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胃胶囊(苍术、厚朴、木香、枳壳、陈皮、黄连、蒲公英、白芍、白及、三棱、海螺蛸、鸡内金、浙贝母、延胡索),4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胃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张建波 《山西中医》2010,26(9):26-26,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及吗丁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疗程28 d。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2χ=11.303 1,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合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乔晓林  黄志华 《光明中医》2014,(9):1869-1870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杀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用自拟运脾除湿杀菌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治疗,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脾除湿杀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柴妤  卓睿  丘萍 《四川中医》2013,(7):88-89
目的:观察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都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八次会议的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舒乳散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对照组给予之苯氧胺口服。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37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3侧,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0例中,治愈12例,显效13例,好转22例,无效13侧,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乳散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七散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参七散治疗;对照组48例服用头孢克肟。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七散对慢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观察中药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4例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64例,临床近期治愈3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61例,临床近期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既可直接杀灭细菌,消除胃黏膜组织的活动性炎症,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痛散热敷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消痛散热敷治疗,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观察起效时间,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8.00%;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2例,有效率56.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痛散热敷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张朝霞 《山西中医》2011,27(3):28-2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分为温针灸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组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对患者治疗结束后和半年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88例中治愈22例,显效44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84例中治愈12例,显效34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频电疗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是较为理想的保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连清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美林 《中医药学刊》2005,23(8):1539-1539
观察中药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64例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64例,临床近期治愈3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61例,临床近期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既可直接杀灭细菌,消除胃黏膜组织的活动性炎症,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高效速热袋预防中青年办公族"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以中药药膏加外用高效速热袋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用高效速热袋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 d的组内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干预方法对预防中青年办公族"颈肩痛"均具有较好效果;干预后第7 d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用高效速热袋预防中青年办公族"颈肩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灭幽汤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名脾胃湿热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西药结合常规联合治疗,临床组采用灭幽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在治疗四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临床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证候疗效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灭幽汤在充分杀灭胃内幽门螺杆菌、遏制幽门螺杆菌继续滋生、发挥根治作用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尤其在改善主症和中医证候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素娟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63-2364
目的:对胃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应用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86例胃部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三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和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3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显著提高(P<0.05),故观察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HP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HP感染患者联合应用中药及三联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周萍  杨红  徐国缨 《河北中医》2009,31(1):75-77
目的观察自拟平胃方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Hp相关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抗Hp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甲硝唑0.4g,均每日2次口服)治疗1周,1周后治疗组30例予平胃方,每日1剂,分2次饭后1h温服;对照组28例予铝碳酸镁咀嚼片1g,每日3次饭后1h口服。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停止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复查胃镜及检测Hp。结果2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胃脘痛、饱胀、灼热感、泛酸、嗳气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p根除率90.0%,对照组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平胃方联合抗Hp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隆起糜烂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GAS及MT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AS及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显著升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金香连汤加味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左金香连汤。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疗效、主要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红霞 《新中医》2011,(4):44-46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外伤康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30例。治疗组1:2服中药地黄饮子,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均给合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及FugJ-Meyer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FI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伊〉0.05),2组FIM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FIM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黄饮子结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外伤康复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汤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8%较对照组的69.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21.22%高于对照组的7.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在"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维度积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试验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胃丸1号(温中益胃丸)、2号(舒肝益胃丸)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理。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益胃丸1号、2号大、小剂量治疗组,采用100μg/m1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模型复制,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模型治疗后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d后,益胃丸高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模型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益胃丸1号、2号对CAG的干预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血清前列腺素(PGE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PGE2及TNF-α细胞因子为"毒热"病因要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研究方法,试验组22例口服消痈溃得康颗粒加溃疡胶囊模拟剂,对照组22例口服溃疡胶囊加消痈溃得康颗粒模拟剂,6周后,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PGE2及TNF-α的变化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PGE2疗前(0.15±0.04)ng/mL,疗后(0.33±0.18)ng/m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0.18±0.08)ng/mL,疗后(0.19±0.03)ng/mL,P〉0.05,无统计学差异。疗后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NF-α试验组疗前(76.45±11.36)ng/L,疗后(34.38士5.03)ng/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78.37±15.89)ng/L,疗后(57.90±10.74)ng/L,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疗后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侯积分试验组疗前(10.633±3.37)分,与疗后(1.667±2.11)分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疗前(10.700±3.28)分,与疗后(4.500±2.39)分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疗后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可以明显增强血清PGE2的水平,降低TNF-α的水平,改善中医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效测证,以效证因,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