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患者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有效方法。也有医师将它用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对以往常规IVF全部卵母细胞不受精的患者再次进入IVF周期时部分卵母细胞进行常规IVF,部分进行ICSI,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体外受精失败周期中应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士友  盛燕  李媛  冯云  陈子江 《生殖与避孕》2000,20(5):277-279,305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用于体外受精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对体外受精失败的卵子行“再授精”补救,选择外观形态正常的早期胚胎进行宫腔内移植。结果 14个体外受精失败周期中共有127个未受精MII卵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进行“再授精”补救。其中105个卵子(82.7%)注射后正常存活;71个卵子(55.9%)正常受精;15个卵子(11.8%)为多原核(3原核)受精卵。61个正常受精卵(85.9%)发生卵裂。13个移植周期共移入早期胚胎32个,获1例临床妊娠(7.7%)。结论 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对体外受精失败后的卵子进行“再授精”作为一种诊断及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体外受精失败后不同授精时间进行补救ICSI的结局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初次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失败后不同时间进行补救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授精对胚胎发育潜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率的常规IVF周期分为6 h后行补救ICSI短时授精组(A组,再将A组按补救ICSI时间分为6~8 h的A1组和8.1~12 h的A2组)及晚时授精(22 h后行补救ICSI)组(B组),比较各组间的治疗结局。结果:A组总的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1组与A2组相比,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缩短卵龄有利于补救ICSI结局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中,有时会出现全部获取的卵母细胞均未受精现象,即受精失败。其原因可能为精子与透明带结合失败和(或)精子穿透异常、卵母细胞激活失败等。目前尚缺乏准确的预测受精失败的方法,临床上一旦出现受精失败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并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特征、配子情况对患者以后的治疗措施提出建议。早补救IC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
受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受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本中心接受卵子赠送IVF-ET的患者共21周期的临床资料。赠卵组(20例)均采用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行IVF-ET。受卵组(21例)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准备子宫内膜。赠卵者所赠卵子与受卵者丈夫精液行IVF-ET。选择同期常规IVF-ET患者55例做对照。结果:赠卵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7.3%,15.79%)明显低于受卵组(34.9%,52.38%)和同期IVF-ET组(21.19%,34.55%),P<0.05。结论:受卵IVF-ET是治疗卵巢功能不良和遗传原因不能生育健康后代妇女的有效方法;激素替代周期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控制性超排卵周期。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IVF)已成为治疗卵管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但对男性不育效果欠佳。输卵管内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孕有较高的受精率及怀孕率。为前瞻性比较传统IVF与ICSI治疗卵管性不孕症的效果,了解ICSI是否提高非男性不孕症的疗效,116例男方精子正常的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其年龄、不育年限相当,超排卵方案相同。卵母细胞及精子在相同的培养及实验室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处理体外培养24h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卵母细胞的效果。方法 对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的17例非男性因素不育患者,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治疗,经阴道B超介导取卵,共获卵179个,体外培养24h,所有卵母细胞在常规IVF失败后,采用ICSI再授精。结果 共有130个卵母细胞常规IVF失败后进行ICSI再授  相似文献   

8.
卵透明带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万祥 《生殖与避孕》1997,17(3):131-135,165
哺乳动物卵透明带(Zonapellucida,ZP)是包绕生长如母细胞、排出卵子和分裂胚胎的一层半透明丝状体酸性糖蛋白基质。ZP在精卵识别、结合和穿透的过程中以及阻止多精入卵和保护着床前胚胎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它自然成为生殖生物学者极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和生殖免疫学者倍加关注的热门靶抗原。ZP结构复杂,各组成蛋白分子量大且纯化不易,这些因素都影响了ZP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深入。但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入,在ZP领域还是取得了许多个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将对ZP的组份、结构和功能以及它的表达机制作一简明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体外受精完全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5%的常规IVF周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01-2004.12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的35例非男性因素不育患者,取卵后体外受精培养16-18h,发现卵母细胞完全未受精或受精率低于25%,立即行ICSI再授精。结果:在24个常规IVF低于25%的周期中,共有197个未受精卵,其中159个MⅡ期卵,显微注射159个,受精123个,最终形成胚胎96个,受精率为77.4%,卵裂率为78.1%,在22个新鲜移植周期(每周期的移植胚胎由来源于常规体外受精卵和补救ICSI后受精卵的胚胎组成),共有4例临床妊娠;在8个冷冻移植周期中(每周期的移植胚胎完全来源于补救ICSI后的受精卵),有1例临床妊娠。在11个常规IVF完全失败周期中,共有89个未受精卵,其中78个MⅡ期卵,显微注射78个,受精63个,卵裂51个,受精率为80.7%,卵裂率为80.9%,在10个新鲜移植周期(每周期的移植胚胎完全来源于补救ICSI后的受精卵)中共有2例临床妊娠;在2个冷冻移植周期(每周期的移植胚胎完全来源于补救ICSI后的受精卵)中有1例单胎妊娠,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来源于常规体外受精卵和补救ICSI后受精卵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8%;胚胎完全来源于补行ICSI后受精卵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0%。结论:ICSI可作为常规IVF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于第一周期常规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5%,行补救性ICSI的10个周期(补救性ICSI组),以及因前次受精失败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19个周期(后续性ICSI组)的ICSI治疗结局,并以因男方少弱精子症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133个周期为对照组。结果: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和分娩率均高于补救性ICS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性ICSI组优胚率显著高于补救性ICSI组(P<0.05);补救性ICSI组受精率(48.9%)、优质胚胎率(29.2%)、植入率(0%)、妊娠率(0%)、分娩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2.1%、46.6%、21.2%、45.1%、39.1%);后续性ICSI组受精率、植入率、妊娠率、分娩率分别为55.4%、8.8%、21.1%、15.8%,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优质胚胎率后续性ICSI组(44.2%)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非男性因素不孕IVF失败患者,ICSI能避免受精失败,但是受精率以及妊娠结局受到卵母细胞隐匿性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邢福祺教授 1992年Palermo在世界上率先报道了应用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技术获得健康新生儿出生。这一技术的问世为不孕症的治疗,特别是男性原因不育、受精障碍的治疗带来了福音。可谓是IVF-ET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性成果。因而这一技术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1)ICSI的适应证①重症精子减少症;②弱精子症;③受精障碍或受精完全失败。目前一般认为,在精子数量及活动能力基本正常情况下,IVF时的受精率小于25%~30%为受精障碍。受精完全失败是指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长效及促性腺激素治疗26例顽固性PCOS患者,并与其中前次常规IVF-ET方案治疗的19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中注射hCG日与取卵(OPU)后48 h雌激素(E2)下降幅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271个IVF/ICSI-ET助孕周期患者hCG注射日和OPU后48 h时血清E2水平,并根据血清E2下降幅度、年龄及助孕结局分组比较。结果:①E2下降幅度在未妊娠组、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hCG注射日与OPU后48 h E2下降幅度>80%时,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下降(P<0.05),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CG注射日与OPU后48 h E2下降>80%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下降,但不增加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程序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获卵数目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01年1月947个IVF-ET周期的资料。结果 注射HCG日血清E2水平过高、获卵过多者,IVF-ET卵母细胞受精率下降,IVF-ET临床妊娠率从单因素分析,有增高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等干扰因素后,血E2水平及获卵数对IVF-ET临床妊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血E2水平过高及获卵过多者,伴随重度OHSS发生率的上升。结论 注射HCG日血E2水平过高及获卵数过多不能预测IVF-ET的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穿刺附睾吸取精子卵浆内注射受精治疗不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孟祥阁  邱毅 《生殖与避孕》1999,19(4):235-238
本文应用经皮穿刺附睾吸精子(percutaneousepididymalspermaspiration,PESA)经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对因精道不通致不育的8对夫妇进行治疗。按IVF常规促超排卵方案及阴道B超取卵,共8个周期。PESA有3例为输精管绝育术后吻合失败者,5例为先天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吸出精子活率1~80%,精子密度2~82×106/ml,共获69个成熟卵母细胞,ICSI后7个卵子损伤,62个存活,其中可见2原核正常受精的50个,正常受精率为80.64%,至1998年8月已有5例妊娠,临床妊娠率为62.5%,出生1例健康男婴,发育正常。结果显示,PESA结合ICSI技术治疗精道不通不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卵双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单胎的妊娠结局。方法 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体外受精及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双胎妊娠早期(孕45~75 d)减胎为单胎者102例(A组),三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双胎者73例(B组)以及双胎妊娠未减胎者4 638例(C组),比较其中晚期流产率、早产率等进一步的妊娠结局。结果 IVF/ICSI-ET后A组与B组和C组比较,早产率(10.8%,58.6%,42.1%)、低出生体质量儿率(6.8%,44.1%,30.3%)明显降低,孕周[(38.0±2.0)周,(35.7±2.3)周,(36.4±2.1)周]、出生体质量[(3.17±0.53)kg,(2.51±0.59)kg,(2.69±0.53)k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后的双卵双胎妊娠,于孕早期行减胎术安全,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家兔用猪卵透明带主动免疫避孕效果及作用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胶原酶法分离猪卵巢卵子,热溶解制备透明带抗原。以此抗原免疫新西兰雌兔15只,免疫动物不孕期5个月以上。免疫动物交配后在卵巢上未观察到排卵点。在免疫动物动情期卵巢组织切片上只观察到极少量初级和次级滤泡,原始滤泡正常。用荧光间接测定法测定抗血清滴度变化情况,其峰值发生在第四次免疫后第10天,并维特一个月,其后下降,在不孕期维持在1:500以上。5个半月时1只免疫兔获得妊娠,其抗血清滴度为1:100。动物卵子在体外经抗血清处理后,透明带表层产生抗原-抗体复合沉淀层,抑制了胰酶和链霉蛋白酶对透明带的消化。研究了抗血清对人精卵体外结合的影响,人卵子在体外经抗血清处理后,与精子的结合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18.
促排卵药物处理后刺破卵泡及宫腔内授精治疗不孕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为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方法:本文对40例患有排卵障碍、轻度输卵管因素不孕、免疫性不孕、原因不明性不孕等妇女,在促排卵药物处理后行卵泡刺破同时行IUI共 47个周期。结果:生化妊娠 18例,占 45%;临床妊娠 16例,占40%,周期妊娠率为34%;2例于妊娠6周自然流产,流产率占5%;2 例已分娩获得活婴,继续妊娠12例(其中三胞胎一例)。结论:本组行卵泡刺破加IUI的患者均为hCG注射36h后经阴道B超观察至40 h卵子未排出者,在阴道B超引导下,适时刺破卵泡排出多个卵子,避免卵子因延迟排出而老化,从而提高排出卵子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技术(IVF)及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治疗后妊娠的病例,分析临床资料、妊娠及产科结局,从而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妊娠的53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SI组受精率明显高于IVF组,IVF和ICSI两组早期胚胎发育情况、产科结局、围生情况及出生后婴儿的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与常规IVF相比,ICSI并不增加胎儿畸形率及新生儿并发症,但仍需要长期的大量的随访以排除可能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17D3pZP对猪卵透明带,人卵透明带及人卵巢等组织的免疫学反应。方法: ABC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猪卵透明带及人卵透明带抗原,而与人卵巢及其他各重要脏器组织无反应。结论: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卵透明带抗原,而与机体其他组织抗原无交叉反应。有望通过它进一步提取并纯化相应靶抗原,为制备卵透明带免疫避孕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