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们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发病10min、发病后6h、发病后24h、发病后72h、发病后1周、发病后2周的GCS评分,同时发病半年后随访,进行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不同时间点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10min、发病后6h、发病后24h、发病后72h、发病后1周、发病后2周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0.948、0.521、0.541、0.597、0.733。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10min、发病后6h、发病后24h、发病后72h、发病后1周、发病后2周的GCS评分与其预后有相关性,GCS评分应作为其估计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发病后6h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相关系数最大,提示发病后6h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必要时发病6h复查头颅CT,观察是否有再出血及颅内其他情况变化,以便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发病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胃癌发病部位、胃癌发病种类的统计学差异。方法对于经内窥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3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发布部位、发病种类有明显的关联性,并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部位以胃体部为主,依次贲门部、幽门部、胃底部;胃癌发病主要是低分化腺癌、依次是鳞癌、其它种类癌。结论胃癌的发病随着年龄、发病部位明显改变,早起诊断胃癌能够提供科学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包头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2009年1~12月包头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包头市手足口病发病数从4月开始迅速上升,5~7月为发病高峰,6月发病数最高。全市10个区、旗、县均有病例报告,城乡结合处人群发病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6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发病数略高于幼托儿童。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足口病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应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防控重点为以城乡结合处为主的各类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与体质、发病的关系,及发病。方法:选择不同年龄段共250正常人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和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年龄与体质、发病的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相对单纯,壮年的体质类型开始有所分化,老年体质明显复杂化且兼夹较多。儿童平和质虽然很多,但容易发病。青少年和壮年个体任何体质类型发病较少。中年开始体检个体发病开始增多,老年发病种类明显增加且合并病也比较多。结论:体质、发病趋势与年龄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对住院治疗的6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发病季节及具体时间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月份、11月份、12月份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34.71%。每周一、周六、周日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53.22%。上午8~10时,下午13~14时,晚19~20时为高峰期占总发病人数的51.23%。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保山市2005~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分析找到影响保山市疟疾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为保山市疟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保山市2005~2012年疟疾疫情及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降水量、日照),利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保山市2005~2012年疟疾总发病数13 270例,其中2005年发病最多,为3 883例,占总发病数的29.26%。5月份发病最多,为2 575例,占总发病数19.40%;腾冲县发病数最多,为8 134例,占总发病数的61.30%。内源性疟疾病例408例,占总发病数的3.07%。分年度、月份、县区发病数与4个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除分县区内源性发病与降雨量有相关性外,其余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山市内源性疟疾发病在县区分布上,与平均降水量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73例住院时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就其发病及心律失常发生时间以及发病季节等进行了分析。AMI发病及其心律失常的发生均以凌晨5时~下午4时较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8.4 %及72.9%,其中又以上午9时~12时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0.8%及31.8%。发病季节以冬、春、秋季为多。每周六、日发病数较低。  相似文献   

8.
发病学说,简言之就是研究疾病如何发生的理论,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发病的途径、发病的类型等内容.关于发病途径,已在病因学中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做了介绍,故本文只介绍发病原理、影响发病的因素和疾病类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418例腮腺肿瘤病例分析,对腮腺区肿瘤的发病年龄、临床经过、组织学分类、治疗、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进行了总结。临床资料发病年龄:本组腮腺区良性肿瘤发病年龄10个月至78岁,平均发病年龄40岁,发病高峰为46~50岁。恶性肿瘤发病年龄8~7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军区部队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基层部队水痘的流行情况,进而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利用Excel、SPSS、Graph Pad软件对2011-2015年某军区部队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提取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某部队水痘共发病446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6.58%,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时间季节性明显,冬春季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67.94%,冬春季(12~5月)与夏秋季(6~11月)发病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发病人群主要以战士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7.8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8~22岁,大部分发病人群发病时间在入伍5年之内。结论某军区部队2011-2015年水痘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水痘流行季节性明显,发病人群以年轻战士为主,发病地区主要集中于营区,应针对性加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2018年水痘发病和同期气象因素监测情况,探讨不同季节影响其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张家港市2018年每日水痘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水痘发病数进行滞后0~21 d的调整,首先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张家港市不同季节主要气象因素与水痘发病数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计算出不同季节影响水痘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张家港市水痘发病的时间分布有明显季节性,有秋末冬季和春末夏初两个高峰;平均气温在春、夏、秋、冬季节均是影响水痘发病的主要因素,气温与水痘发病数在春季和冬季呈正相关,在夏季和秋季呈负相关;平均日照时数在春、夏和冬季是影响张家港市水痘发病的因子之一,均与发病数呈负相关;平均相对湿度影响秋季水痘发病,与发病数呈正相关;平均气压仅在冬季对水痘发病数有正相关的影响。结论在不同季节,同一种气象因素对水痘发病会有正相关或负相关两种不同的影响,在水痘防制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水痘发病的影响,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发病规律。方法发病季节按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统计;发病时间用4小时划分法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0:00~4:00点、4:00~8:00点、8:00~12:00点、12:00~16:00点、16:00~20:00点、20:00~24:00点,对2002~2005年有准确发病时间的352例病人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病规律。结果脑梗死的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但发病时间有其规律性:4:00-8:00点、8:00-12:00点两个时段为发病高峰,共计211例,占59.94%。结论脑梗死的发病具有昼夜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节气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系统中4 8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频数分布统计法对其性别、年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等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的发病日期对应的发病节气,然后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法探究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的高峰点。结果 4 838例患者中,男性3 233例(66.8%),女性1 605例(33.2%);60~69岁有1 814例(37.5%),为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阴虚动风证2 268例(46.9%),风痰阻络证1 231例(25.4%),两者为最常见的证型;清明为发病率最高的节气,总体发病节气无绝对高峰期,惊蛰为阴虚动风证发病高峰,小满为风痰阻络证发病高峰。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6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整体发病不存在绝对高峰节气,阴虚动风、风痰阻络两种证型的发病存在高峰期,阴虚动风证的发病高峰节气是惊蛰,风痰阻络证的发病高峰节气为小满,提示二十四节气内均可发病,重点人群要积极且持续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袁玲 《广东医学》2001,22(7):619-620
目的 探讨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4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头颅CT及 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及睡眠中发病;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早期积极治疗及预防有利于改善预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功能恢复。结论 发病因素最常见的高血压,其次为糖尿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对本病的预防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2009年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1种共报告发病359516例,死亡1109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95%。同期,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129191例,死亡3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6.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辽宁省2006—2021年水痘报告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进行月发病数据的预测,探讨辽宁省水痘疾病的防控策略。方法通过收集辽宁省水痘发病病例特征信息,对水痘发病情况的地区、人群、时间等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Eviews软件对水痘月发病数据进行拟合建模,采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建模,根据SC、AIC选择模型,建模后应用模型对2022年发病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辽宁省水痘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发病时间呈“双峰分布”,发病主高峰在11月至次年1月,次高峰在5―6月。自2019年以后,呈现出发病年龄后移现象,由原来0~<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转移到10~<20岁发病率最高。2006—2021年水痘发病主要集中在0~<40岁,人群大于40岁以后,发病率呈现断崖式下降。水痘发病以中部地区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发病率较高,葫芦岛、锦州、阜新、辽阳为辽宁省发病率相对较低地区。人群分布以学生发病最多、其次为托幼儿童、散居儿童。通过软件建立月发病数据ARIMA模型为ARIMA(1,0,1)(1,1,1)12。结论辽宁省水痘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人群年龄组出现后移,预测2022年发病数继续升高,水痘防控工作仍应做为当前重点工作。为降低人群发病率应大力推进实施2剂次接种策略,争取早日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接尘农民工结核病发病情况及其规律,为接尘农民工结核病防治寻求对策。方法统一调查方法,逐户调查金矿农民工结核病、职业病发病情况,对可疑患者进行X线胸片和痰涂片检查,集体会诊作出诊断。结果金矿农民工可疑肺结核就诊率、肺结核发病率、单纯结核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同时还存在矽肺合并结核的情况,男性农民工发病年龄集中在46~65岁,占发病总数的45.8%;女性农民工发病年龄集中在36~65岁,占发病总数的88.9%。结论金矿农民工结核病发病严重,应采取措施积极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炎症性肠病50例进行前瞻性分析,依照主观整体评估(SGA)标准对营养状况与发病时间、严重程度、并发症、受累范围、发病部位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或轻度营养不良组与中或重度营养不良组发病时间、严重程度、受累范围及发病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程度及发病部位为危险因素,值分别为3.274、4.019,发病时间及受累范围为保护因子,值分别为0.346、0.553。结论炎症性肠病的严重程度、发病部位对营养不良的影响最大,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不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发生率高,需提高营养不良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连市空气污染物对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出血患者1 688例,收集大连市同期空气污染物数据(包括PM2.5、PM10、NO2、SO2、O3),相关数据来源于大连市环境保护局。采用单项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空气污染物对脑出血发病的影响;分析发病前0~3 d颗粒物(PM2.5、PM10)浓度对脑出血发病影响存在的滞后效应,根据所得OR值确定最佳滞后期。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M2.5、PM10、NO2浓度与脑出血发病相关〔OR=1.022,95%CI(1.003,1.040),P=0.022;OR=1.014,95%CI(1.000,1.028),P=0.045;OR=1.006,95%CI(1.001,1.110),P=0.018〕。滞后效应分析显示,发病当天及发病前1 d PM2.5浓度与脑出血发病相关〔OR=1.031,95%CI(1.008,1.054),P=0.007;OR=1.027,95%CI(1.004,1.050),P=0.023〕,发病当天OR值最大;发病当天PM10浓度与脑出血发病相关〔OR=1.019,95%CI(1.003,1.036),P=0.020〕。结论 大连市PM2.5、PM10、NO2浓度与脑出血发病相关;发病当天颗粒物(PM2.5、PM10)浓度与脑出血发病显著相关。 脑出血;空气污染物;大连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247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的日、周和季节律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时间规律及其机制,为AM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56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以胸痛出现的时间为发病时间,统计其发病的日、周和季时间分布,计算相应时段发病数及其占总发病数百分比,用X2检验对组间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日发病高峰出现在6:01~12:00,周发病高峰出现在周一,季发病高峰出现在冬季,并与各自相应的其他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AMI发病具有日、周和季节律特征,应依据其时间节律特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