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目的:探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刺络拔罐进行治疗,治疗组对疱疹部位进行火针治疗后,再进行刺络拔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谈建新  张和平 《河南中医》2014,(10):2044-2045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拔罐放血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3.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拔罐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有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拔罐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76.7%,VAS评分较治疗前减低(P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用拔罐放血治疗,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为隔天1次,两组治疗28天后观察疗效,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PHN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7%(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2例,予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2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结论: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优于普通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宋素艳  张晓玲 《陕西中医》2011,32(7):892-893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在疱疹所在部位刺络放血拔罐。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针剂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分别为95.6%和86.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的促进疱疹痊愈和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使用围刺配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B12及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为70.00%、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00%、78.33%,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内服法治疗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中医疗法(刺络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途径。[方法]将10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加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西药抗病毒组)各54例,治疗组在疱疹的起止部位和皮损边缘用三棱针点刺、拔罐,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治愈率70.37%,总有效率96.29%;对照组治愈率48.14%,总有效率87.00%。[结论]刺络拔罐加穴位注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发作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组(5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疗法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PHN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治疗组PHN发生率为13.73%,对照组为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有效预防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宋亚光  赵建春  袁慧 《中国针灸》2004,24(9):624-626
目的:对比刺络拔罐配合艾灸与西药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在大椎等穴以及出疱疹处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并配合艾灸等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及外用阿昔洛韦霜治疗.结果:7天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51.4%(P<0.01),且治疗组治疗3天后重、中度疼痛缓解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艾灸等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止痛明显,疗效显著,见效快.  相似文献   

14.
刺络拔罐围刺为主治疗高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庞素芳  鲍家铸 《中国针灸》2003,23(4):207-209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治方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刺络拔罐围刺治方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各6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73.3%;皮损修复、结痂、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刺络拔罐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操作简便易行,且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挑刺疱疹泻毒并点灼配合针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征得患者同意获得治疗组30例病例,以同期仅采用针药结合电针治疗的33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经治疗1周及2周后的综合效果,包括完全痊愈率、完全脱痂病例比率以及是否遗留后遗神经痛。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显著。局部挑刺火灼组完全痊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病例经7天治疗后,完全脱痂病例比率为83.33%,对照组为60.61%。治疗组仅1例有轻微后遗神经痛,而对照组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挑刺点灼配合针药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脱痂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少。  相似文献   

16.
杨晶 《光明中医》2016,(10):1408-141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30例,应用西药阿昔洛韦抗病毒,芬必得止痛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P0.05,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先用梅花针重叩病变局部,再拔罐,取罐后采用体表分野法对皮损区及脊椎旁相应的神经根区进行紫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等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和90.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5%、66.2%(均P<0.01),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P<0.05);两组疼痛、皮损、睡眠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P<0.05);痊愈患者中观察组带状疱疹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刺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霍焕民  杨学萍 《中国针灸》2007,27(10):729-730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为主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于疱疹最疼痛点采用针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围刺等方法;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膏患处外用,常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55.8%,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放血为主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活血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活血散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丸进行治疗,每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间隔等指标。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25%,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该方法在带状疱疹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耳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