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进基底膜染色效果 ,提高肾小球疾病的正确诊断水平。方法 运用改良六胺银染色方法。结果 以高温低浓度下之切片 ,肾基底膜结构层次清晰 ,染色效果最好。结论 本方法染色效果优于传统的六胺银染色法 ,改进了基底膜染色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在肾小球基底膜银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微波辐射对肾穿活检标本进行基底膜银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微波技术染色优于传统加热染色法,不但组织学形态结构保存完好,而且增强了基底膜的着色力和清晰度,背景无银沉淀,同时大大缩短了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3.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中沉积的形态和定位在各种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的鉴别诊断中很重要,传统的六胺银染色是用HE染色复染的,不利于观察肾小球中的免疫复合物的形态和定位[1],六胺银套马松(PASM-Masson)三色染色能在同一切片上既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又可观察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因此PASM-Masson染色是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切片染色中最为重要的染色之一。我们使用改良PASM-Masson染色,结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Jones改良法显示半薄切片肾小球基底膜肖莎,陈浦辉,郭琳琅珠江医院病理科,广州市,510515关键词肾小球;染色;方法环氧树脂包埋块为非水溶性质,其半薄切片的特殊染色较为困难.本文运用改进Jones六胺银法进行肾小球基底膜半薄切片染色,并就其中一些...  相似文献   

5.
基底膜是由粘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粘多糖经高碘酸氧化暴露出醛基,醛基把六胺银还原为黑色的金属银,硫代硫酸钠对已显色的铝盐起固定作用,并除去未反应的银离子。我们在染色过程中增加一步媒染使染色时间缩短,并且基底膜的显色更为清楚。方法介绍如下。1染色方法①切片脱蜡至蒸馏水;②0.5%高碘酸氧化15forn;③流水稍洗,蒸馏水冲洗3次;④2%铁明矾酶染10Tnin⑤流水冲洗后蒸馏水洗3次;③切片放入预热于60C的染色液中45~55min(也可在镜下观察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出现黑色的银沉淀为准)。若发现染色不够,也可用蒸馏水洗后放入…  相似文献   

6.
Grocott六胺银染色的改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肾炎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尤其是肾小球基底膜的改变.常规的HE染色不能清晰地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往往通过特殊染色,才能将肾小球基底膜清晰地显示出来,针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染色制作,我们对Grocott六胺银染色进行了改良应用.  相似文献   

7.
蒋金芳  李洪安 《农垦医学》2002,24(6):424-425
肾穿活组织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病变的诊断 ,临床病理分型 ,治疗和预后判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肾穿组织切片的银染需耗费较长的时间 ,我们在银染过程中采用微波处理不仅明显缩短了染色时间 ,染色效果也显著提高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微波炉是National 5 30 - 91,Japan。根据输出功率多少分高、中高、中、中低、低、解冻 ,肾组织银染色步骤参照《实用病理技术手册》。1 2 方法 微波处理与常规银染比较见附表。PASM染色采用微波时间是 30min ,PASM +MASSON染色是 5 0min ,MASSO…  相似文献   

8.
用六胺银染色法与AFOG染色法联合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及其基底膜上的蛋白沉淀物。结果表明:该染色法较以前各种方法(如PAS、六胺银、AFOG等)为好。基底膜被染成清晰的黑蓝色,基底膜上的蛋白沉淀物被染成鲜红色,纤维结缔组织被染成蓝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钾 (Losartan)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模型成功后 ,动物分成 2组 ,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灌胃 ,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设正常对照组 ,亦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的第 1,2 ,4周取肾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和电镜制样 ,石蜡切片HE ,PAS染色 ,光镜观察 ,超薄切片经铅 -铀双染色 ,电镜观察。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出现血糖升高 ,肾组织切片PAS染色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性增宽 ,肾小球囊壁PAS阳性物明显增多。电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突融合、系膜外基质增多 ,内皮细胞窗孔消失 ,有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锁 ;治疗组肾小球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 ,肾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氯沙坦钾可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增生 ,改善肾功能 ,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1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尸检肾组织进行PAS染色和IgM检测,发现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及部分肾小管基底膜上有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积,有些部位肾小管基底膜被破坏。11例中有4例IgM检测明显阳性。IgM阳性分布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丛间、肾小管基底膜及部分肾小管管腔内之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肾脏PASM染色方法。方法调整部分染液,升高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结果改进后的方法能较好地显示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间质的无细胞性物质及红细胞分布情况。结论能更好地显示出肾脏各种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肾穿刺活检已普遍应用于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和诊断,所采取的小块活检,一般采用六胺银染色法,以便清楚地显示肾小球基底膜的改变。基底膜是由Ⅳ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等组成,经过氧化剂处理后,能使肾小球基底膜上的糖类及有关物质中的1,2—2二醇转变为醛,暴露更多的醛基,醛与银离子发生银镜反应,能较好的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讨CD10和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疾病患者116例进行讨论,根据患者疾病分组,对照组中共35例肾小球微小病变,研究组(81例)中包含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2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免疫组化双染色法肾活检,标记CD10和CD34,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细胞CD10、CD34表现为(-),颜色为无色;肾小囊上皮细胞,壁层CD10表现为(+++),颜色为红色,脏层CD10(+++),颜色为红色;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CD34(+++),颜色为棕色。肾小球系膜基质和细胞呈显著增生状,毛细血管基膜中存在系膜基质,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突出,挤压血管管腔。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D10、CD34检测结果均与病理结果相符。结论肾活检病理光镜检查包含马松染色、六胺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染色、苏木精-伊红等染色,联合CD10、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有利于提升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的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苏君梅  陈维亚  李红娟 《浙江医学》2006,28(12):986-989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肾脏微血管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能量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设立对照组,19周后各组取肾脏标本,采用切片HE、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进行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形态学检查,定量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TGBM),计算肾小球毛细血管丛面积/肾小球面积比例,并测定24h尿蛋白含量和肾皮质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肾小球系膜区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肾小球球囊面积(S1)及毛细血管丛面积(S2)较对照组明显增大。S2/S1(%)比值增高。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增宽,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肾皮质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4h尿蛋白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区扩张、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是DN早期的病理改变,氧化应激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组织芯片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心、肝、肾、脾等器官,采用组织芯片仪制作组织微阵列蜡块,常规切片,经苏木精 伊红染色制成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结果】芯片中组织微阵列排列整齐,各样本组织染色清晰,组织定位良好,可判断性强。【结论】与传统组织切片相比,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具有低消耗、可比性强、简便易行、局限性小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能量饮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并设立对照组,19周后各组取肾标本,采用切片PAS染色及透射电镜进行早期糖尿病肾微血管形态学检查,定量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TGBM),同时测定肾皮质组织MDA和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肾皮质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小球系膜区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增宽,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TGB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诸因素间相关分析表明,TGBM与肾组织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95,P〈0.01)。结论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是否存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的方法建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常规组织学分析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a-SMA的表达,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管基底膜的变化情况,明胶酶谱分析观察肾脏中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并被组织学分析证实.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脏中出现了大量表达a-SMA的细胞,肾基底膜六胺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肾脏出现了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的改变,明胶酶谱分析显示小鼠肾脏中MMP2和MMP9于肾间质纤维化早期有一过性增高变化.结论:肾小管基底膜局部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迁出以及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参与了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早期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改良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动态观察4周。治疗的第12、、3周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等指标,观察肾功能变化;4周末采用HE染色、六胺银(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namine,PASM)染色和丽春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明显上升;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呈玻璃样变,硬化的肾小球周围所属肾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消失;少数残存的肾小球肥大并周围肾小管扩张严重;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有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特征,且死亡率低,适合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曾赛凡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79-79,81
目的crocott六胺银染色在确诊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真菌感染患者的组织切片进行crocott六胺银染色。结果三种常见的真菌均被着色,菌丝和孢子呈黑色,细胞核呈红色。结论crocott六胺银染色作为显示真菌的染色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朱铁锤 《当代医学》2011,17(36):128-128
目的研究和分析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小球肾炎鉴别方式。方法共计2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误诊为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行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局麻,B超下行肾穿刺,标本固定、切片,通过HE、六胺银、Masson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疾病分析。结果 HE染色:肾小球内增生的细胞主要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沿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有弥漫粗颗粒免疫复合物沉积其中主要成分是IgG和C3,IgA和IgM少见。电镜检查可见上皮细胞下有"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PSGN病理改变呈自限性。结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明显的急性肾炎可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凹陷性水肿。通过尿检动态观察、血清补体检测及病理学检查可与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