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大由 《蚌埠医药》1990,8(1):74-76
安徽省骨科学会1979.6~1989.6十年期间共举行五次学术交流会,有关脊髓损伤的论收入汇编约20篇,共247例,现将这些论内容作一综述,重点介绍临床治疗的方法与结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虽在某些方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但目前仍存在有争议且临床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脊柱脊髓损伤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手术还是延期手术?手术入路选择前路还是后路?另外,临床上细胞移植已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运动功能恢复几乎为零,研究者对细胞移植有何新的思路?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对家庭影响很大。脊髓损伤是神经内外科和骨科共同的研究课题。大部分脊髓损伤在解剖上并未完全断离,但脊髓损伤后由于继发性损害发展为完全性瘫痪时骨科处理侧重于骨折的复位固定,神经外科侧重于受压的脊髓和神经根的减压处理。当无手术指征时,这种完全截瘫病人,往往转到神经内科。所以脊髓损伤也应象大脑损伤一样,针对不同治疗窗口期,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当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加以了解与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很有必要。一、脊髓损伤的非药物治疗(一)手术…  相似文献   

4.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伤[1]。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外伤及运动性损伤的增加,SCI呈增加的趋势。人们对SCI的治疗一直在不懈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虽在某些方法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1],但目前仍存在有争议且临床中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如脊柱脊髓损伤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早期手术还是延期手术?手术入路选择前路还是后路?另外,临床上细胞移植已应用于脊椎损伤的治疗,显款了一定的效果,但运动功能恢复几乎为零,研究者对细胞移植有何新的思路?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上述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TSCI)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TSCI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但通常临床恢复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瘫且危及生命。T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前者一般是指受伤的瞬间外力造成脊髓直接的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脊髓探查加损伤局部神经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及术后半年应用ASIA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患者在皮肤感觉、运动、二便、排汗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ASIA评分与术前比较,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二便及排汗等多方面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分为GM1组和常规组,经外科治疗后,常规组24例不给予GM1,GM1组26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GM1,以Frankel分级法法二者的疗效。结果:GM1组总体改善率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别,Frankel二级恢复率,有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脊髓损伤患者选择性分为GM1组和常规组,经外科治疗后,常规组24例不给予GM1,GM1组26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GM1。以Frankel分级法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GM1组总体改善率与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Frankel二级恢复率,有用恢复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GM1可提高急性脊髓损伤的Frankel二级恢复率及截瘫的有用恢复率,促进患者的有用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失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脊髓损伤行减压治疗、局部冷疗来高压氧治疗等虽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减压治疗及局部冷疗需要早期完成,伤员可因运输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在24h内早期得到手术治疗,同样高压氧治疗也需要高压氧舱设备.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与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包括机械压迫、出血;继发性损伤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等;疾病最终导致脊髓灰白质缺血、变形、坏死。继发性损伤在原发性损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起作用,是一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主动调节过程,具有可逆性。继发性损伤可加重原发损伤,造成脊髓功能障碍,致机体全瘫或不全瘫。如能阻断此连锁反应中的某一环节,则可明显减轻继发损伤,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到目前为止,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依靠外科手术是不够的;对继发性损伤进行积极的药物控制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每年脊髓损伤(SCI)的发生率接近百万分之三十,伤者的年龄常常不足30岁[1].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极低,使家庭,乃至于社会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脊髓损伤产生于两种机制:即原发性损伤机制和继发性损伤机制[2].原发损伤为不可逆性改变,故治疗主要是针对脊髓创伤后出血、水肿、微循环障碍、局部组织自由基生化改变等一系列继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36例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压疮、疼痛、体温调节障碍、深静脉血栓等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结论加强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不但可以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及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测定术前椎体高度及cobb角,评定脊髓功能。结果本组32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20个月。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良好,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10°,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复位准确,固定牢靠,疗效确切,调节方便,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有效地复位骨折椎体,恢复椎体的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板减压AF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52例,经过6~25个月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5%,恢复到术后平均94%.脊柱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3.20,恢复到术后平均8°.截瘫明显恢复,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正确使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依据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脊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针刺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括约肌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肢体肌力改善2级时间、独立下地行走时间分别为(5.61±2.04)、(10.73±2.96)、(12.34±3.89)d,均短于对照组的(9.43±3.22)、(17.65±4.08)、(21.22±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近来,对职业足球运动员瘫痪所宣传的良好恢复,集中在把对脊髓损伤减少到最小的药物的生长作用上。晓硝酸钠甲基泼尼龙已在美国被用于静脉络药治疗移植物排异反应、各种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意大利L市的GM-1神经节着脂已广泛用于治疗费髓损伤的患者,而美国却尚未使用。负效果甲基泼尼龙是一种具有最小盐皮质激素活性的糖皮质激素有效抗炎药,在试验性脊髓损伤中使用大剂量(30mg/kg)可增加血流量和降低脂类过氧化物。这些作用可能不依赖于药物的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也不可能与其它糠皮质激素所共有。在试验性损伤后,神经节背脂类…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继发性的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SCI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药物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成为研究的重点,如何针对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的复杂机制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后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方法 ,均是以稳定脊柱、彻底减压 ,恢复椎管内径及容积 ,改善伤段脊髓血液循环为目的 ,为伤段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但脊髓损伤是一复杂的病理损伤过程 ,单纯手术治疗疗效不能完全令人满意。随研究的深入 ,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及物理疗法的出现 ,给脊髓损伤后功能进一步恢复带来希望。本文试综述近年来各种物理疗法 ,以期对临床工作有裨益。1 手法治疗史桂良等[1] 报道 ,选择伤后 2周内麻痹平面维持不变或略有下降的弛缓性瘫者进行手法整复。其手法要点为 :病人仰卧位 ,测血压及脉搏并记录 ,肌注…  相似文献   

20.
靳友明  宋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64-2065
我院自1997年6月~2004年9月共收治脊髓损伤病人32例,现就其康复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