺钉固定短期内促进骨折愈合较有优势,但长期固定时髓内钉固定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不同数量(0~3 枚)内侧柱支撑螺钉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螺钉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4组:无支撑螺钉组(36例),1枚支撑螺钉组(23例),2枚支撑螺钉组(19例)和3枚支撑螺钉组(12例)。Neer骨折分型:二部分骨折39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18例;其中3例合并脱位。4组患者术前性别、骨折类型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末次随访时4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术后患侧肱骨头高度丢失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不同数量支撑螺钉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骨折复位的作用。结果 术后90例患者获12~56个月(平均21.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3枚、2枚、1枚支撑螺钉组及无支撑螺钉组的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6.7±11.6)分、(74.1±7.4)分、(66.8±10.7)分、(65.8±10.2)分,肱骨头高度丢失分别平均为(1.4±1.0) mm、(2.9±1.2) mm、(5.3±3.2) mm及(6.7±3.3)mm。Constant评分3枚与2枚支撑螺钉组比较无差异,两者与1枚支撑螺钉组及无支撑螺钉组比较有差异;肱骨头高度丢失3枚与2枚支撑螺钉组、1枚支撑螺钉组及无支撑螺钉组比较有差异,2枚与1枚支撑螺钉组及无支撑螺钉组比较有差异。4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伴内侧粉碎性骨折或伴内侧骨缺损的肱骨近端骨折时,恢复内侧骨皮质支撑较困难,此时可选择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且使用2枚或3枚内侧支撑螺钉即可获得较满意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4年2月~2009年5月,笔者共收治钢板,螺钉取出困难34例,其中普通钢板26块,螺钉64枚;锁定钢板8块,螺钉13枚,均顺利取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2~55岁,平均32.6岁。股骨15例,胫骨8例,肱骨4例,锁骨4例,桡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A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6-06采用CA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CAS锁定钢板置于锁骨远端,远端置入5~8枚直径2.4 mm锁定螺钉,近端至少置入3枚直径4 mm锁定螺钉。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0~19)个月。术后5~7周骨折临床愈合,骨折牢固愈合时间平均12(10~13)周。采用Karlsson标准评价骨折愈合质量:优19例,良7例。术后6个月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Murley评分76~98分,平均91.6分。结论 CA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