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医学报》2022,37(2)
《中医学报》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术承传与创新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关键。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科研、教学与临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医疗、科研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的根源在于缺乏系统的承传和科研思路方法的正确指导,科研设计以及手段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21,36(3)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22,37(1)
《中医学报》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1.基本要求来稿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21,36(5):F0004-F0004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 "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研究" "论著" "述评" "名医心法" "学术争鸣""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思路与方法" "标准与规范" "流派研究" "方药研究" "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20,35(3):F0004-F0004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针灸推拿研究”“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20,35(4):F0004-F0004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针灸推拿研究”“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20,35(1):F0004-F0004
《中医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本刊设有"本刊特稿""论著""述评""名医心法""学术争鸣""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标准与规范""针灸推拿研究""流派研究""方药研究""中医文献"等栏目。1.基本要求来稿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对比法、实地调研法和实物考察法。中医药方志文献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药人物研究、中医药遗迹研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医老字号研究,以及中医药相关内容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探讨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的记述特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中医药文献研究的二次高潮,在整理出版大量古籍的同时,构筑了现代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基本框架。迈向21世纪的中医药文献研究,在继续进行古籍整理的同时,应对文献学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解决中医药理论、临床的重大学术问题,充分认识中医药文献研究兼具文理学科的性质,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科技含量高的文献课题,必须造就一批高水准复合型文献整理和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2.
在对检索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本科教学优化方案,指出教学设计应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提倡应以学生为本的高效、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课程考核应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了解目前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研究质量,为进一步总结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规律奠定基础。方法:检索1989-2010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的中医内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文献。依据国际Cochrane作网Cochrane手册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获得242篇纳入文献。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资料证据级别较低;中医辨证论治欠规范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核心是脏腑辨证,但“证”的客观化诊断依据较少,不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建议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原则进行证候规范化工作,首先是“继续”,即在梳理古典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不必求全但求实,借鉴循证医学,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重新评价中医临床工作,重新评价中药和中成药疗效,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病,证,药结合,先确定西医疾病,然后辨证分型,再选择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体质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医疗机构评价等3方面,论述了聚灰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认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并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同时指出聚类问题要想在中医药应用结中获得显著成效,重点在聚类类别数的决策和聚类结果的解释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利用、中医智能诊疗装备研究、中药信息研究、基于中医古今文献信息的学科知识服务、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评价研究等方向的热点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历史科学可以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史学”、以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学”、为具体史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的“史料学”。中医文献学属于中医史料学;中医各家学说则属于“具体中医史学”中的中医学术史。应当重视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与中国医学史在学科层面上的一致性,进而加强三方面学者的联系、团结与协作,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医四诊作为中医诊断辨证的基本手段,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进一步传承创新。汇总了近十年中医四诊智能化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状,完成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并进一步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现状,对中医四诊智能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文献学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先导,本草文献研究是中医文献研究中的一个最薄弱环节,这与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各地药物使用情况不同有关。中药品种混乱、同名异物、真伪互用等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了用药规范和药物的临床疗效,更严重地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本草文献研究实乃当务之争。综合性本草的研究当以《证类本草》为起点,专题性本草可分食疗、炮制、民间药物、中药药性、中药药理、临床应用等类加以研究。在本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西医临床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中西医治疗文献存在的问题,为该病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对中西医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西医治疗已形成一定体系,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但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文献试验设计不够完善,中西医极少有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后转化成典型哮喘的描述。结论:中西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两者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化成典型哮喘描述较少,应尽量完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