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共收治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132例 ,其中 89例应用降黄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2例患者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血清总胆红素(TBil) >171μ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 >10 0 μmol/L ,血清ALT有不同程度升高。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9例 ,男 76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6 .5岁 ;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39例 ,慢性重型肝炎 19例 ,淤胆型肝炎 31例。对照组 4 3例 ,男 31例 ,女 12例 ;平均…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6年6月~2000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将1996年6月~2000年6月住院的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血清总胆红素≥171.1μmol/L)患者60例,按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分型与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26例,女2例;其中急性肝炎5例,慢性肝炎重度13例,慢性重型肝炎10例;乙型肝炎19例,甲型肝炎9例.对照组32例,男29例,女3例;其中急性肝炎7例,慢性肝炎重度16例,慢性重型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甲型肝炎11例.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属常见病,当出现胆红素血症时,应及早利胆退黄治疗,笔者采用活血利胆汤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30例黄疸型肝炎住院患者,总胆红素均>85.5μmol/L,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男7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39.5岁;甲型肝炎5例,戊型肝炎12例,急性乙肝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8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29例。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41岁;…  相似文献   

4.
郭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946-946
<正>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戊型肝炎高黄疸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戊型肝炎高黄疸患者68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8例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9-70岁;总胆红素在170-660μmol/L。对照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0-60岁,总胆红素在160-600μmol/L。  相似文献   

5.
胡伟跃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75-475
笔者自 1 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2 1例 ,并设单纯西药治疗 2 1例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42例均符合 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淤胆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总胆红素均大于 1 71μmol/ L ,最高达 43 2 .7μmol/ L ,最低 1 87μmol/ L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 ,谷氨酰转酞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中 ,男 1 6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2岁 ;病程 1 1~ 60天。甲型肝炎 1例 ,丙型肝炎 …  相似文献   

6.
李超 《中医杂志》2004,45(3):171-171
笔者以川牛膝为主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肝病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6岁,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肝炎22例.血清总胆红素25.6~175.5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自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瘀胆型肝炎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肝病研究所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5~ 47岁 ,平均 34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 71~ 360 μmol/L,ALT80~ 360 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2例 ,慢性 1 8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2 4例 ,女 6例 ;年龄 2 9~ 5 0岁 ,平均 34.5岁 ;总胆红素 1 65~ 376μmol/L,ALT 82~ 35 6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4例 ,慢性 1 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94年6月~1995年12月.我们应用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58例,女18例。年龄15~68岁,平均37.6岁。诊断按1990年上海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5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5例,瘀胆型肝炎4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病原学分型:甲型肝炎42例,乙型肝炎27例,甲乙型重叠感染5例.乙丙型重叠感染2例。治疗前所有患者血清胆红素(SB)均增高>50~185μmol/L,转氨酶(ALT)均增高>80~1000U。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病原、病程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夏贞莲 《河北中医》2000,22(8):621-622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之一,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1995~1999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其中治疗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3例,37~42周21例;体重2 000~40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 μmol/ L5例,256~340 μmol/L 16例,>340 μmol/ L3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 2例,37~42周 22例;体重2100~41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μmol/ L6例,256~340 μmol/L15例,>340 μmol/ L3例.所有病例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除外肝炎综合征、明显溶血性贫血的患儿.  相似文献   

10.
我们使用退黄汤联合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肝炎高胆红素血症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3~66岁;其中亚急性重症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15例,淤胆型肝炎13例.  相似文献   

11.
采取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6例重度黄疸获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5~53岁,平均38岁。血清胆红素(SB)值393.3~649.8μmol/L.平均495.9μmol/L,"肝包囊虫病"术后罹患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急黄肝甲型合并胆汁淤积2例,慢活肝(CAH)重型合并胆汁淤积3例(其中1例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癫痫"的基础上罹患 CAH 重型,SB393.3μmol/L)。6例均有胆酶分离,凝血酶原(PT)时间  相似文献   

12.
笔者应用自拟兴阳活血利胆汤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4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1例均系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14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36岁 ;黄疸持续时间最短3个月 ,最长 2年 ,平均 6个月 ;血清总胆红素最低 2 5 .6μmol/L,最高 5 1.2 μmol/L,平均 38.6 μmol/L。1.2 诊断标准 :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高寿征主编 .北京出版社 ,1993.30 8~ 30 9)标准稍加修改 ,具体为肝炎患者肝功能正常后 ,遗留轻度黄疸 ,且持久不退或反复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临床症状轻微或…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配合口服大黄煎剂治疗重型肝炎内毒血症患者 ,发现大黄煎剂能明显降低患者血中的内毒素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住院病人。诊断符合 2 0 0 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中 ,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4 8岁 ;亚急性重型肝炎 5例 ,慢性重型肝炎 2 5例。对照组 2 0例中 ,男 1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4 1 6岁 ;亚急性重型肝炎 2例 ,慢性重型肝炎 18例。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综合治疗 (促肝细…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黄疸型肝炎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2000年7月~2005年7月,用中药配合西药静脉点滴,治疗重症黄疸型肝炎20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15~70岁;其中急性肝炎1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瘀胆型肝炎2例,慢性肝炎重度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8例。其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十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保持通便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310.60±20.53)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98.37±17.13)μmol/L,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值(78.52±14.59)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值(94.30±11.21)μmol/L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5.32±2.37)d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7.12±2.33)d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凯时治疗重度黄疸肝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黄疸性肝炎是指血清总胆红素 (SB) >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笔者采用凯时治疗 36例此病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本院共收治 72例重度黄疸肝炎患者 ,临床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6例 ,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2 6~ 6 0岁 ;对照组 36例 ,男 32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1岁。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促肝细胞生长素 10 0mg…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 2 0 0 4年 ,笔者运用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度黄疸 4 8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 ,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所有病例血清总胆红素 (TBil)均大于 171μmol/L。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治疗组 )和对照组。治疗组 4 8例 ,男 35例 ,女 13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 4 1 3岁 ;TBil(2 5 6 2± 83 4 )μmol/L ;急性病毒性肝炎 30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 10例 ,瘀胆型肝炎 6例 ,慢性重症肝炎 2例。对照组 32…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1 998年 3月~ 2 0 0 1年 3月 ,对本院诊治的 1 0 0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60例和单用西药对照组 40例。按照 1 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所拟定的诊断标准 ,其血清胆红素 ( TBi L)>1 7.1 μmol/L,谷丙转氨酶 ( ALT) >40 u/L。治疗组 60例中 ,男 48例 ,女 1 2例 ;年龄 37岁~ 71岁 ,平均 5 3岁 ;甲肝 36例 ,乙肝 1 8例 ,毛细胆管型肝炎6例。对照组 40例中 ,男 36岁 ,女 4例 ;年龄 2 2岁~ 68岁 ,平均 45岁 ;甲肝 30例 ,乙肝 8例 ,毛细胆管型肝炎 2例。2 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应用西药治疗 ,药用肝泰乐 0 .2 g…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1995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76例,疗效较好。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0.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mol 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25~5.01umol 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3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46例。对照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38.5岁;总胆红素(TBil)127~3…  相似文献   

20.
王波 《光明中医》2012,27(11):2218-221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正常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305例在出生后第1天予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280例正常喂养,不采取任何干预方法,72小时后两组均测量血清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72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值为(138.12±7.13)μmol/L,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值为(205.45±8.05)μmol/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从而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