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术中的阻滞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ASAⅡ~Ⅲ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6%,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运动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及头痛发生率低(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2.
于小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83+85-83,85
目的观察探讨转子下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阻滞效果。结果两组麻醉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子下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我院近年来开展了坐骨神经低位阻滞配合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及膝以下手术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92岁,ASAⅠ~Ⅳ级,手术病种有髌骨骨折、膝关节镜手术、跟键断裂、胫排骨开放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小腿皮肤撕脱伤、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等,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心律失常、心房纤颤2例,肺心病、肺气肿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频发室性早搏3例,强直性脊椎炎2例,腰椎外伤及椎间盘突出4例,月经期2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曾实施过腰部硬膜外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8,(4):277-279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纳布啡,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经臀入路)+纳布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应激、麻醉效果、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脉搏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联合纳布啡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优化麻醉方案提供佐证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9月骨科收治的20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入院时,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选择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增加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的麻醉术式,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表现、术中不良反应、麻醉效果、麻醉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凝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类型及所合并慢性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尿恢复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凝血功能(TT、PT)较之术前均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以及麻醉后5(T5)、10(T10)、15(T15)、30(T30) 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T1)、完全阻滞时间(T2)及完全消退时间(T3),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m)。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Tb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在T5、T10、T15、T30的收缩压、舒张压较Tb下降(均P<0.05),且低于PF组T5、T10、T15、T30(均P<0.05)。PF组T1、T2、T3长于SA组(均P<0.05),Tm短于SA组(P<0.05)。PF组术后12、18、24 h VAS评分低于SA组(均P<0.05)。SA组与P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维持时长、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维持时长,疼痛评分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6.12±0.92)min,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441.56±35.36)min,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8.98±0.78)min,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81.56±42.25)min。对照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7.63±1.11)min,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89.78±28.63)min,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9.96±1.52)min,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41.45±45.58)min。实验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180、3.933、7.802、4.424, P=0.000、0.000、0.000、0.000<0.05)。麻醉前,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7.45±1.45)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7.51±1.5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6, P=0.845>0.05)。麻醉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1.02±0.44)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3.78±0.87)分,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08,P=0.000<0.05)。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7.87%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2,P=0.001<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干预,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予以探究。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拟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乙组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并对两组Ta、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乙组Tb、Td比甲组低,Te、Tf比甲组高(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施以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施以超导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8年5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30例,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超声定位后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阻滞股神经和0.375%罗哌卡因5 mL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观察患者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0、T1、T2、T3、T4收缩压分别为(144.67±14.81)、(141.53±14.32)、(141.67±13.88)、(142.00±12.40)、(145.00±11.65)mmHg,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舒张压分别为(79.73±4.39)、(77.90±4.29)、(79.87±3.87)、(78.77±4.29)、(79.17±3.48)mmHg,不同时间点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T3、T4心率分别为(80.00±4.98)、(78.90±3.21)、(78.33±3.92)、(79.33±3.02)、(78.07±3.38)次/分,不同时间点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6.77±0.90)min,持续时间为(339.90±65.67)min;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平均为(12.23±2.28)min,持续时间为(213.00±39.08)min。30例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极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在急诊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小腿、足部或膝关节外伤,拟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行患侧股神经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定位穿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在穿刺点注入1.5%利多卡因.在30 min内每5 min观察1次感觉阻滞的效果.记录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并发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阻滞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董锡臣  张文众 《中国医药》2013,(12):1792-179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犬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杂种犬12只,按取血样本分为动脉组和静脉组,每组6只。动脉组取动脉血,静脉组取静脉血。2组肌内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后,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0mg/kg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于罗哌卡因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0、60、90、120、150、180、240、360、720min分别抽取股动、静脉血5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罗哌卡因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峰值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一阶矩曲线下面积(AUMC)、平均吸收时间(MAT)、平均残余时间(MRT)]参数。结果2组罗哌卡因阻滞犬坐骨神经时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t1/2α、t1/2β,Tmax,Cmax、AUC0-720min、AUC0-∞、AUMC0-72min、AUMC0-∞、MAT、MRT0-720min,MR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静脉血对罗哌卡因阻滞犬坐骨神经时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腰丛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阻滞组(NB组,30例)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术中麻黄碱使用情况、麻醉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结果 与EA组相比,NB组T2时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高于EA组(P<0.05);N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小于EA组(P<0.05),阻滞维持时间大于EA组;NB组术中麻黄碱使用例数小于EA组(P<0.05);两组在麻醉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潴留NB组中的发生率低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心呕吐方面比较,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腰丛-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麻醉效果与硬膜外麻醉相似,且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穿刺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恶性呕吐、穿刺部位疼痛及低血压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神经刺激器定位股神经阻滞,能有效提高阻滞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周围神经刺激器(PNS)引导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Ⅰ组(23例)注入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45ml,Ⅱ组(22例)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45ml。注药完毕后,观察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测定并记录下肢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维持时间,观察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麻醉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间下肢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满意度综合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中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麻醉效应及安全性,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更多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应用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30例,年龄69 102岁,ASAⅡ或Ⅲ级.将3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Ⅱ组),每组15例.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和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Ⅰ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Ⅱ组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切口处感觉消失时间和“4”字试验疼痛消失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留置导尿率低(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选择椎旁-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均可获得满意效果.椎旁-腰丛-坐骨阻滞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与腰硬联合麻醉对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麻醉,对照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T1、T2、T3和T4时SBP、DBP水平下降,HR上升,不过观察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 V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大体相当,不过相比之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镇痛时间更长,适合需长时间麻醉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MAP、HR、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前(T1)和手术结束时(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外阻滞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后(T2)和手术开始时(T3)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HR和SpO2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