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与多次胰岛素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差异。对住院病患60例中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或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治疗,比较二者达标时间以及血糖控制情况。CSII与MSII相比,CSII达标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发生低血糖次数更少。胰岛素泵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可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地使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2.
王明艳 《中国医药》2006,1(12):719-72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榆注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25例与多次皮下注射组25例,观察2组血糖迭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迭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较多次皮下注射组低(P〈0.01)。结论门冬氨酸胰岛素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降糖平稳、迅速、安全,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Ⅱ)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型糖尿病患者25例,随机分为CSⅡ组(10例)和MSⅡ组(15例)。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短效优泌林;MSⅡ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优泌林和睡前皮下注射中效优泌林: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时,CSⅡ组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较MSⅡ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4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1)、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MDI)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SCⅡ)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血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变化、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BG、2hPG及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MCP-1及MI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9.5%,对照组30.4%,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多次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市第三医院初诊为T2DM住院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CSII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到控制目标所需时间和所用胰岛素总量;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低血糖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可稳定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更适于初诊T2DM患者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又称为胰岛素注射泵,CSⅡ的概念最早在1960年提出的,70年代后期进入临床,CSⅡ与血糖监测的结合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从严格意义上说,CSⅡ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它可以使血糖控制在正常并保持稳定,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对延迟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有效。[1]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5),治疗组给予CSII,对照组给予MSII,对两组糖尿病患者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3AM的血糖均进行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治疗天数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降低餐后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降糖效果更为显著,且胰岛素用量少,治疗周期短,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I组,观察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观察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组)5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诺和锐皮下输注,对照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DII组)52例,采用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及睡前皮下注射长秀霖。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较好地控制血糖(P<0.05),且CSII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均优于MDII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DII组(P<0.01)。结论 CSII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少、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保护胰岛功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严格控制血糖的最好手段。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有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传统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两种。为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临床高血糖控制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我科将需要胰岛素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初发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已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的患2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 组和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 组.记录治疗前后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而CSⅡ组治疗后稳定期血糖明显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Ⅱ组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小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32例需注射胰岛素的2型DM病人,分为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MSII)组和CSII组,观察其预定血糖靶值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等指标,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2004年2~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DM患者32例  相似文献   

12.
郭红  白玲  米尔班 《中国医药》2014,(3):342-344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45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需要强化治疗的患儿.将其完全随机分为2组,CSII组20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MSII组25例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CSII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4.3±3.0)、(5.9±0.7)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21.6±3.8)、(8.3±0.9)mmol/L;MSII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分别为(13.1±2.1)、(6.0±0.8)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9.8±3.0)、(8.9±1.1)mmol/L,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6.0±1.5)d、(49.6±14.9)U/d、(0.6±0.2)次,MSII组分别为(8.1±1.9)d、(57.9±12.2)U/d、(1.1±0.7)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CSII 治疗较MSII 可更有效、更便捷地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次数较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将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II)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和每天3次皮下注射双相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前后血糖,理想降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胰岛素各阶段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泵治疗组平均血糖低于3次皮下注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短于3次皮下注射治疗组(P<0.01),胰岛素类似物用量小于3次皮下注射治疗组(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在短时间内使血糖获得理想控制;在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类似物用量方面优于3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且可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  相似文献   

14.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6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吕颖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678-679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日益西方化,糖尿病患者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直接影响其预后,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以理想控制,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1-3],胰岛素治疗方式常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4-5],本研究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皮下脉冲式注射治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初诊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60例空腹血糖>10mmol/L的初诊T2DM患者,分别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CSII)组32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MSII)组28例,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达标胰岛素日最大用量:CSII组(0.89±0.35)U/(kg·d)较MSII组(1.08±0.31)U/(kg·d)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平均控制天数:CSII组(6.3±2.1)天,较MSII组(9.5±4.9)天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SII方式较MSII方式更快速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靖涛  韩梅  安颖 《首都医药》2005,12(16):30-31
对32例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MSII)治疗,对血糖控制结果、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CSII能显著快速改善高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诸多方面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是一有效的快速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常规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any-times 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MSII)治疗两种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CSII组强化治疗后患者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好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迅速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把糖尿病病人分成常规胰岛素多次注射组(CIT)和胰岛素泵持续注射组(CSII),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比胰岛素多次注射能显著控制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日。结论CSII治疗较CIT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缩短住院日,住院费用更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餐前(3.47±1.38)mmol/L、餐后2 h(5.72±1.39)mmol/L、睡前(6.72±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率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尿酮体消失时间(2.48±2.91)d低于对照组(4.34±3.25)d,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情况,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姚大淮 《淮海医药》2011,(6):520-521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 将43例DKA患者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治疗组20例,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对照组23例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观察2组血糖变化、尿酮体的变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